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食用菌菌种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486 次
食用菌菌种

食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备受喜爱。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食用菌菌种有很多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其中,香菇被誉为食用菌之王,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推崇。本文将以食用菌菌种为核心,介绍其种类、特点、营养价值等相关知识。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是真菌门下的一类,一般分为两大类:担子菌和子囊菌。其中,担子菌又分为表皮菌和伞菌两类。常见的食用菌菌种主要属于伞菌类,如香菇、平菇、松茸等。还有一些表皮菌类食用菌菌种,如银耳、木耳等。

食用菌的特点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有着不同的特点。以香菇为例,它是一种全菌体食用的食用菌,具有香味浓郁、口感鲜美、质地细嫩等特点。而平菇则是一种半菌体食用的食用菌,它的菌盖和菌褶都可以食用,质地柔软、口感爽滑。松茸则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具有肉质鲜嫩、清香幽雅的特点。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食用菌菌种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香菇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品,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平菇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降低血糖等作用。而松茸则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美容养颜、健脾益胃、滋阴润肺等功效。

拓展百科知识

1.香菇(xiānggū):是一种全菌体食用的食用菌,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香菇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如具有抗病毒、抗**、调节免疫等作用。

2.平菇(pínggū):是一种半菌体食用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平菇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如降血糖、降血脂、抗**等作用。

3.松茸(sōngróng):是一种高档食用菌,肉质鲜嫩、清香幽雅。松茸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如滋阴润肺、益气健脾、调节免疫等作用。

参考来源:

[1]《食用菌生产与加工》。王洪义,吴继红。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食用菌营养与保健》。杨琳。科学出版社,2024。

[3]《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李如意,王洪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食用菌菌种概念?

是指指定属(Genus)下相关的菌株,通常在分类学或商业层面上使用。它指的是同一属下的不同菌株,在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以及相似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举个例子,香菇(Pleurotusostreat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在香菇属(Pleurotus)下,有许多不同的菌种,比如平菇(Pleurotuseryngii)、杏鲍菇(Pleurotusabalone),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尽管它们属于同一属,但它们在形态、生长条件和营养特点上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被认为是不同的菌种。

菌种概念对于科研和产业应用非常重要。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不同的菌种,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菌株的特点、生态习性和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对于食用菌产业而言,对不同菌种的研究和利用,可以推动食用菌的种植和应用的发展,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

食用菌菌种概念是指同一属下不同菌株的**,它们在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但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食用药用价值。这个概念在科研和食用菌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2、食用菌介绍?

1.常见的食用菌包括蘑菇、香菇、松茸、木耳、金针菇等。

2.食用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和预防**。

3.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味道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松茸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口感鲜美;金针菇含有丰富的多糖,具有保健功效。

4.除了食用外,一些食用菌还可以用于药用。例如,灵芝和花菇具有抗氧化和抗**的功效。

5.食用菌的栽培方式有多种,包括室内和室外栽培。室内栽培可以控制环境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而室外栽培则需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食用菌不仅是美味的食品,还是具有丰富营养和保健功效的天然食品。

3、世界上最大的四种食用菌?

世界四大名菌

1、松茸,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为蘑菇之王。

2、松露,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黑色钻石之称。

3、鸡油菌,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世界广为分布。

4、牛肝菌,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世界广泛分布。

松露,是一种多生长松树、栎树、橡树下,一年生的纯天然真菌类植物,它和肥鹅肝、鱼子酱合称为法国三大美食珍品;当松露进入到成熟期时,和松露共生的植物周围会出现烧焦现象,让周围的草全部枯萎,仿若被闪电击中一样。松露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比如富含17种氨基酸、8种维生素、适量的蛋白质、以及雄性酮、甾醇、鞘脂、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在欧洲国家领袖在国际交往中是非常流行的食品,世界公认的顶级食品。是珍贵的食、药兼用菌。

二、松茸

松茸的珍贵自然是不需要多说了,丰富的营养功效被号称为“菌中之王”。它多生长在寒温带海拔高3500米的高山林地上,产地多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现代研究表示,松茸富含蛋白质,有18种氨基酸,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49种活性营养物质、5种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种珍贵的活性物质,分别是双链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抗癌物质——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天然药用菌类。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采集、食用。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

三、鸡油菌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虽然个头较小,但是味道却是无比的鲜美的,除了拥有独特的口感以外,这种鸡油菌也是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如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A、C,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成分等等,因此号称为是“蘑菇之王”,食用价值高,具有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补充营养、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好处多多。

四、牛肝菌

牛肝菌,是一种个头比较肥大,肉质比较肥厚的野生食用菌类。其菌盖呈现为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色,肉肥厚,柄粗壮,菌肉白色,可入药。牛肝菌的种类有很多,比如黑牛肝菌、白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等,所有品种牛肝菌的味道都非常的鲜美,营养上也是非常丰富的。在牛肝菌体内服用丰富的维生素B2,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嘌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营养丰富。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4、什么树可以种植食用菌菌种?

