小麦高秆锈病是啥意思
小麦高秆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减产。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控制小麦高秆锈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小麦高秆锈病的病因
小麦高秆锈病是由小麦高秆锈菌引起的,这种真菌属于锈菌科。小麦高秆锈菌通过空气传播,主要在潮湿环境下生长繁殖。一旦小麦高秆锈菌感染了小麦植株,它就会在小麦植株表面形成黑色的小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点会扩大并融合,形成***、棕色或黑色的锈斑,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小麦高秆锈病的防治
为了控制小麦高秆锈病的发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小麦高秆锈病的感染。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小麦田中的秸秆和杂草,以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还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等防治手段,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小麦高秆锈病相关问题
问题一:小麦高秆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高秆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失绿、凋萎,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导致小麦减产。小麦高秆锈病还会使小麦质量下降,降低小麦的商品价值。
问题二:小麦高秆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小麦高秆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和工具传播。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对种子和工具的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问题三:小麦高秆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小麦高秆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潮湿、温度适宜的环境下,病菌容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小麦高秆锈病的发生。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治措施。
问题四:小麦高秆锈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副作用?
小麦高秆锈病的化学防治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化学药剂的残留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长期接触化学药剂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危害,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
问题五:小麦高秆锈病对小麦的营养价值有影响吗?
小麦高秆锈病会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降低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农业生产中,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关拓展:
问:小麦种子高感条锈病是什么意思?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种植管理
(1)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陕西旱地可选用M8003、长武131;旱肥地可选用陕229、陕861;水地可选用陕927、陕160、西农88—1、水偃107、植;甘肃可选用天选40、天882、绵阳15、绵阳19、绵阳20;川育9号、川育10号;河北可选用冀麦19号、冀麦26号、冀麦5418、丰抗13号、京优626等;河南可选用豫麦17、郑8329、徐州21、郑891;长江下游可选用扬麦4号、5号。此外中国又育出了一大批抗条锈病新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京冬8号,京核3号(931),京411,冬麦1号,北农白,百农64,郑州8915、941,周麦9号一矮优688系,新宝丰;豫麦35、39,川麦24、25;绵阳25、26,川农麦1号,蜀万41号;冀审石4185,冀麦38、40、41、6021新系(9306);皖麦26、27、28号,早麦5号,滇麦18号、19号、20号,渭麦8号,秦麦12号,西农1376号。春小麦有垦九5号,临麦29、30号,陇春15号,宁春24号,陇春9号,陇春8139,定丰3号,京红8号,科春14,青春26号、533号等。在应用抗病品种时,注意抗锈品种合理布局。利用抗病品种群体抗性多样化或异质性来控制锈菌群体组成的变化和优势小种形成。避免品种单一化,但也不能过多,并注意定期轮换,防止抗性丧失。选用高效药剂品种:
大力推广以三唑类、烯唑类为主的高效低毒内吸杀菌剂进行大田喷药防治,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或12.5%悬浮剂40毫升喷雾防治,防效可达90%以上。
(2)农业防治
①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②清除自生麦。
③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翠姆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
④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基本措施是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能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
药剂防治
(3)药剂防治在缺少抗病品种或原有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又无接班品种的麦区,需要进行药剂防治。我国先后使用对锈病有效的杀菌剂有敌钠酸、敌锈钠、氟钡制剂、氨基磺酸钙、氟硅脲、萎锈灵、灭菌丹、代森锌等。①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g拌麦种150kg或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
②春季叶面喷雾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或12.5%特谱唑(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做到普治与挑治相结合。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667m^2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g,对水50~80L喷施效果优异,既防治锈病,又可兼治叶枯病和纹枯病。
问:小麦秆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种植户该怎么预防和治理?
小麦秆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农户们该怎么防治小麦秆锈病?搞懂这些问题,对于种子小麦的农户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发病条件:
夏孢子借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病菌侵入适温18-22℃。竿千锈病流行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尤其需要液态水,如降雨、结露或有雾。露时越长,侵入率越高,在叶面湿润时的温度,即露温适宜时适其侵入,需露时8—10小时,生产上遇有露温高、露时长时发病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菌小种变异不快,品种抗病性较稳定,近20年来没有大的流行。
为害症状:
小麦的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其主要的症状是出现夏孢子堆,呈现出深褐色或褐***的椭圆形病斑,在病斑成熟后会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如果任由其发展,在小麦的成熟期,夏孢子堆及其附近出现黑色椭圆至长条形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在田间进行秆锈病的判断时,一般呈现出大红斑的样式。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塔配和轮换种植,避免长期单一种植某一品种。②适期播种,防止播种过早过晚,合理密植。③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巧施追肥,切忌氮肥偏多偏晚。小麦生育后期用4.5~7.5kg/hm?磷酸二氢钾加水750kg,叶面喷,可以防止叶片早衰,减轻锈病为害。多雨时注意排水降湿,发病后,应及时灌水。④消除自生麦苗有助减轻锈病为害。
(2)化学防治:①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g,拌麦种100kg,拌匀后闷1~2小时播种。②病秆率1%~5%时喷药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