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象甲 象虫科,稻水象甲越冬虫态?
稻象甲(象虫科,稻水象甲越冬虫态?
稻象甲是一种象虫科昆虫,它是稻田中的害虫之一,会对水稻造成危害。稻象甲的越冬虫态是稻水象甲,它在水稻田里越冬,等到春天气温升高后,就会变成成虫,开始寻找繁殖的地方。
稻象甲的生命周期
稻象甲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0-50天左右,其中成虫期大约为10-20天。它们会在水稻田里产卵,蛋孵化出来后,会经过幼虫期、蛹期,最后变成成虫。成虫期间,它们会不断繁殖,对水稻造成危害。
如何防治稻象甲
1.种植抗虫品种
选择抗虫品种是防治稻象甲的有效方法之一。抗虫品种能够减少稻象甲对水稻的危害,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防治药剂喷洒
在稻田里喷洒防治药剂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常用的药剂有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控制药剂的用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3.清除田间杂草
清除田间杂草也是防治稻象甲的一种方法。田间杂草是稻象甲的一个重要栖息地,清除田间杂草能够减少稻象甲的栖息地,从而减少其对水稻的危害。
用户关心的问题
稻象甲的百科知识
象虫科
象虫科是鞘翅目昆虫的一个科,包括了一些害虫和寄生虫。它们的前**很宽,后**很窄,有两对翅膀,前翅有硬的保护翅。象虫科昆虫中,有一些是对人类有益的,比如天牛,它们可以清除枯木和腐物,保持森林生态平衡。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强烈的杀虫效果。它能够杀死稻象甲、蚜虫等多种害虫。它的毒性较大,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吡虫啉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和安全性。它能够杀死稻象甲、蚜虫等多种害虫,同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较小。它的价格较高,使用时要注意控制成本。
参考来源:
1.《农业生产技术手册》
2.《杀虫剂使用手册》
3.《昆虫分类学》
问答拓展:这是什么虫子?
米象。水稻米象属于鞘翅目象甲科,俗称罗非鱼。是粮食储藏的主要害虫。成虫吃谷物,幼虫吃谷物内部。危害水稻、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等。稻象是稻谷里的一种黑色小甲虫,俗称稻甲虫。学名:米象SitophilusoryzaeLinne。它主要寄生在玉米、水稻、小麦、高粱、花卉和其他储藏谷物中。木质地板家族也出现得更多。稻象具有**性、类湿润性和负趋光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繁殖力。生活如高温,最适温度为30-33°C。①幼虫:体长2.5mm~4.5mm,全身乳白色,有壳,壳短椭圆形,头部浅棕色,头顶宽;内脊笔直,两端厚度相凯者喊等,接近一条直线;唇基外侧突和唇侧突近于一条直线。
拓展资料
①水稻米象甲每年发生8~9代,平均世代20~50d。它在高温下繁殖迅速。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发生情况并不嫌搭完全相同。甘肃陇东有1代,东北有1~2代,山东有2代左右,浙江、陕西有3~4代,广东有7代。它通常在黑暗潮湿的砖石仓库里与成年人一起过冬。它还可以通过松动土壤、树皮和垄沟盯野在仓库外越冬。次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越冬成虫。
②米象甲属鞘翅目昆虫,是水稻上最常见的害虫,常被称为稻象甲。谷牛是一种完全不正常的昆虫。常寄生在玉米、水稻、小麦等2-3年的陈粮中。稻象成虫喜食谷类物品,幼虫在谷粒内取食,给许多需要储粮的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稻象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很快,经常分布在**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因为气候非常适合昆虫生长繁殖,而饭盒几乎是家庭必需品,无处不在的米象成了困扰很多人的严重祸害。
问答拓展:稻水象甲有什么生物学特性?
历期、产卵和寿命
据玉环、温岭等地调查,第一代越冬成虫寿命319~345d,第二代成虫为232~273d,活动后取食20d左右开始产卵,产卵期25~35d。饲养观察,越冬成虫产卵量,第一、二代混合型的每头181.8粒(幅度153~205粒),第一代越冬成虫平均184.9粒(幅度125~205粒),第二代越冬成虫平均189.6粒(幅度119~234粒),第一、二代成虫越冬后产卵量几乎无差异。若按田间最高虫量计,平均产卵近50粒/头。越冬代迁移期持续2个多月。第一代卵历期,室内饲养平均7.0~7.1d(幅度5~9d);以田间发生高峰期计算各虫态群体历期,卵期10~12d,幼虫期19~23d,蛹期13~16d,完成第一代发育共需42~45d(其中入土生活32~34d)。第一代成虫羽化1~2个月后可见产卵,每头产卵25.6粒(幅度2~49粒),但以系统调查田推算,平均每雌产卵在50粒以上;第二代卵期5~10d,室内饲养25℃的条件下为6.3d;幼虫期汪伏毕20~21d,蛹期13~16d,完成第二代发育共需47~50d(困芹其中入土生活35~36d)
稻水象甲自然种群虫态历期
温岭夏季室内饲养观察,第一代成虫在无饲料、无水条件下存活17~20d;在有水厅培、无食料条件下下存活25~29d;有水、有食料条件下存活334d。但在低温环境下成虫存活期明显延长,在18℃恒温、无水、无食料的干燥环境中2个月后尚有30%个体存活,有水、无食料环境中存活90%以上。
积温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8.1±8.26d·℃。卵历期可用双曲线回归式求出,即V(发育速度)=0.5306-8.9946/T(温度),得出卵历期N=1/V±0.79。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