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锈病用什么农药最好 枣锈病用什么农药最好使
枣锈病是枣树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会严重影响枣树的生长和产量。为了有效地防治枣锈病,农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农药进行防治。那么,针对枣锈病,使用什么农药最好呢?
一、枣锈病的症状
枣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红褐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斑块,严重的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同时,枣锈病还会影响枣果的生长,导致枣果变小、变形、变色等问题。
二、常用的农药
目前,常用的农药有多种,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等。其中,对于枣锈病的防治,常用的农药有三种,分别是硫磺熏蒸剂、三唑酮、多菌灵。
三、三种农药的优缺点
1.硫磺熏蒸剂:硫磺熏蒸剂是一种传统的农药,对于枣锈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硫磺熏蒸剂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过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杀菌剂,对于枣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用方便,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三唑酮的价格相对较高。
3.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于多种病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包括枣锈病。多菌灵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过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
针对枣锈病,使用三唑酮是较好的选择。虽然三唑酮的价格较高,但是其防治效果好、使用方便、对环境污染小,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农药。
五、拓展问题
1.如何预防枣锈病的发生?
预防枣锈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定期修剪枣树,及时清理落叶,加强枣树的养护,定期喷洒农药等。
2.如何正确使用三唑酮?
在使用三唑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喷洒时要均匀,不要过量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如何判断枣锈病的严重程度?
判断枣锈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从叶片的颜色和形态、枣果的大小和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
4.农药使用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农药使用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通风,避免呼吸农药的气味,避免接触农药,避免误食农药等。
5.如何选择优质的农药?
选择优质的农药,需要从厂家的信誉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关拓展:
问:枣树锈病用什么药防治
1、根据降雨多少,于7月上旬开始喷25%金力士乳油5000~6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2~3次,8-9月份降雨频繁,还应再喷一次迅高25%金力士乳油5000~6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2~3次。
2、在枣树感病期,可喷布0.5%尿素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注意喷药时应均匀、周到、足量。喷药时间以枣锈病即将发生或发病初期为最佳防治期。
扩展资料:
枣树锈病的预防
1、行间不种高杆作物及需要经常浇水的作物。
2、秋、冬季节清扫林间落叶,集中烧毁,清除侵染源。
3、加强测报。在枣林内多观察,结合亩晌尺降雨预报,及时排水,防止潮湿过度,引致发病。
4、科学合理栽培。栽植不宜过密,及时对枝条适时进行修剪,避免树枝、叶片谨虚在刮风时互相摩擦,互相传染。同时也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
5、根外追肥。枣树根外追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和座果率的功效,还可防治枣锈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枣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枣锈病
问:冬枣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呢?
冬枣成熟期要防枣锈简侍病!枣锈病每年7月中下旬发病,8~9月达到高峰,并开始落叶。高温多雨拦乱吵,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树冠郁闭的枣林发病重陪乎,地势高,通风好的发病轻。
防治措施
1.加强测报。在枣林内多观察,结合降雨测报。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潮湿过度,引致发病。
2.药剂防治。根据降雨多少,于7月上旬开始喷25%金力士乳油5000~6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2~3次,8、9月份降雨频繁,还应再喷一次25%金力士乳油5000~6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2~3次,都能很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3.加强栽培管理。冬枣园内,栽植枣树不宜过密,及时对枝条适时进行修剪,避免树枝、叶片在刮风时互相摩擦,互相传染。同时也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降低枣园湿度。秋季及时清理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
4.根外追肥。枣树根外追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和座果率的功效,还可防治枣锈病。在枣树感病期,可喷布0.5%尿素液或0.3%翠姆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注意喷药时应均匀、周到、足量。喷药时间以枣锈病即将发生或发病初期为最佳防治期。
问:大青枣枣锈病用什么药
三唑酮,是首选药,专治锈病。问:枣树感染枣锈病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枣锈病,该病在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尤以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枣区更为严重。被害植株枣叶提前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积累,果实未熟先落,品质极差。枣锈病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造成翌年树势衰弱,抗逆性差,是枣树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表现在叶或果上。感病叶片初期出现无规律的淡绿色斑点,进而呈灰褐色,并向上凸起,病斑现褐色,其上密布褐色孢子,称为夏孢子堆。孢子堆大小不一,一般直径0.4~0.5毫米。形态各异,多发生在三主脉两侧,密度大时,叶片各部位甚至果面、枣吊亦可见。受害果、叶发黄,并纷纷脱落。冬孢子堆在落叶上形成,直径0.2~0.4毫米,暗褐色或黑色。枣锈病的病原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栅锈菌科层锈菌属。该病7月初零星发病,河南新郑枣区8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8月底开始落叶,9月上旬进入落叶落果高峰期。枣锈病的发生与土壤、水分、大气湿度密切相关。7~8月份连阴多雨,是该病发生的必备条件。如7~8月降水少于150毫米,则发病轻;降水达到250毫米,则发病重;降水量330毫米以上,往往锈病发生成灾。水浇地的枣树比沙岗地发病早而且重;避风处枣树病重于通风处。不同品种对锈病的抗性差异甚大,如新郑枣区鸡心枣、灰枣较易感病,齐头白、九月青较抗病。
防治方法:(1)加强冬季管理,冬季注意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菌。(2)喷洒农药重病区在7月中旬及8月上旬各喷一次1∶2∶2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绿得保500~800倍液,或保果灵300~500倍液。轻病区在8月中旬只喷1次即可。发病期喷粉锈宁800~10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