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瘿蚊科属于什么目

2024-06-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583 次
瘿蚊科属于什么目 瘿蚊科的分类学特征

瘿蚊科是昆虫纲双翅目下的一科,其分类学特征主要包括:

  • 体型小巧,不超过4毫米。
  • 触角短小,仅有1-3节。
  • 翅膀透明,翅脉较为简单。
  • 前胸背板上有一对瘤状物,称为瘿。
瘿蚊科的生物学习性

瘿蚊科昆虫生活在水生或半水生环境中,其生物学习性主要包括:

  • 雌性瘿蚊在寄主的皮肤上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生长发育在水中。
  • 幼虫通过滤食水中的有机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成虫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也会吸食花蜜和水分。
瘿蚊科对农业的影响

瘿蚊科昆虫对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瘿蚊科昆虫可以传播多种病毒和寄生虫,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 瘿蚊科昆虫的幼虫可以滤食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 瘿蚊科昆虫的幼虫可以生长在水稻田中,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拓展百科知识

除了瘿蚊科,双翅目下还有许多其他的科,如蚊科、蝇科等。这些昆虫在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

  • 张弘毅等.昆虫分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李朝奎等.农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瘿蚊科属于什么目?这个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关问答拓展:


北方叫雨汗虫是啥虫?

汗虫学名叫蚜虫,北方多叫腻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midge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麦红吸浆虫是是杂食性动物吗?

麦红吸浆虫不是杂食性动物。麦红吸浆虫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大麦、青稞、燕麦及部分禾本科杂草。麦红吸浆虫是一种小麦毁灭性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2024年在任城区长沟、南张、安居等镇暴发,危害面积达12万亩,一般减产30%~50%,严重的减产80%以上,甚至绝产。在麦红吸浆虫的防治上,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办法。

玉米十大常见害虫?

玉米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鳞翅目夜蛾科。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等。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蚜虫是什么科?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midge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稻瘿蚊危害症状?

您好,稻瘿蚊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水稻生长期间吸食水稻汁液,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叶片变黄甚至枯萎,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具体症状包括:

1.叶片变黄:因为稻瘿蚊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症状。

2.叶片卷曲:由于稻瘿蚊吸食水稻汁液,叶片会出现卷曲变形的现象。

3.叶片粘连:稻瘿蚊吸食水稻汁液时,可能会分泌一些黏液,导致叶片间相互粘连。

4.生长受阻:由于稻瘿蚊吸食水稻汁液,水稻生长受阻,导致植株矮小,产量减少。

稻瘿蚊的危害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发育异常,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