食用菌的生长条件一般是在木质根基内,没有木质条件的也可以,如地栽,草屑栽等,但如果专以木为主,那是什么木质都可以的,但需要的条件是:

1、粉碎;

2、灭菌;

3、压块;

4、加膜;

5、钻孔;

6、种菌;

7、放于半阴处;

8、浇水。

这样就可以了。

5、食用菌菌种的做法?

1、母种的制作

生产上用的母种,不管是从外地引进的,还是自己分离的菌种,对母种的转接一般应控制在三代以内,且菌龄要适宜。优质母种的特征: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不产生色素,气生菌丝少,有菇香味。

1.1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ZO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0克,水1000毫升PH值5.50~6.50。

1.2培养基的制备:选择未发芽、无病害、不发青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克,切成小块,装入烧杯(量杯)中,o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20~30分钟,至马铃薯酥而不烂为度,加热过程中稍加搅拌,然后用3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补水至1000毫升,在马铃薯汁液中加入琼脂,继续加热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最后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加水补至1000毫升,用PH试纸测定并调节PH值。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PH值常在要求范围内,常可忽略测定。分装在试管中,高度为试管高度的1/8~1/5,加棉塞,包扎,放在高压锅内灭菌,指针指到0.04MPA时排放冷空气,再升压到0.105MpA维持30分钟,自然降温到60℃左右出锅,摆成斜面。

1.3接种培养:按常规法接种后将母种放入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可用来接原种。

2、原种的制作

制种原料的选择和配制对菌种生产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常用的原料有小麦(玉米X棉籽壳等。

2.1原种配方:

2.1.1:小麦(玉米):95%;石膏粉:2O%过磷酸钙:2O%;**素:0.50%;白糖:0.50%;pH值:5.50~6.50。

2.1.2籽壳:87%;麸皮:10%;蔗糖白糖:0.50%;石膏粉:1%;过磷酸钙:1%;**素:0.50%;加水120%~130%。

2.2培养基的制备:

2.2.1将**、麦(玉米)筛检干净,称量,置清水中浸泡2小时,再放入开水中边煮边搅动,随时检查煮的程度,特别是煮到15分钟后更要勤检查,待麦粒(玉米)无白心,熟而不烂(不能开花)时立即捞出,放在尼龙布或干净的水泥地上晾晒。见麦粒(玉米)表面没有多余的水分时,加入石膏粉、过磷酸钙等,搅拌均匀,装瓶(用500克的罐头瓶或酒瓶X瓶加两层报纸,上覆1张耐高温的塑料,用橡皮圈(自行车废内胎剪成,每条约可剪400个)灭菌时要求压力在0.105MpA,维持2~3时,灭菌时应注意排冷空气的时间,注意不要超压,灭菌时间一定要精确。

2.2.2先称取原料,将白糖、石膏粉、**素、过磷酸钙等先溶化,制成母液,按大约所需水稀释c然后将棉籽壳拌湿,堆放2~3小时,搅拌加麸皮,拌匀,用手紧捏培养料,以指缝中有水外渗而不往下滴为适宜。装瓶时稍压实,加塞及高压的方法同上。

2.2.3接种培养:A菌的培养基出锅冷却至室温时进行接种,每只试管可接5~6瓶原种。培养条件同母种,一般经20~25天即可长满瓶子。注意:酒瓶培养到10~12天需摇瓶,然后再培养。优质原种的特征是菌丝洁白、整齐,瓶壁及表面布满菌丝,有菇香味。

3、栽培种的制作

3.1培养基制备及配方:同制原种。

3.2接种培养:首先用75%酒精或3%来苏儿擦手及原种瓶外消毒,然后用消毒的接种铲(锄*翻松原种,在接种箱内(超净工作台上)的酒精灯火焰上方倒少许原种于灭菌的瓶料中,每瓶原种接20~25瓶,培养条件同原种。一般20~25天即可长满,长满后应立即播种。若暂时不用,可在10~14摄氏度下干燥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2~4摄氏度时保存不超过20天。经低温保存的栽培种,在使用前将菌种放在常温下恢复1~2天。

拓展好文:食用菌育种:浅谈关于食用菌菌种的制作技术

  一级菌种的分离选育

  一级菌种(母种)主要采用人工选择、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原生质融合等手段获得。作为一般制种专业户,可以采用人工选择方式分离培育一级菌种,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如下。

  1、采集种源。从野生人工栽培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优良菇体作为种源。种菇的标准是:八成熟,朵形圆正、肉质肥厚,无病虫害。采集1至2朵符合上述标准的种菇编上号码,作为分离一级菌种的材料。从栽培室采集的应标有原菌株代号。

  2、培养基配制。琼脂培养基又叫PDA培养基,常用配方为:马铃薯200--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20--25克,清水1000毫升。也可以加硫酸镁1--1.5克,维生素B1微量,磷酸二氢钾2--3克。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置于铝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捞起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汁。然后将琼脂加入汁内,边加热边搅拌,让琼脂充分溶化;再将葡萄糖等加入,稍煮几分钟后,同样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汁液趁热装入玻璃试管内。装至管长的1/5,管口用棉花塞紧,或将汁液装入玻璃三角瓶内,装量20毫升。然后置于高压锅内,在98--108千帕/厘米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左右。灭菌后及时取出,趁热将试管斜排于桌上,冷却后即成为固体斜面培养基。

