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瓜子是什么 海瓜子是什么海鲜
这篇知识总结会给农资人分解一下“海瓜子是什么”的内容进行具体详细,期望对各位农友们有几分帮助,赶紧收藏吧!
海瓜子,又称蓝色海螺,是一种海洋贝类,属于腹足纲海螺科。它们的壳呈长椭圆形,表面光滑,颜色多为蓝灰色或深灰色,但也有些品种颜色会有所不同。海瓜子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和东海等海域,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海底的岩石缝隙或沙泥中,以海藻和其他小型生物为食。海瓜子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海鲜美食。
海瓜子的营养价值海瓜子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海瓜子肉中含有蛋白质12克以上。海瓜子还富含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海瓜子肉中含有钙约为300毫克以上,比牛**的钙含量还要高。海瓜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有益于人体健康。
海瓜子的食用方式海瓜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海鲜食材,人们可以将其烹制成多种美食。比如,可以将海瓜子清洗干净后,蒸熟或者煮熟,配以各种调料食用。另外,海瓜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海鲜粥、海鲜面等美食。不过,在食用海瓜子时,需要注意其洁净度,以免因摄入了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而影响健康。
拓展百科知识:1.海螺科:是一类海洋软体动物,包括了很多种不同的贝类,比如海螺、海螺肉、螺蛳等。它们一般生活在海底的石缝或者沙泥中,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
2.钙: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能够维持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对神经、肌肉等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牙齿松动等健康问题。
3.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参考来源:1.《食品营养与代谢学》(第二版),张秀娟,科学出版社,2024年。
2.《海洋生物学》(第四版),曹汝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拓展好文:你知道海瓜子到底是啥吗?为什么那么人喜欢吃?
海瓜子是一种白色的小蛤蜊,大小形状如南瓜子,是一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小水产品,因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海水特产,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海瓜子在10月份繁殖。在两广海瓜子叫蚬、蚬仔;威海人把它叫锥儿、威海银儿杂;潮汕地区叫大头蚬。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海瓜子是慈溪市著名海水特产,多产于潮汐频繁的泥滩中。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虹光亮樱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
海瓜子(说白了就是蛤蜊)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肉肥,盛产于梅季。古人有《咏海瓜子》的诗写道: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