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颐和园桂花什么时候开

2024-06-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015 次
颐和园桂花什么时候开

颐和园桂花什么时候开?

桂花开放时间

颐和园内的桂花大多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开放。具体时间还会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桂花的开放期不会太长,大约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所以需要抓住时机前往欣赏。

欣赏桂花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观赏颐和园内的桂花,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桂花的花期较短,因此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开花时间,以便及时前往。桂花的香气在早晨和傍晚时分最为浓郁,这时候最适合欣赏。桂花的花色有白色、***和橙色等多种颜色,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桂花前往欣赏。

注意事项

在欣赏颐和园内的桂花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遵守园内的规定,不要随意采摘、破坏花木。要保持环境整洁,不要乱扔垃圾。要注意个人安全,不要攀爬、跨越栏杆。

拓展百科知识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一座大型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占地面积约290公顷。颐和园建于乾隆四年(1749年),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桂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名贵花卉,具有芳香、补肾、活血等功效。桂花分为白色、***和橙色等多种颜色,花期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之间。

参考文献:

《中国园林史》

《中国花卉图鉴》

《中国中药大辞典》

相关问答拓展:


御花园四季亭是哪四个?

四季亭于1954年建造,造型别致,歇山式亭顶。亭内三面扶手称作“美人靠”,亭顶上装饰着水生植物――荷花、荷叶、莲蓬。我国古代把水生植物看作吉祥物,认为可以避免火灾。那么这四个亭如何加以区别呢?一是看亭边种的植物:春亭旁种梅花和迎春;夏亭畔种夹竹桃;秋亭边种桂花;冬亭侧种腊梅。二是看四亭所处的方位,无锡地处近海,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气候,春、夏、秋、冬四季风向分别以吹东、南、西、北风为主,所以“四季亭”以东、南、西、北方位确定。

四季亭还各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这是在1980年《无锡日报》上公开征集评选的,它们分别是:春亭叫“溢红”,夏亭名“滴翠”,秋亭为“醉黄”,冬亭称“吟白”。

--------------------------------------------------------------------

1954年建,分春亭、夏亭、秋亭、冬亭四座,位于百花山房以南,方塘的四边。亭方型,黄顶红柱一面为照壁,其余三面置有坐槛。亭旁,根据亭名植季节花木作标志:春亭为溢红,种梅花;夏亭为滴翠,种夹竹桃;秋亭为醉黄,种丹桂;冬亭为吟白,种腊梅。四季鲜花,馨香不绝。1981年,分别请朱百里、冒亦诚、曾可述、钱玉麟书额,塘内堤外,湖水萦回,一派水景,楚楚倒影,别有情趣。

十大宫廷御菜鸭?

1、御用佛跳墙

佛跳墙应该是最为知名的皇室御膳,但是清宫里边的佛跳墙与大家熟知的可能有所不同。当年佛跳墙传入清宫后,由于南方菜的特点比较突出,并不能完全博得皇室的喜欢。于是御膳房管事令满族厨师按照满族饮食习惯对其加以改进,在保留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增添了满皇族喜欢吃的鹿肉、飞禽等野味。经过多次的调试改良,以十八种原料佐以皇宫秘制调和汤,最终佛跳墙成为了当时皇帝最喜爱的菜肴之一。

2、黄焖鱼翅

该菜肴以番邦进贡的吕宋岛鱼翅为主料,佐以经12小时慢火炖制的鸡汤料理而成。清朝晚期,同治皇帝在位时,翰林院官僚谭宗浚父子因十分讲究饮食而始创了著名的官菜—谭家菜,其中又以“黄焖鱼翅”这道菜品最为知名。在当时,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就会敬奉到皇宫御膳房以取悦龙颜,“黄焖鱼翅”就是这样被吸收为清宫宫廷菜的。谭府当年以食盒的形式将菜送进御膳房,皇上品尝后大加赞扬,于是这道菜就被御膳厨师收录进了御膳菜单,流传至今。

