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食用菌栽培一般过程

2024-01-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56 次
食用菌栽培一般过程

  这一篇农资内容会给朋友们剖析“食用菌栽培一般过程”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但愿对你们有少许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配置培养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培养料的配置,也就是第一步需要配置食用菌栽培所需要的培养料,然后进行发酵一般在7到15天。

  灭菌:食用菌栽培技术灭菌接种,一般采用常压灭菌,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8小时,再闷一夜,待袋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将菌种接种于袋两头。

  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进行,菌种应选用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

  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内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袋未满的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种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和低温**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气生菌丝的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

  此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10℃~15℃为宜,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一周后,陆续长出尖状菌蕾,蕾头白色为正常。

  出菇管理: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加大空气湿度,保持空气干净,减少病虫害。

  食用菌栽培技术适期采收:每种食用菌采收时间不同,需根据品种和使用范围来确定采收期。

  根据高等大型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以及我国菌物科学家长期以来致力研究开发的进展,许多名贵珍稀菇菌已被人们驯化栽培,形成产业化商品上市的结果,使名贵珍稀菌的类群的划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里以现有观点,综合刘贵培等(2023)的划分,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1)濒危类主要是那些菇种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境要求或因产地分布区域极为狭窄,栖息地或宿主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几近绝迹,而且残存的种群仍受到严重的威胁。

  诸如块菌、松茸、干巴菌、冬虫夏草等。据云南贸易真菌多样性调查考察,濒危类群菇菌只占整个菌物类群的11%,说明品种极少,且处境极为濒危。

  此类品种已引起重视,如松茸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2)珍稀类珍稀类群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为我国重要的自然生物可利用资源。

  诸如腹牛肝菌属(Gastroboletus)、红菇属(Russula)、鹅膏属(Amanita)、轴腹菌属(Hydanangi—urn)、鸡纵菌属(Termitomycesspp)。这些珍稀种群有30多种大都属于单型种,中国特有特殊种属,区域性分布代表类群,成为演化过程中的孑遗或残遗种,对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

  人工栽培虽有成功的报道,但只闻其名,市场不见其货,价格仍处贵位。如羊肚菌、牛肝菌、红菇、绣球菌、白参菌、鸡纵菌等虽有报道栽培成功,但市场产品奇缺,现有价格为,羊肚菌干品1500-3000元/千克,红菇干品400元/千克,鸡纵菌鲜品150元/千克,因此仍然是稳坐“珍”位。

  (3)稀少类主要指的依赖天然野生的林木外生菌根菌和与昆虫类共生的类群。诸如块菌、松茸、牛肝菌、鸡土5L菌、红菇、虎**菇、紫丁香蘑、鸡油菌、松乳菇、奥德蘑(水鸡纵)、绣球菌、青头菌、珊瑚菌、黄柄鸡油菌(喇叭菌)、梭柄**菇(老人头)等。

  这些珍稀品种产品数量极少。《中国食用茼年鉴))2023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松茸产量仅有1535吨,牛肝菌吨,羊肚菌1082吨。

  这三种产品总和为吨,仅占列表统计的食用菌27个品种总产量。682万吨的011%,产量极为稀少,身价不凡。

  对于茵根性和昆虫性野生食用菌的人工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世界的难题和创新研究的焦点。


好文探索:鑫常安简析食用菌栽培流程


  食用菌生产过程,分为制种和栽培两个环节,制种环节技术要求比较专业,今天只向大家介绍食用菌栽培环节中的栽培流程,然后以香菇为例,说一说精品花菇在栽培管理中是如何催蕾开花,身价倍增的。

  一、食用菌栽培流程,可以分为“三段式,五步骤”。

  三段式:基质播种——菌丝培养——催蕾出菇。

  五步骤:一是培养基配料,二是培养基灭菌,三是培养基接种发菌,四是培养基催蕾,五是培养基出菇管理。

  培养基配料。主料为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稲草粉,辅助料为麸皮、玉米屑、磷酸二氢钾、生石灰等,栽培不同的品种,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配置。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翻拌均匀,用手捏指缝有水溢出,但不滴下为宜。

  培养料经过7天左右的发酵后,装入一个个培养袋中,然后放在常压灭菌灶中进行灭菌。培养基袋子在100℃的温度下保持12小时以上,灭菌过程完成。

  接种和发菌。首先对堆放菌种和培养基袋子的空间进行消毒,接着操作人员和工具,在进入接种室前也要进行消毒,灭过菌的袋子温度降到35℃以下时,就可以进行接种了。

  然后码成“井”字堆放发菌。

  等培养基里的菌丝发满后,进行机械**和低温**,促使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栽培场所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才有利于培养基现蕾出菇。

