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薯类

2024-01-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73 次
薯类

  这一篇经验介绍一下“薯类”的内容进行周密解释,期待对广大农友稍微有点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一般来说,五谷杂粮指的是大米、小麦、大豆、玉米、土豆,但不同的史书和宗教解释有所不同。《黄帝内经》中的五谷,对它们的指代更为详细。

  《本草纲目》中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方式来区分的。在佛教中,地方农作物属于五谷范畴。

  五种谷物是什么现在通俗的理解就是“稻、麦、大豆、玉米、土豆”。同时,米、面以外的谷物也称为杂粮。

  今天的五谷杂粮泛指粮食作物,是对各种粮食作物的统称。

  我国《黄帝内经》中将五谷称为“粳米、小豆、小麦、黄豆、黄黍”。

  翻译成简写中文就是东北大米、红豆、小麦、豆类和黄米。比如东北米、黄米,指的是“米”范畴中更细分的品类。

  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谷类、豆类多达47种,五谷泛指“悬、藤、根、角、穗”五种主要作物。通俗地说,苹果等农作物是挂着的,西瓜等农作物是长在藤上的,农作物是长在根上的,如土豆,农作物是长在角上的,如大豆,农作物是穗状的,如水稻、小麦。

  在中国佛教仪轨中,五谷分为“大麦、小麦、大米、小豆、胡麻”。大麦和小麦相对容易理解。

  稻米指的是水稻品种,红豆指的是有色豆类,亚麻指的是有料的农作物,一般产于我国的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区。


好文探索:国家统计局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有力克服北方罕见秋汛导致冬小麦晚播、局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和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一、粮食播种面积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

  2023年,中央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先后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400亿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强化耕地用途管制,通过退林还田、间套复种、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挖掘面积潜力。

  四川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1.9万亩,增长0.6%。

  (一)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玉米和稻谷面积稳中略降。2023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89亿亩,比上年减少1361.8万亩,下降0.9%。

  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53亿亩,比上年减少72.9万亩,下降0.2%,面积基本稳定。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46亿亩,比上年减少381.1万亩,下降0.6%。全国稻谷播种面积4.42亿亩,比上年减少706.6万亩,下降1.6%。

  (二)豆类面积大幅增加,薯类面积有所下降。2023年,东北地区积极扩种大豆,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面积增加较多。

  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8亿亩,比上年增加2635.8万亩,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2.5万亩,增长21.7%。

  全国薯类播种面积1.08亿亩,比上年减少222.1万亩,下降2.0%。

  二、粮食亩产减少0.2公斤,下降0.1%。

  2023年,全国主要农区大部分时段光温水匹配良好,病虫害偏轻发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夏季长江流域高温干旱,东北地区南部农田渍涝灾害偏重,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今年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粮食单产水平。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6.8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2公斤,下降0.1%。

  (一)小麦、玉米单产增加,稻谷单产略减。2023年,全国谷物单产425.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4.2公斤,增长1.0%。

  其中,小麦单产390.4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3公斤,增长0.8%。玉米单产429.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9.7公斤,增长2.3%。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稻谷单产47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2.3公斤,下降0.5%。

  (二)豆类单产增加,薯类单产微降。

  2023年,全国豆类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5公斤,增长1.9%。其中,大豆单产13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1公斤,增长1.6%。

  全国薯类单产276.2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0.4公斤,下降0.2%。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73.6亿斤,增长0.5%。

  2023年,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

  今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特别是近年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对农业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秋粮产量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

  (一)小麦、玉米产量增加,稻谷产量下降。2023年,全国谷物产量。9亿斤,比上年增加9.7亿斤,增长0.1%。

  其中,小麦产量2754.5亿斤,比上年增加15.6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1亿斤,比上年增加93亿斤,增长1.7%。稻谷产量4169.9亿斤,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二)豆类增产明显,薯类产量下降。

  2023年,全国豆类产量470.2亿斤,比上年增加77.1亿斤,增长19.6%。其中,大豆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

  全国薯类产量595.5亿斤,比上年减少13.2亿斤,下降2.2%。

  (三)多数省份粮食增产。

  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粮食增产。其中,河南上年洪涝灾害造成减产,今年恢复性增产49亿斤。新疆、内蒙古、山东、山西、吉林粮食增产均超过8亿斤。

  2023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环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


精选问答:


  1、水溶有机肥使用方法?

  1、忌直接冲施

  不少种植户认为水溶肥既然溶于水,那就直接冲施就行了,但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水溶肥直接冲施,极大可能会造成水溶肥溶液浓度不均的情况,导致浓度小的地方苗势弱,而浓度大的地方有烧苗情况。

  所以使用水溶肥的正确做法是二次稀释,这样不仅能保证冲肥均匀,还能发挥出肥料的最大肥效。

  2、控制施肥量

  水溶肥最大的特点就是营养成分比较高,也就是说肥效比较大,而且肥效快,很容易就会被作物吸收,无法长期存留于土壤之中。所以施肥的时候要控制肥料的用量,做到少量多施,一般情况下每亩地施用3~6Kg。

  3、尽量单独使用水溶肥,或者和非碱性农药混用

  由于水溶肥是速效肥料,所以无法当作基肥来使用,一般都是后期追肥。为了能降低肥料的成本、发挥肥料的全部肥效,大多数种植户都会将水溶肥和常规肥料配合使用,这种做法没错。

  但错误的是,不少种植户会二者同时施用,这种做**造成水溶肥和常规肥料之间发生反应,极有可能造成肥害或者是要害。这一点大家需要注意,配合施用指的是基肥和追肥相配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而不是同时施用。

  2、没有喷灌和滴灌水溶肥咋用?

  1、将肥料配到最终所需的浓度直接以人工、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施用。

    2、先将肥料稀释到较浓的特定浓度,再通过比例施肥器稀释到最终所需的浓度,之后以人工、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施用。

    3、同农药混配,进行灌根或叶面喷施。把一个水桶作为稀释专用桶,在水桶底部烫出两至三个洞,洞的大小直径约1厘米,或者在桶的底部装上一个阀门。根据浇水量的大小,通过调节阀门或者选择使用一个洞、两个洞或者三个洞来调节肥料原液流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