3、雍亲王府烧鹿筋

梅花鹿筋作为主料,佐以白菜、枸杞、山鸡以及老鸡浓汤,这道菜为养生佳品,祛风湿,还利肠胃。相传雍正皇帝还是亲王之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鹿筋,他认为男人尚武需要不断的壮筋骨、补体力。于是亲兵们就把山鸡和鹿筋炖在一起,并配上白菜和山上野生枸杞,一起开怀畅饮。雍正继承皇位后,御膳房厨师将此菜更加精细地处理后收入了菜单,由此成为宫廷一大名菜。

4、爆炒凤舌

古代只有皇帝与皇后才拥有享用菜肴的资格。正宗的爆炒凤舌食材用的是禾花雀舌,因为这种雀鸟数量十分稀少,有“天上人参”的称誉,正宗的只***最尊贵的帝后。此外的其他人吃到的凤舌是用别的鸟雀舌头制成。现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捉,禾花雀已经濒临灭绝,不可能捕捉雀鸟再把雀舌取了做菜,人们吃到的爆炒凤舌一般用的是鸽舌。一道正宗的皇宫“爆炒凤舌”,恐怕得穿越到古代才能品尝到了。

5、荷包里脊

大清宫中一道传统菜肴,它始于清末,为清宫御膳房所创。在清代,王公大臣都随身佩戴金黄锦缎做成的小囊,名曰“荷包”,用来装钱状物或是作为装饰。上面用金丝花线绣有花鸟虫鱼图案,色彩鲜艳,小巧玲珑。一天,一位有心的御厨便照着荷包的样子,用猪里脊肉、香菇、玉兰片和蛋皮等原料,制作了一只形似荷包袋的菜肴。这道宫廷膳食一出,便在宫内非常之受欢迎,因状如荷包,便取名“荷包里脊”。

6、樱桃肉

清宫名菜,据《御香缥缈录》记载,慈禧太后年轻时最爱吃清炖肥鸭、烧猪肉皮,也叫做“响铃”。到了暮年,樱桃肉便夺了“响铃”的位置,一跃成为慈禧特别中意的一道菜肴。那时御厨烹制这道菜是用猪肉切块调味,佐以新鲜樱桃,故名“樱桃肉”。这道菜在清宫盛行了几十年,到宣统帝时,开始流传于民间。直至今日,樱桃肉仍为江苏地区名菜,但已没有了樱桃,仅用小块红烧猪肉象征性地来代替。

樱桃肉是一道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名菜之一,属于苏菜系。始创于江苏,清乾隆年间传入宫中,山药酒樱桃肉被记录进清《御茶膳房档》,特点色泽樱红,光亮悦目,酥烂肥美。其颜色红亮,形态圆小,皮软味甜咸,富油脂,是上佳的下酒菜和下饭菜。樱桃肉是最起码的条件是***,如肉面要切得如樱桃般大小,排列整齐,色泽也应像樱桃般鲜艳透红、亮丽诱人。另外,川菜,东北菜有同名菜肴,做法不同。

7、百鸟朝凤

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菜,曾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桌作为吉祥菜。该菜肴造型奇特,口感鲜美,慈禧对其赞口不绝。据说,当时慈禧太后寿宴前夕,大报恩寺里许多珍禽异兽在上空来回盘旋,百鸟齐鸣,充满了热闹和吉祥的气氛,引来过往行人的驻足观赏。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光绪皇帝知道了,便想方设法令御膳大厨做出这道菜。百鸟朝凤后来演变成为京菜、苏菜以及粤菜当中的代表性菜品。

百鸟朝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湘菜系。主要食材是嫩鸡和猪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炖。成品形如百鸟朝凤,色泽鲜艳、鸡烂脱骨、滋味香醇。百鸟朝凤是一道传统湘菜,象征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百鸟朝凤成品出一道鸡身隆起,鸡蛋和白菜心浮现于整鸡周围的形同百鸟朝凤的美味佳肴。

8、清炖肥鸭

自唐代起,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极好吃鸭,宫中摆宴必备全鸭,清代慈禧太后最喜欢吃的便是清炖肥鸭。清代宫廷御膳房炖鸭方法与众不同。洗净的鸭子加以调味,然后装在瓷罐里盖紧,用文火连蒸3天。

