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乙草胺就下大雨了 打了乙草胺就下雨会不会药害
打完乙草胺就下大雨了,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中并不罕见。对于农民而言,如何在天气变幻莫测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农药的合理使用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对农作物产生抗药性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是非常重要的。
乙草胺的特点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适用于玉米、水稻、小麦、豆类等作物的防除。它的特点是药效强、持效期长、剂量低,而且不易引起农作物的抗药性。乙草胺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乙草胺
为了避免乙草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使用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使用乙草胺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剂的使用方法、剂量、安全间隔期等信息。
2.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进行喷洒。比如,在天气稳定、气温适宜、风力较小的日子进行喷洒,可以减少药物飘散的可能性。
3.严格控制药剂的剂量,不要超量使用。一般来说,每公顷使用量不超过100克。
4.保护好周围的环境,避免乙草胺对非目标植物和生物造成危害。比如,在喷洒的时候,可以用塑料布、草帘等遮盖周围的植物,或者在喷洒的时候加入防飘剂。
相关问题
问题一:乙草胺的安全间隔期是多久?
答:乙草胺的安全间隔期一般为14-21天。在这段时间内,不宜进行收割、播种等操作。
问题二: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答:乙草胺的使用量应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一般来说,每公顷使用量不超过100克。
问题三:乙草胺的持效期有多长?
答:乙草胺的持效期一般为30-60天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药剂的使用方法、剂量、气候等因素。
问题四:乙草胺对土壤和水源有何影响?
答:乙草胺对土壤和水源有一定的污染风险。在使用乙草胺时,应该注意保护好周围的环境,避免药剂对非目标植物和生物造成危害。
问题五:乙草胺可以用于哪些作物的防除?
答:乙草胺适用于玉米、水稻、小麦、豆类等作物的防除。
问答拓展:花生播种后打乙草胺下大雨了对花生出芽有影响吗花生出芽有影响吗?
花生打完乙草胺下大雨,对花生出芽没什么影响的,但是乙草胺封地药,效果就比较差了。问答拓展:乙草胺打后几小时下雨没事,在土壤中多久失效
乙草胺在喷洒过后2小时以内没下雨,则不会对药效产生太大的影响。使用注意事项:1、土壤为砂质土,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降低,土壤为粘质土,含水量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提高。2、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3、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一、乙草胺打后几小时下雨没事
乙草胺在喷洒过后2小时以内如果没下雨,则不会对药效产生太大的影响。其它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土壤的墒情会对乙草胺的药效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乙草胺的活性大大的增强,因此当土壤的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适当提高;当土壤的含水量较高的时候,应当将使用剂量适当降低。
2、当土壤为砂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时候,将使用剂量降低,当土壤为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时候,将使用剂量提高。
3、水稻、小麦、甜菜、西瓜、菠菜、小米、韭菜、籽瓜、黄瓜、葫芦科作物和高粱等作物对乙草胺较为敏感,应当谨慎使用。
4、该药物不能够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5、该药物一般在播种之前或者是播种后出苗前使用。
6、该药物在高温、高湿,药后持续低温、高湿,或药后遇雨水,种子接触药剂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药害。
二、乙草胺在土壤中多久失效
1、乙草胺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持效期约为8-10个星期左右,并且主要保持在0-3cm的土层中,通过微生物进行降解。
2、当土壤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时候(土壤为偏碱性,环境温度和湿度较高),乙草胺的持效期明显会缩短,尤其是细菌对于乙草胺的降解作用要明显大于真菌。
3、乙草胺的残留时间约为25天左右。
问答拓展:乙草胺打了就下雨行吗
乙草胺打完以后2小时以后下雨一般是不会影响药效的,2小时以内下雨则会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施药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