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2024-01-0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97 次
土豆的病害和用药

  此篇经验文章会给农资人解释“土豆的病害和用药”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期待对农友们有几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1、早疫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伤叶后会出现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的同心圆环。2、叶斑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初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

  3、晚疫病: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的小斑点,边缘会出现灰绿色光环。3、马铃薯环腐病:发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花期前后病症明显。

   一、早疫病1、症状(1)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危害叶片后会出现散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同心圆环,周围有狭窄的褪色晕圈。(2)黑霉病一般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后期叶片会干燥脱落,块茎损伤后会形成近圆形的深棕色无定形斑点,病斑下的薯肉组织会变成褐色干腐。

  2、防治方法(1)选择早熟抗病品种种植,选择高地势、肥沃的土壤,增加磷钾肥施用量。(2)通过合理密植及时移除田间病残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田间病源。

  (3)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二、叶斑病1、症状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发病初期会产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在潮湿环境下还会出现灰霉病层,并产生病原菌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1)对于作物可实行轮作深耕,这样能有效减少土壤有害致病菌。(2)发病后可使用50%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喷雾1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晚疫病1、症状(1)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小斑点,边缘会出现灰绿色光环,湿度高时,也会出现白色霉菌,后期呈干褐色。(2)茎块受伤后会出现黑褐色斑块,后期膨胀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会产生白色霉变层。

  2、防治方法(1)一定要种植抗病品种,增加磷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去除田间病残枝条,使用脱毒种薯减少病源传播。(2)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四、马铃薯环腐病1、症状(1)该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产生,花期前后病症比较明显,经常会出现部分枝叶萎蔫,叶色由叶缘向内逐渐变黄,但叶片不变形,植株不矮化。(2)病菌一般会通过匍匐茎进入维管束环,严重时薯肉会出现腐烂,呈棕红色,薯肉和皮层分离。

  2、防治方法(1)播前可以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泡种薯2小时,晾干后进行播种。(2)植株发病初期可使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进行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五、马铃薯病毒病(包括普通花叶病、卷叶病、条斑花叶病和纺锤块茎病等)1、症状(1)普通花叶病表现的症状有轻花叶、坏死性叶斑、矮化、植株由下向上枯死、块茎变小等。(2)卷叶病表现为叶片边缘向上翻卷,严重时呈筒状,叶质厚而脆呈皮革状,易折断,重病植株矮小。

  (3)条斑花叶病发病初期叶片呈斑驳花叶或有枯斑,后期叶脉坏死,叶片完全坏死并萎蔫但不脱落。(3)纺锤块茎病会使植株看起来正常或矮化,分枝少,叶与茎的夹角小,顶叶直立,叶缘呈波状或向上卷,叶片小。

  2、防治方法(1)一定要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早期要经常观察,在植株出苗15天后如果表现出上述症状一定要将其拔出并烧毁。(2)消灭传毒昆虫,蚜虫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以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


好文探索:土豆的主要病害有哪些,用什么药防治?


  土豆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呢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早疫病、晚疫病、叶斑病、环腐病、病毒病等,下面我们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土豆的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以及用什么药防治等问题。

  该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危害叶片后会出现散褐斑,然后扩展为不规则同心圆环,周围有狭窄的褪色晕圈。

  (1)选择早熟抗病品种种植,选择高地势、肥沃的土壤,增加磷钾肥施用量。

  (2)通过合理密植及时移除田间病残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田间病源。

  (3)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锰锌、代森锌、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喷雾,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本病危害叶片与茎块,叶片受伤后会产生浸湿、绿褐色小斑点。茎块受伤后会出现黑褐色斑块,后期膨胀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会产生白色霉变层。

  (1)一定要种植抗病品种,增加磷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去除田间病残枝条,使用脱毒种薯减少病源传播。

  (2)发病后可使用代森锌、代森锰锌、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土豆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地下块茎,发病初期会产生黄褐色或浅棕色圆病斑,在潮湿环境下还会出现灰霉病层,并产生病原菌分生孢子。本病的防治方法是:。

  (1)对于作物可实行轮作深耕,这样能有效减少土壤有害致病菌。

  (2)发病后可使用50%多菌灵+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7-10天喷雾1次,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土豆环腐病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产生,花期前后病症比较明显,严重时薯肉会出现腐烂,呈棕红色,薯肉和皮层分离。

  (1)播前可以使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泡种薯2小时,晾干后进行播种。

  (2)植株发病初期可使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进行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土豆病毒病包括普通花叶病、卷叶病、条斑花叶病和纺锤块茎病等。本病的防治方法是:。

  (1)一定要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早期要经常观察,在植株出苗15天后如果表现出上述症状一定要将其拔出并烧毁。


精选问答:


  1、土豆生虫怎么回事?

  马铃薯病虫害的原因 造成马铃薯病虫害的主要因素就是病毒感染,感染的方式分为多种,分别是触碰传毒、虫类介体散播、马铃薯传毒和土壤传毒等几种,最初的感染源是种植了带有病毒的马铃薯,或是土壤里有寄生的虫害

  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植马铃薯之前,必须要严格的去挑选和检验马铃薯的种子,防止含有病毒的种子出现,只有把种子的病原菌完全的清除掉,才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也不会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危害.

  2、土豆切开有黑圈和黄丝是什么病害?

  马铃薯环腐病。防治:

  1,加强检疫。

  2,切种薯时,注意工具消毒。

  3,用高锰酸钾或阿咪西达消毒种薯。

  4,发病初期喷施新植霉素或宁南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