这样鸭肉就完全酥烂,只用筷子便可以轻易夹起。慈禧太后吃的时候,大都夹鸭皮吃,因为那鸭皮才是清炖肥鸭最可口的部分。后来这款菜成为“满汉全席”中的一道大菜,直至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时改名“三鲜鸭子”,开始在各地菜馆流行。

9、鸡里蹦

清宫名菜,康熙帝的时候闻名。据记载,有一年康熙皇帝御舟停泊在保定府安州白洋淀郭里口行宫。保定官府名厨,用家养雏鸡宰杀,加白洋淀新鲜虾仁,佐以槐茂甜面酱,炒制一道菜献上,康熙食此菜后,感觉既有鸡肉之鲜香,又有虾仁之脆嫩,更觉酱味唇齿留香,便唤上厨师,问是何菜。

厨师情急之中,想到做菜时的鲜虾蹦跃之形,便答道:鸡里蹦。康熙一听,龙颜大悦,赞口不绝。此菜以白洋淀特产大青虾及家养雏鸡为主料,保定厨师在清前期大胆尝新,两鲜并举,甜咸醇香、营养丰富。

10、桂花鱼翅

据史册记载,慈禧太后酷爱桂花,在颐和园中广为种植,花开之时,满园飘香、景色怡人。直隶总督荣禄命官厨仿桂花之形之色创制出桂花鱼翅、桂花干贝等菜以示对朝廷效忠。桂花鱼翅色泽淡黄、形似桂花、鲜咸醇香、松软可口。

此菜在直隶总督署东花厅中秋佳节团圆盛宴上受到了总督荣禄及家眷的好评。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太后两次过保定据说曾品尝此菜,也是满齿留香、盛赞不绝。

请问颐和园附近有什么好吃的推荐?

如果喜欢面食,试试西贝筱面村。

他家主要西北风味,面食还是很不错的,筱面是他们的招牌特色,除此之外还有西贝面筋、羊汤空心面等,最后是他家的黄米凉糕,撒上一些桂花,冰冰凉凉的,软糯香甜。

燕山公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燕龙亭:燕龙亭坐落于燕山公园西部小山之顶,与东西婉蜒的长廊紧紧相接。廊为龙身,亭为龙首,廊亭相连,犹如一条由东向西奔腾的巨龙。燕龙亭为视野开阔的重檐六方亭,六柱、六角,分上下两层。每层亭檐下都绘有色彩鲜亮的山水花岛及历史典故彩画。周围是光滑洁净的水磨石栏座。燕龙亭建于1981年,亭柱、梁椽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材料。这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曾受到市园林专家的赞叹和好评。1988年,著名书法家、中国文史馆员杨萱庭来燕山用一支如椽之笔,写下了长9米,宽6米的中国第一大

燕山公园景点照片(20张)

“龙”字,并将“龙”字雕刻于燕龙亭南光滑的花岗岩斜坡上,堪称一最。“燕龙亭”也以此得名。亭南有杨萱庭书写的亭匾——“燕龙亭”三个大字;两侧楹柱有“奇石古秀一代云龙留胜迹,园林佳境千秋海燕飞五洲”的楹联。登龙亭,观石刻,赏楹联,一种高雅之趣油然而生。燕龙亭地处燕山公园中心山顶,视野开阔,每日登亭者络绎不绝。

长廊:燕山公园西山顶的长廊修建于1986年。全廊以颐和园长廊为范模,顺山势曲曲向西而下,并与燕龙亭相会融为一体,成长龙昂首向西奔腾之势。长廊由东向西长62米,共23间,加长廊东西首尾的两间方亭,合为25间。有了这曲曲的长廊,游人漫步远眺,夏可遮阴避雨,冬可临风赏雪。况且,长廊自身亦是一座艺术的殿堂。62米的长廊,山水花草,翎毛鸟兽,神话典故,历史人物,数百幅彩绘琳琅于其间。倘佯于廊下,品味欣赏廊上彩绘,有高山流水的雅致,有碧水风荷的幽香,有鸟鸣鱼戏的妙趣,有秋叶冬雪的风光。还可一睹武松打虎的雄姿,八仙过海的传奇,东郭先生的迂腐,闻鸡起舞的警策。沿廊而行,廊柱两侧离地面45厘米分别有长条廊座,小游疲倦,可歇脚稍坐。长廊由北京园林设计院的朱年、王明煜两位高工设计,大兴古建队承包修建,于1986年竣工。

