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花叶病毒病用药大全 花叶病毒病用药大全介绍

2024-07-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43 次
花叶病毒病用药大全 花叶病毒病用药大全介绍

花叶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导致植物叶子出现黄化、褪色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植物死亡。以下是常用的花叶病毒病用药大全:

1.氯氟沙星

氯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防治花叶病毒病。使用时,将氯氟沙星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即可见效。

2.氯丙苯嗪

氯丙苯嗪是一种杀虫剂,也可以用于防治花叶病毒病。使用时,将氯丙苯嗪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即可见效。

3.甲基硫菌灵

甲基硫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花叶病毒病。使用时,将甲基硫菌灵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即可见效。

4.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花叶病毒病。使用时,将多菌灵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即可见效。

5.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花叶病毒病。使用时,将丙环唑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每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3-4次即可见效。

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治花叶病毒病,保护植物的健康。

相关拓展:

问:花叶病毒病用什么农药

大豆花叶病毒一般用肤虫胺蠢悉晌、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等加氯溴异氰尿酸、宁南霉素、四霉素、氨基寡糖素等。
大豆花叶病是由大豆花叶病毒(***V)引起的、发生在大豆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该病症状因寄主品种、病毒株系、侵染时期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别很大,可分为轻花叶、花陆滑叶、黄斑、花叶、曲叶、卷叶、疱叶、畸形叶、皱缩、矮化和顶枯等10种。
典型症状为植带锋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问的花叶并皱缩,叶缘下卷或叶片扭曲,质地硬脆,叶脉变褐,有时沿叶脉两侧有许多疱状突起。

问:花叶病用什么农药

花叶病常用药剂有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另外,为加强营养调节,用药期间补喷抗病毒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花叶病病原

浩瀚农业根据大田取样检测研究发现,花叶病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其毒原主要有3种:

1、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粒体察拦球形,直径28-30纳米,病汁液稀释终点为1000-倍,病株汁液可通过摩擦接触传染,但以菜田的多种蚜虫,如菜蚜、桃蚜、棉蚜等传毒为主。种子不带毒。

2、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MV),病毒粒体线条状。主要通过桃蚜、滚没悔棉蚜和豆蚜传毒;汁液摩擦接种也能传毒;种子也有约8-10%的带毒率。除侵染豇豆外,还能侵染绿豆、利马豆和苋色藜、昆诺藜等。

3、豇豆花叶病毒(CowpeaMV),病毒粒体棒状,长约750纳米,病汁液稀释终点3000-4000倍。主要通过病汁液摩擦接触传毒,棉蚜、桃蚜亦可传毒。一般豇豆种子不带毒,但洋豇豆种子有一定带毒率。

二、花叶病发病规律及条件

花叶病的毒源,除少数可以种子带毒的以外,其主要来源是田间受侵染的寄主植株和某些杂草寄主。病害在田间发生的再侵染主要通过传毒介体有翅蚜虫和农事操作的汁液接触传染完成的。高温、干旱的天气,以及栽培管理粗放、缺肥缺水是诱发豇豆花叶病的最主要大正因素。

问: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如何辨别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是一种危害葫芦科植物的重要植物检疫***毒病,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给部分瓜农造成了损失。做好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防治,对提高其产量与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1、发生症状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主要通过带毒种子远距离传播或通过接触性传染,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汁液、嫁接、土壤中的病残体等方式进行传播,病毒在种子或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植株受害后,叶片出现黄斑、花叶或产生绿色突起或凹凸,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严重的可导致***;果实外部症状不明显,内部果肉常出现油渍状深色病变,中心纤维质呈深色,向果肉内部条状聚集;种子周围形成暗紫红色油泽状空洞。在不同作物上有以下具体体现。

黄瓜受害后,有***小斑点着生于新叶上,后逐渐变成花叶并带有浓绿色突起,有色斑、水泡及变形情况发生,叶脉间褪色呈绿带状。大部分果实黄化或变白并产生墨绿色水疱状的坏死斑。植株矮化,结果延时,导致产量受损,甚至因***而绝产。


2、防控措施

各地植检机构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防控的重要性,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铲除,确保发生的零星疫点被及时铲除,已有疫情不扩散,大大降低危害程度。

2.1落实检疫措施

重点对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和集中种植区开展严格的产地检疫,严防带毒种苗生产。督促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尽量不从发病区调入瓜类种苗,确需调运的,必须由植检疫机构出具检疫要求书并经检疫后方可调入,并做好复检工作。发生区的瓜类产品外运时,严禁以叶片、藤蔓作铺垫物和填充物,必须经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外运。要进一步加强市场检疫检查,严防带毒种子销售。

2.2开展种子处理

对于干燥新鲜的种子(含水量4%以下,种子年限为2年以内)可采用热处理,即将种子置于72℃条件下处理72h,注意处理时间要严格控制发芽率,达标后进行浸种催芽或直接播种;也可采用药剂浸种,目前采用0.5%~1.0%盐酸、0.3%~0.5%次氯酸钠和10%磷酸钠进行种子处理,效果均较好。

2.3强化农业防治

对发病田块,实行轮作倒茬,种植非葫芦科植物3年以上。在农事操作如嫁接、移栽等过程中,要用脱脂奶粉·磷酸三钠或肥皂水对手及工具进行消毒,防止人为交叉感染。科学进行肥水管理,避免施用过量氮肥及大水漫灌,可以使用“沃叶水溶肥施肥方案”更科学,并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2.4推进化学防治

使用溴甲烷、生石灰、氯化苦等对育苗地和已发病的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保护地育苗棚用溴甲烷土壤消毒处理,用药量为30~40g/m2,棚室保持密封熏蒸48~72h,通风2~3d后,揭开薄膜14d以上,无味时再播种或移栽定植;保护地在7—8月高温强光照射时,用麦秸7.5~15.0t/hm2,切成4~6cm长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生石灰1.5~3.0t/hm2,深翻、铺膜、灌水、密封15~20d,再播种或移栽瓜苗。定植后或发病初期喷施抗病毒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应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问:请问农作物花叶病毒病怎么防治呢?

你好,农作物花叶病毒病的防治药物还是很多的,不过要是高效无药害的就推荐你咨询一下多宇多生物科技销售的生物农药,他们销售的香菇多糖就是防治这种病毒害的,而且是高效无药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