  出菇管理。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增加空气湿度,保持环境整洁、空气干净,减少病虫害发生。

   根据品种和食用习惯适时采收。

  二、香菇栽培管理过程中,精品花菇的催生开花。

  花菇是菌中之星、香菇之王。

  花菇含有丰富的的营养物质,氨基酸、多塘、微量元素等独一无二,经常食用能起到健身、防病、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作用,花菇在国内外都十分的受欢迎,价格是普通香菇的数倍。

  香菇的开花栽培管理分为三个时期。

  开裂期的管理。原基生长后期(菌盖直径2cm-3cm)是诱导开裂成花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初裂期。

  在此期间,棚屋应保持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温度应控制在10℃-20℃。同时,增加光照和通风。

  为了防止夜间棚屋内地面返潮,应铺塑料薄膜防潮,或用石灰、炉渣撒于地面吸水防潮,晴天时覆膜二分之一。如果外部湿度大于75%,则应将薄膜紧密覆盖,并排干湿度,使菇盖表面始终保持干燥。

  大约7天后,菇盖的表面就会开裂。

  成花期的管理。经过上述局部干燥处理后,菇盖有裂纹。

  当菇盖长到3cm-3.5cm时,可以利用较大的湿度差(15%以上),及10℃以上的温差和强光照、大通风进行强化管理,使裂缝变深,并保持3天-4天,可以产生天白菇(梁花菇)。


精选问答:


  1、海鲜菇栽培过程?

    三、工艺流程

    培养料配制 →拌料→装袋(瓶)灭菌→ 菌袋接种 → 发菌管理 → 搔菌→催蕾 → 出菇管理 → 采收→**

   五、原料选择

  1.木屑要选择新鲜干燥、粗细度适中、无霉变的木屑,过筛备用。无结粒,无砂石、玻璃、金属、塑料等杂质及大块木材,以杨树、柳树、榆树、榕树、油茶、栎树、山毛榉等阔叶树木屑为宜,柏、松、樟、杉等树种木屑必需在室外堆积3~5个月;棉籽壳应新鲜、干燥、颗粒松散、色泽正常、无霉变、无虫蛀、无结团、无异味、无混杂物、无农药残留;麦麸、米糠和玉米芯等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无异味。

    2.工厂化栽培时,还要求培养料颗粒大小适宜,粗细均匀,培养料颗粒太粗,则装袋(瓶)后料内空隙大,保水能力差。颗粒过细,则装料过于紧实,通气性太差。两者都会影响发菌速度和质量。

    六、培养料配制

    1.配方1. 棉籽壳30%、木屑20%、玉米芯23%、麸皮24%、石膏粉1%、石灰2%、含水量63~65%、PH值8.0~-9.0

    2.配方2. 杂木屑30%、棉籽壳40%、米糠或麦麸20%、玉米粉8%、石膏粉1%、石灰1%、含水量63~65%、PH值8.0~-9.0。

    3.配方3. 玉米芯48%、米糠8%、麦麸17%、黄豆皮17%、高粱粉8%、石膏粉1%、石灰1%、含水量63~65%、PH值8.0~9.0。

    4.配方4. 玉米芯28%、棉籽壳40%、麸皮22%、玉米粉7%、石灰1.5%、石膏粉1.5%、含水量63~65%、PH值8.0~9.0。

    5.配方5. 玉米芯40%、棉籽壳25%、麸皮23%、玉米粉8%、石膏粉2%、石灰2%、含水量63~65%、PH值8.0~9.0。

    七、拌料

    拌料方式有手工拌料和机械拌料。常规栽培一般采用手工拌料,将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主料按配方中的配比直接混合,先干拌两遍,混合均匀。再将糖、石膏、石灰等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倒入干料中,加上麸皮再拌两遍,使料水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3~65%左右。Ph值8.0~9.0。

    八、装袋

    装料方式有袋装和瓶装两种,袋装比较普遍。在国内多采用17cm×33c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塑料袋栽培。其中聚丙烯膜袋用于高压灭菌。培养料要及时装袋,要做到当天拌料,当天装袋,当天灭菌。装料至塑料袋的2/3处,每袋装料600g左右。中间插入木棒或塑料棒,装上套环,盖上海绵盖,装袋要求装料松紧合适,均匀,料面压平。