游乐场:游乐

场坐落于燕山公园西小山之项,占地面积13

938平方米,是令人神往和迷恋的好地方。游乐场始建于1982年。首先购进并安装了“双人飞天”、“登月火箭”、“自控飞机”三件大型游艺机。这在北京郊区还是创举。为使儿童游乐场设备更趋完善合理,北京市妇联向儿童游乐场无偿赠送了12件中小型儿童游艺器械。12件游艺器械分别安装在游乐场南、北两侧。1985年,在游乐场中心广场西侧新建了电子游艺室,设置了“田鼠”、“算得快”、“吹气球”等电子游艺设备,游乐场也由此变得更加热闹。1986年,原东炼厂将一台大型“自控飞机”和一台“游龙戏水”游艺

机转赠游乐场。碑阳为书法家杨同华书写的

“燕山儿童游乐场”七字;碑阴为燕山书法家刘凤麟书写的捐资单位名称及建设概况。1987年以后,游乐场又先后购进了儿童电子音乐车、小马拉车、充气大型唐老鸭等玩具,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又向燕山公园赠送了一架退役的米格15型战斗机。自2024年以后,游乐场又得到了全面、彻底的改造工作。增加了许多大型游乐器具。如摩天轮、游龙、双人飞天、高空脚踏车、海盗船、太空船、自控飞机、碰碰车等大型游艺设施。以及由原有的青年湖扩建而成的水上乐园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与四季园、百步台阶等景点相连,水面分成高台滑道区、游泳区和儿童嬉戏区,在炎热的夏季为游园的朋友们带来丝丝清凉。至此,每年来游乐场游玩的游客可达百余万人次。

猴山:游览燕山公园还有一个令人开心的地方就

是猴山。东小山顶就是猕猴假山和圆形铁笼。猴山铁笼建成于1988年,建成当年便引进猕猴13只,以后陆续繁殖到20多只,从此,看猴、逗猴,这里就成了游人观赏开心的地方。紧贴猴山铁笼的就是小动物园。小动物园中最华丽雍容的就是印度蓝孔雀,每逢开屏时分,游人们就会拍手惊叫,留恋驻足,而且孔雀的的蛋蛋是可以出售的,大概每只十五元。无论是猕猴还是小动物均可以喂食,看到猕猴们在争抢食物,真是其乐无穷。

石雕:燕山公园遍是花岗岩,所以,园艺家们便以花岗岩为材料,创作了众多的石雕与石刻。燕山公园的石雕共有三组,燕龙亭东南树林中是一组母子象造型:母象高1.6米,长3米,卷鼻庄重而立;旁边是两只小象,一只翻鼻朝天,一只伸鼻触地。母子相随,一派陶然、悠然气氛。游乐场北面松林中有一对石虎,一为站式,一为坐式,仿佛是游园小朋友的护卫。第三组石雕居于荷花池东侧小山岗。一只雄狮昂首向南,威风凛凛;两只小狮相对而戏,活泼可爱。北面是一只大熊猫,悠哉游哉与石狮为邻。三组石雕完成于1985年,由曲阳民间雕刻人承包。

