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荸荠
野荸荠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蔬菜,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野荸荠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活性成分,可以对人体带来多种益处。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野荸荠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以及种植和采摘等相关问题。
野荸荠的营养成分野荸荠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高维生素C的蔬菜。每100克野荸荠中含有0.2克脂肪、3.2克蛋白质、3.6克碳水化合物和2.2克纤维。野荸荠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锌等。
野荸荠的药用价值野荸荠具有多种药用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甾醇、植物酸等。这些成分可以对人体带来多种益处,如抗炎、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野荸荠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行业。
野荸荠的种植和采摘野荸荠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水边、湿地等环境中。为了种植野荸荠,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和水源,并进行适当的施肥和灌溉。野荸荠的采摘时间一般在秋季和冬季,采摘时需要选择鲜嫩的叶子和茎,避免选择老化的叶子和茎。
野荸荠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蔬菜,具有多种益处。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食用野荸荠,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在种植和采摘野荸荠时,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采摘方法,以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1.杨文明,韦永涛,黄满清.野荸荠的营养成分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24,32(22):68-70.
2.王建荣,刘永辉.野荸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24,21(14):12-15.
3.邱冰洁,李震.野荸荠的种植技术与利用[J].中国农村观察,2024(4):48-49.
相关拓展:
问:野荸荠功效与作用
野荸荠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它的果实中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儿童、小便不利、水肿和发热的**可羡铅以多吃。野荸荠属于寒性食物,脾胃虚寒、血虚、患有糖**病的人不宜食用,以防食用后出现腹痛的现象。
野荸荠功效和作用
野荸荠属于莎草科植物,多生长在保水、疏松、含有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中,我国福建、广枣渣东等地区多有分布,野荸荠功效与作用在于可以食用。野荸荠会在每年秋季成熟,它的果皮呈紫黑色,果肉呈白色,食用口感很佳。
野荸荠的果肉兄岩好中含有糖、脂肪、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适量的食用有生津、润肺、化痰、利**、凉血的功效,经常用嗓子的人可以多吃。平时既可以将野荸荠当成水果食用,也可以将它作为蔬菜食用,它的果肉很清脆。
虽然野荸荠可以吃,但不能直接吃,野荸荠多生长在泥土中,它的表面附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每次食用前要将果皮削掉并清洗干净。野荸荠属于寒性食物,脾胃虚寒、血虚、血淤的人不宜食用,患有糖**病的人也不宜食用。
儿童、小便不利、水肿和发热的**可以多吃野荸荠,对身体有好处,野荸荠除了可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业价值。将野荸荠和其它的药材搭配使用,可用来治疗高血压、**、带状**、咽喉肿痛、鼻出血等多种症状。
问:野荸荠怎么吃?野荸荠的食用功效
野荸荠怎么吃每年冬天十一二月份是野荸荠盛产的季节,野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能当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野荸荠吃法很多,可以熬汤,可以榨汁,可以熬粥等等。
野荸荠玉米银耳羹
原料握李:野荸荠,玉米,银耳等。
制法:
1、银耳泡发开后清洗干净,去掉蒂,剪碎。
2、荸荠洗净,削去外皮,切成片。
3、将银耳、玉米、枸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4、然后放入荸荠,煮10分钟即可。
5、可放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
野荸荠肉丸汤
原料:肉丸150克,野荸荠30克,当归15克。
制法:
1、备好材料。
2、荸荠洗干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胡萝卜切成与荸荠大小相当的小块备用;精肉馅和水按2:1的比例,加葱姜末、胡椒粉、盐、糖、料酒,调成上筋的肉馅。
3、烧一锅滚水,下入荸荠、胡萝卜丁儿、当归煮到滚。
4、把肉馅汆成丸子,下入锅中。
5、肉丸全部漂起后,再继续煮5分钟。
6、最后加香菜、盐、胡椒粉调味就可以了。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健脾利湿。适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心烦口渴。当归中所含的当归多糖,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能预防癌的发生。
野荸荠馄饨汤
原料:瘦肉,野荸荠末,葱末,芹菜末,馄饨皮
制法:
1、瘦肉加入腌料、野荸荠末、葱末、蛋白调匀,即为馅。
2、每张馄饨皮包入馅料,备用。
3、高汤煮滚后,加入白胡粉、盐调味,盛入汤碗中。
4、将馄饨煮熟,捞至汤碗中,再加入芹菜末、蛋皮丝及油酥红葱,并淋上麻油。
野荸荠的食用功效野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段橡迟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
英国在对荸荠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荸荠英”,这种物质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降低血压也有一定效果。这种物质还对癌肿有防治作用。
荸荠质嫩多津,可治疗热病津伤口渴之症,对糖**病**多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荸荠水煎汤汁能利**排淋,对于小便淋沥涩通者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路感染患者的食疗佳品。近年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一种抗病毒物质可抑制流脑,流感病毒,能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荸荠的栽培方法1、选择符合本品种特性、饱满无破损、表皮光滑、色泽一致、芽头粗壮的球茎作为育苗用种。早水荸荠在4月下旬育苗,晚水荸荠在6-7月育苗。
2、适期定植。一般早水荸荠苗龄45-70天定植,晚水荸荠苗龄25-30天栽植。行距一般为55-60cm,株距25-30cm。主茎株丛苗和分株苗均可用作定植苗。入土深度以栽稳为宜。栽时如苗太高,应割去梢头,留叶状茎高25-30cm,以免栽后被风折断和动摇根株。
3、水层管理。早水荸荠初期田间保持浅水2-3cm,以后逐渐加深到7-10cm。晚水荸荠在栽后须立即灌水到6-8cm,进入结球期,水位宜逐步落浅到3-5cm,最后保持1-2cm浅水过冬。
4、追肥。一般在定植后15-20天,全部活棵和开始分株时,于露水干后,放干田水,均匀撒施,施后1-2天还水。开始结球时,再施一次肥。
5、采收。荸荠到冬季地上部枯死,球茎进入休眠期,在休眠期内都可采收。荸荠的主要病虫害有荸荠茎枯病和**白禾螟。
问:"野荸荠"用拼音怎么打
yebiqi问:野荸荠用什么除草剂
除野荸荠可中卜以选用晌培猜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二宴型甲·唑草酮、苄嘧·唑草酮、氯吡嘧磺隆等药防除。需注意:二甲四氯二甲胺盐、二甲·唑草酮在高温期施用容易对水稻造成药害,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并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用药,以免对水稻造成药害。注意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水稻拔节后严禁使用。
问:野荸荠的类属、形态、习性、分布及为害情况如何?