    九、灭菌

    一般采用自动冲压式机械装袋。聚乙烯膜袋适用于常压灭菌。常压灭菌注意火力要“攻头、保尾、控中间”,攻头就是用旺火猛烧,在5h内菌袋内部温度要上升到100℃,控空中间是将100℃保持30~36h,同时密切观察锅内水位,防止锅内烧干。灭菌时间结束,停火通气30min后卸菌袋,套上面纱手套,取出菌袋,同时仔细检查菌袋,如发现有小孔或破袋,立即用胶布封贴,以防杂菌侵入造成感染。菌袋要及时搬到已消毒好的接菌室,利用自然环境或机械设施冷却至30℃以下。

    十、接种

    培养料降到30℃以下就可以进行接菌。接种前确认栽培种质量,栽培种要求无杂菌污染,菌丝粗壮洁白,菌龄适龄。常规栽培使用接种箱手工接种。接种人员要戴口罩和一次性塑胶套。接种器具应先擦拭95%酒精,接种前30min对料袋、菌种、接种工具用66%二氯异氰硝酸钠在接种箱进行消毒。手工接种每袋接种量30~40g。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由自动接种机定量接种,每瓶菌种可接种40袋。

    十一、发菌管理 1.接种后将菌袋搬入预先消毒的培养架上培养,控制温度20~25℃。控制空气相对湿度70%~75%。通风每天2~4次,每次15~30min,培养3周后,随菌丝生长量的增加,呼吸加强,要适当增加通风。发菌期间不需要光照。培养35~40d,菌丝即可满袋。

    2.海鲜菇菌丝满袋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后熟期,使菌丝充分分解培养基,积累养分后才能正常形成子实体。菌丝走满后熟培养期间,培养室温度不超过25℃,也不能低于15℃,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在70%~75%,无需光照,定期通风,二氧化碳控制在0.3%以下。菌丝成熟一般需要40~50d,当菌丝由稀疏变浓白,形成粗糙菌丝体,可以对菌筒进行搔菌催蕾。

    十二、搔菌

    菌丝完全成熟(约100d)及可移入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将培养袋排放于出菇床架,把海绵盖和套环去掉,袋口反卷3~4cm。轻轻除去培养料表面的老菌种,此过程要快,防止菌丝表面水分散失过多,袋口盖上覆盖物。常用覆盖物有无纺布和编织袋两种。无纺布透气性、透水性均较好,但**时易积水过多。编织袋透气性能不如无纺布,但成本低廉,保湿性能与无纺布相差不多,所以生产一般选用编织袋。向编织袋表面喷洒少量水分,注意编织袋表面湿度及菌袋内菌丝含水量,以菌袋内不积水为宜。降温至13~16℃,加强通风,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

    十三、催蕾

    1.为了防止海鲜菇原基在老菌种块上形成,以便幼菇生长健壮。可以在海鲜菇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前5d进行一次搔菌。搔菌的方法是:将菌袋口打开,用75%酒精消毒过的小钩,扒掉料面中央部位直径为3~4㎝范围内的菌种,深为1~1.5cm,。注意尽量不要伤害菌丝并迅速将袋口扎紧或套上套圈,以防料面水分蒸发。菌袋搔菌5~7d后可进入催菇管理阶段。

    2.经过5~6d,菌袋表面形成一层白白的菌层并分泌黄水。此时菌丝生理成熟进入原基分化阶段。此后需降低覆盖物及菌袋内湿度,防止形成过厚菌皮,菌皮过厚很难发生原基转化,即使发生转化产量也会很低。海鲜菇原基分化阶段需100lx左右光照**。经过5~7d光照**,培养基表面会形成瘤状突起物,在料面形成小粒状白色菌蕾。出现菇蕾后,立即揭去袋口的覆盖物,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4℃~18℃。同时向地面**和向空气中喷雾,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但切忌向菇蕾直接**。每天通风5~7次,每次15~25min,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

  2、松针食用菌栽培技术?

  消毒杀菌

  养料堆制完成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将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然后将养料搬入菇房中,在菇床上铺好。然后将菇房的门窗关闭,将室内的温度调高到六十度左右,三个小时之后,将温度调低到五十度左右,维持这个温度一周,让养料彻底的发酵。而且在这个发酵的过程中,还能对养料进行消毒杀菌,使养料中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对蘑菇的生长有很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