石刻:如果说石雕给游人增添了情趣,那么石刻便给人增添了雅兴。燕山公园石刻共有8处。荷花池南侧石壁刻有原炼油厂职工、画家周之林书写的“红叶莲池”四个草书大字。四季园暖房东南一水池石壁上,刻有廖沫沙老人于1983年书写的“深水潭”三字和燕化职工、北京书协会员杨同华书写“半潭秋水一房山”的诗句。1987年5月,公园青年湖又添4处石刻:湖西南山腰一巨石刻有赵凤伦老人书写的“达观”二字;南壁有杨同华书写的“印月”篆书;西侧石上有原燕山区区长梁国柱书写的“青年湖”三字;湖中一突巨石刻有北京书协会员赵思敬书写的“水清石出鱼可数”的诗句。高雅的艺术石刻,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知识,也会使人们受到艺术熏陶。

石阶:游览燕山公园,必然会与曲曲通幽的石阶甬路结下不解之缘。公园石阶多沿山而上,极富特色。有用长方形条石铺成的,青年湖到公园山顶的百步石阶便是由数百块条石砌成。有就地开凿而成的,游乐场至荷花池的82级石阶就是人工开凿而成。有借势造景的甬道,如艺苑至长廊的石阶,不仅有鹅卵石铺设点缀,两旁还增设了假山石护栏。燕山公园的石阶甬道,自八十年代初修建,前后历时十年,已成为公园上下串连、左右勾通的幽静网络。真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四季园:“四季园”建于1980年,竣工于1982年,是燕山公园的第一座园中之园。荷花池向东不到五十米便是“四季园”。走进园北的月亮门,但见青竹弄影、睡莲脉脉,两簇灵霄怀抱假山攀援而上立于月门两侧。这是“四季园”的前庭小园。拾阶而上,穿过一蓬紫藤架,便进入“四季园”的腹地——一方数千平米的绿地草坪。草坪中有玉洁冰清的玉兰、五彩芬芳的月季,还有早菊、秋菊、绿柳、雪松……眼望繁花绿树,使人心旷神怡。草坪绿地北侧,是宽敞明亮的温室暖房。暖房共分七部分。1—2号房以养植各色兰花为主;3号房则是含笑、白兰、米兰、桂花等南方亚热带花卉;4号房用来培育山茶、迎春、大丽花、瓜叶菊、君子兰等节日花卉;5号房主要培植仙人掌、仙人球、山影、三棱剑、龙舌兰肉质植物;6号房除养植一些春节专用花卉外,还摆放着许多阿娜多姿的山石盆景;另一暖房则有巴蕉、龟背竹和南洋杉等南国植物。暖房南门有燕山已故书法家陈公弼先生书写的“同赏清芬”四个大字。暖房东面是精巧的“盆景园”。园中遍栽月季、芍药、牡丹,四周围墙挤满爬山虎,人入园中如入绿海。游览“四季园”,能使人深谙“花繁四季,绿染终年”的真趣。

另有:山坳处一坐灰顶白墙,中西合璧的建筑——“燕山艺苑”,建筑面积990平方米,供游人领略书画、摄影、对弈、歌舞的情趣,小憩之时在此品茗、对酌,十分悠然自得。象牙亭位于艺苑景区,亭外山坡上遍植二月兰,春光明媚之时,游人踏春而来,坐在亭上,清风徐来,一片花的海洋,使人流连忘返。沿小径拾级而下,就是深水潭。潭本无奇,但“半潭秋水一房山”的题刻,蕴涵了丰厚的文化韵味。山脚镶嵌着碧波荡漾的红叶莲池,面积1300平方米,由荷花池、半壁廊、叠水瀑布和红叶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组成。以孔子“智者乐水”的园林思想为主导,用水的灵动活泼,弥补燕山公园***露花岗岩体多,略显刻板拘泥的不足;水帘式瀑布经自然地带跌入莲池,池内莲叶田田,莲池四周栽植各种彩叶植物与荷花交相辉映,景色怡人。两个玩具器械场和一个陶艺馆、书画社。布局有序,道路通畅,景观优美,是少年儿童的乐园。

富贵祥和,每个字代表的每种花……富代表的是牡丹。那贵呢?祥呢?和?个代表什么花?

我国的传统里是有“玉堂春富贵”的讲究,比如颐和园里就有这么种植的,分别是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至于富贵祥和,估计是以上变化而来的,不一定每个都有对应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