野荸荠(图26)。
图26野荸荠学名EleocharisplantagineiformisTangetWang科属分类莎草科,荸荠属。形态特征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0.4~0.7厘米,灰绿色,生于土下3~5厘米处,中空,光滑,秆内每隔2~4厘米有隔膜分开,干后秆的表面显现节和纵条纹。无叶,秆基部由长度不等的二层薄膜质的鞘包裹,紫红色,淡褐色或草**,鞘口斜裂,顶端急尖。小穗直立,圆柱状,长1.5~4.5厘米,宽0.4~0.6厘米,淡绿色,顶端钝,含多数花。小穗基部具2个**鳞片,各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紧密地覆瓦排列,宽长圆形。中肋粗厚。下位刚毛6~8条,长于小坚果,具倒刺。柱头3。小坚果阔椭圆形或倒卵形,双凸状,长0.2~0.3厘米,宽0.2厘米,黄褐色,表面具四角至六角形网纹。
具匍匐根状茎,入土3~5厘米,长约15~20厘米,较细,顶端膨大生成球状或扁球状块茎,直径0.7~1.3厘米,顶端部生有数个突出的长0.5~1.0厘米的芽,而在块茎的中央部分及尾部稀生小芽。膨大初期,为白色,渐成褐色,成熟时为栗色,以后渐渐变黑。根须状,稍细,根系小。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大多不饱满,休眠期长,发芽率低,田间很少见实生苗。块茎具休眠期,因成熟期不一,休眠期的解除亦有早有迟,因而萌发很不一致。出芽起点御耐基温度为12℃,最适为30℃,最高为40℃。出芽需较高的湿度,土壤水分饱和至薄有水层对萌发最有利,土壤湿度较低亦可出苗,但出苗慢,发生期长,长势差。
野荸荠地下根茎范围较小,块茎向下深扎,呈垂直分布,可深层发芽。
块亩模茎上着生有复数芽,当最初的芽发生的植株切断或被除草剂杀死后,块茎上残存的芽能很快萌发,发生新的植株,给防除镇谨带来困难。
2)营养生长野荸荠出芽后15天左右,地下茎开始分化,地下茎伸展的位置是在地表下溶存氧浓度较高的3~5厘米处,亦即芽的生长点达到这一位置时,就开始茎的分化与发根。地下茎有3~5个节,膨大以后生成为地上茎亦即分株。第一次发生分株的时间是在出芽后25~30天,其后再经5~7次分株。野荸荠发生分株高峰期是在出芽后50天左右,直到水稻齐穗,此时野荸荠地上鲜重增加最快,株高也逐步超过水稻。
野荸荠地下块茎形成时间较短,8月下旬至9月上旬气温下降时,块茎开始形成,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块茎在土层中呈垂直分布,从土下3~4厘米直至犁底层,而60%的块茎在土下10~20厘米内。块茎在土层中形成的位置越深,其体积越大,顶部的芽数越多。深埋在土中的块茎寿命可达5~6年,再加上块茎在土中形成的深度深浅不一,因而稻田中一旦侵入野荸荠即很难彻底清除。
野荸荠属阳生杂草,生长期内需较强的光照,对水分的要求亦较高,保有水层有利于野荸荠的生长,低洼积水的田块发生较重。野荸荠常常构成单一群落或与水莎草构成群落为害水稻。3)开花结实野荸荠对光周期不敏感,花果期7~10月,由于种子发芽率低,在繁殖上并不重要。
分布与为害野荸荠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尤以低洼积水田块发生较重。近年来,矮秆水稻品种的推广,使野荸荠与水稻的竞争力增强,水稻生育期的推迟,有利于野荸荠地下球茎的形成,以及少免耕栽培措施的推广,有利于地下球茎的越冬与繁殖,为害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