  3、一级菌种分离方法。有孢子弹射、组织分离和基内分离3种方法。①孢子弹射法。将种菇表面消毒,吸干水分后,将菇体悬挂于装有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内,让菇体内的袍子自然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也可以剪取一小决菇体,贴附在试管斜面培养基表面,让孢子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即能获得母种;③组织分离法。将消毒过的种菇,在接种箱内用手从菇柄处对半解开,或用刀片切开,使菇体形成对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用接种刀切取一小块菇体,然后纵切成5毫米x10毫米的小薄片,用接种针挑取一块薄片,接入斜面培养基的中央,每支试管接种一小决薄片,待其萌发菌丝,即可得到母种;(3)基内分离法。选择已长菇的木段,削去树皮及表层木质部,用70%的酒精消毒后,锯成1厘米厚的薄片,放入0.1%的升汞水中消毒1--2分钟,再用灭菌水洗去残液。然后再将小薄片劈成0.5--1厘米宽的小条,接入斜面培养基中央,待长出菌丝后即得母种。也可以在已长菇的菌袋中,经消毒处理后,用接种针钩取袋内色泽纯、长势旺的菌丝体,接种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央,待萌发菌丝后,同样获得菌种。

  4、适温培养。通过上述不同方式将菌种分离接种于试管后,要及时将试管移入已消毒的培养箱或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使分离获得的孢子或菌丝在适温下发育。一般孢子弹射3--4天后孢子萌发成菌落,10天后菌丝长满管;组织分离接种后2--3天,菌丝即萌发,并在培养基上蔓延生长;菇木分离接种后,7天菌丝即恢复生长。

  5、选育提纯。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菌丝,不一定都是优质的,还需要选育提纯。在菌丝萌发后,要认真观察,挑选色泽纯、健壮、长势正常、无间断的菌丝,在接种箱内连同培养基钩取菌丝,接入另备的试管培养基上。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培养7--10天,待菌丝长满管后,再进行观察,从中择优取用,即为“母代”一级菌种(母种)。

  6、转管扩接。母代一级菌种可以转管扩接成“子代”母种。采用同样的斜面培养基,每支可扩接30--50支子代母种。生产上供应的多为子代母种。它可以再次转管扩接。一般每支可扩接成20--25支子代母种,但转管次数不得超过5次。

  7、出菇试验。分离选育的母种,还必须进行出菇试验。方法是:把母种接种于瓶或袋装的木屑培养基上,根据各种菇耳种性对温度的要求,进行适温培养,直至出菇才证实可用于生产。

  原种(二级菌种)繁殖培养

  将母种接在瓶或袋的木屑培养基上,通过培养,即成原种。其技术要求如下。

  1、原种木屑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7.5%,麦麸20%,蔗糖1%,石膏粉1.2%,硫酸镁0.3%。pH值(灭菌前)6.5--7,含水量调至60%。

  将上述原、辅料混合拌匀,装入750毫升的玻璃菌种瓶内,装料要求下松上紧。瓶口塞紧棉花,再用牛皮纸包住瓶颈与棉塞。然后置于高压灭菌锅内,在147千帕/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2.5小时。也可进行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10--11小时,达标后趁热取出,让其冷却。

  2、接入菌种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在灭菌条件下,将试管种分割成若干决,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接入原种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按4--6瓶原种。

  3、发菌培养接种后及时将玻璃菌种瓶移入25℃菌种培养室内进行培养。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上,避免强光照射。原种培养时间一般菇类需要40--50天,草菇、银耳只需15--20天即可。

  4、去杂选优原种培育过程中,要每天进行观察,如发现有杂菌污染的,应立即淘汰。

  栽培种(**菌种)扩大培育

  将原种再次扩接在同样的木屑培养基上,在适温条件下培养30--35天即为栽培种(又叫生产种),可用于生产栽培。栽培种可用750毫升菌种专用瓶,由于使用量大,所以通常多采用聚丙烯菌种袋。袋的规格有12厘米x24厘米、15厘米x28厘米、17厘米x33厘米等,可根据各种菇耳特性和当地习惯选择使用。培养基灭菌采用常压灭菌灶灭菌,要求灭菌温度达100℃,保持8--10小时,达标后趁热卸袋冷却。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入选定品种的原种。每瓶原种可扩接成50--60瓶栽培种。菌种培育室要求干净,防强光,室温掌握在23--25℃,并经常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淘汰,不断选优去劣。当菌丝长满袋,尖端菌丝反转上爬1--3厘米时,为适龄的栽培种。

  在菌种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会选用相关动植物表型设备辅助育种。比如食用菌菌丝表型仪,在母种阶段观察菌丝表型性状,通过分析得出便于后期菌种制作;再比如在栽培种阶段会使用食用菌智能育种实验箱,通过设置相应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观察菌种的生长过程,便于指导后期菇农种植。

  除了以上表型设备的使用以外,目前有部分菌种科研生产部门选用食用菌大数据数字化平台,以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开发算法系统;以大数据存储计算,智控菌种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实现智能化,还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让菌种制作生产流程统一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