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养殖技术 未来10大暴利养殖
品种来源:亲本为本地抗病选育群体与引进选育的**群体**后代×韩国引进选育群体。2023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GS-02-002-2023
特征特性:自2023年起,采取对中国牙鲆人工感染鳗弧菌的途径选育出抗病选育群体(RS),与从**引进选育牙鲆群体(JS)进行**,从中筛选出养殖成活率高、生长较快的杂交群体,以其雌鱼作为母本,以韩国引进选育牙鲆群体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鲆优1号”牙鲆。
该品种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活率高的优点。经养殖对比,比普通牙鲆体重提高30%左右,养殖成活率提高20%左右。
技术要点:
“鲆优1号”的选育技术
2023年~2023年,建立了牙鲆鱼苗人工感染鳗弧菌及其抗病力测定方法,研制出抗病群体,感染后存活率提高了10%;2023年~2023年,采用选育出的抗病群体与选育的**群体、黄海野生群体**,建立了93个家系和杂交组合,筛选出抗细菌病能力强、生长快的家系0750、0761、0768、0751和0719等,其感染后成活率较对照提高了38.4%;不同杂交组合配合力分析表明抗病群体和**群体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发明了抗病家系相关MHC基因标记和特有的微卫星标记,用于家系选育;2023年,采用2023年选育出的0750、0768和0719等家系,与引进后选育的韩国群体,发现0750等抗病家系与韩国群体**的后代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良性状,被命名为牙鲆“鲆优1号”,其生长比对照快30%左右,养殖成活率提高20%左右。
“鲆优1号”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
“鲆优1号”牙鲆亲鱼的培育和人工繁殖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亲鱼培育以投喂野杂鱼为主,在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剂有助于提高卵的质量,添加量为总投饵量1%~2%。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一般一天投喂2次~3次。亲鱼必须利用人工控光、控温、水流调控和饵料调控等手段,才能达到繁殖要求。生殖调控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鲆优1号人工繁殖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受精卵的孵化与普通牙鲆相似。
幼鱼培育与中间育成:鲆优1号牙鲆新品种的幼鱼培育技术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牙鲆商品苗规格一般在8厘米~15厘米,才可投放工厂化、网箱和池塘,因此中间育成是牙鲆鱼苗出售前相当重要的过程。中间培育技术与普通牙鲆基本相似。“鲆优1号”成鱼养殖技术和模式
适宜养殖地区:
鲆优1号牙鲆适宜在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和福建等沿海地区进行养殖。
主要养殖模式:1.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水源主要有海水、地下海水等,养殖池以混凝土结构为主,形状以圆形为最佳,池塘不应有死角,有利于水体循环。养殖池要求水循环交换良好,便于投饵、清池、大换水等操作管理,有利于鱼病防治。鱼苗的放养时间为4月份~5月份,秋季为9月份。放养密度要根据水流、温度、饲料**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全长10厘米~15厘米时,每平方米放养鱼苗150尾~200尾左右;20厘米~25厘米放养50尾~100尾;30厘米~35厘米放养40尾~50尾左右。
2.海水池塘养殖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地区的池塘,面积以5亩~10亩、池底以沙质和泥质为宜,池底平整。池塘日换水量应达到20%~30%,水深保持在1.5米~2.0米以上。池塘应配备机械进入和排水设施,以保证水源的充足供应和及时排水。池塘水温在夏季不能超过26℃。养殖管理与饵料投喂方法与普通牙鲆相同。
3.南北接力养殖模式
山东沿海牙鲆育苗场在春天2月份~4月份进行“鲆优1号”牙鲆亲鱼的生殖调控和人工繁殖,大量获得鲆优1号的受精卵,将受精卵空运至福建沿海育苗场进行孵化和育苗,经过3个月~5个月培育后,再将鱼苗运回山东近海网箱中养殖,经过4个多月的网箱养殖后,许多鱼就可以达到400克~500克的上市规格。
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在我国沿海进行工厂化、池塘和网箱养殖。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邮政编码:联系人:陈松林联系:0532-电子邮箱: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