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灰霉病怎么治草莓灰霉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堂
草莓灰霉病怎么治?
草莓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它会导致草莓的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发生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草莓的凋萎和死亡。为了防止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
草莓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草莓叶片、花朵、果实等部位出现灰褐色斑点,有时还伴有白色霉层。受害的草莓果实会变软、变黑,并出现腐烂的现象。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2.剪除受害部位。如果发现草莓植株受到灰霉病的侵袭,要及时剪除受害部位,避免病菌传播。
3.使用药剂。可以使用一些药剂来防治草莓灰霉病,如硫酸铜、多菌灵、氧化锌等。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草莓造成伤害。
4.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在种植草莓时,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苗乐”、“章姬”等。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如何避免草莓灰霉病的再次发生?
除了采取上述的防治措施外,还可以在草莓生长季节中定期喷洒一些杀菌剂,如**酮、甲基硫菌灵等,以预防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2.草莓灰霉病对人体有害吗?
草莓灰霉病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但如果食用了受灰霉病侵袭的草莓,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等症状。
3.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关吗?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在潮湿、多雨的季节中,草莓灰霉病容易发生。在这样的季节中需要加强草莓的管理和防治。
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农药
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都有防治作用。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草莓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农业出版社)
2.《草莓栽培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
3.《草莓病虫害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
问答拓展:保护地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草莓灰霉病防治
保护地草莓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草莓灰霉病是一种重要病害,特别是花器和果实一旦染病,就会很快腐烂,并迅速传播,对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为了指导生产现将草银链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草莓灰霉病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花器和果实上,叶片也可受害。花器侵染时,花萼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并由花萼逐渐延伸浸染子房及幼果,最后导致幼果形成水渍状病斑,在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迅速软腐,井在发病部位产生灰褐霉层:果实染病,多发生在青果上,初果顶柱头呈水渍状病斑,继而发展成褐色病斑同时病菌向果肉纵深侵入,空气湿度大时病果湿软腐烂,棚内空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后造成果实提早脱落:叶片受害,先是靠近叶柄部的叶基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扩展成圆形、半圆形、近形或不规则灰褐色大病斑,最后蔓延到全叶,导致叶片腐烂、枯死,病部常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发病后期易引起早期落叶。
2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2.1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真菌病害是由真菌浸染而引起的,该病病原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组织上越冬,也可随病残组织在粪肥中越冬。翌年菌核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也可通过灌溉水以及园艺措施等途径传播到侵染点,直接从植株表皮侵入,也可通过伤口侵入,或从衰老叶片的伤口、开败的花器、坏死组织处侵入,形成危害。初侵染的病斑,其上的灰色霉层孕育着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重复侵染,扩大危害,造成病害流行。
2.2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
该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18~23℃。空气湿度达80%以上时有利于该病的侵染与流行。如遇到春寒、连阴天、光照不足的天气,大棚内空气湿度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十分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田间施氮肥过多,引起植株徒长,浇水不当,均可加重灰霉病的发生。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多年连作的地块发病重。
3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技术
3.1.1科学选择品种减轻病害发生不同草莓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不同,因而发病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栽培草莓时,应选用优质码并、丰产、抗病性强的品种。生产证明:全明星和新明星两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干保护地栽培。
3.1.2加强肥水管理,避免造伤根据草莓生长发育时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量,除定植时施足底肥外,于植株迅速生长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氨20千克,在开花结果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钾复合肥30千克即可,不必单施氮肥。避免在阴天和夜间浇水,最好采用滴灌技术,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精细、准确,避免造成植株伤口,切断病菌侵入途径,能有效减轻发病。
3.1.3高垄栽培,膜下暗灌改变传统平畦种植习惯,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定植前把地整成高10厘米,宽35厘米的垄或沟宽30厘米的行带,每垄两边各栽植一行。高垄栽培改变原来的平畦大水漫灌为沟膜下小水浇灌,减少了用水量,同的降低了空气湿度,提高了地温,创造了不利于灰霉病发生的环境。
3.1.4采取定向栽培,调整结果部位草莓结果部位朝向弓背,有着规律性可循。定植时,秧苗弓背朝向垄的两侧,使果穗置于通风透光条件下,减少病菌侵害,增强抗病能力。
3.1.5实行地膜覆盖,防止果土接触地膜覆盖技术在草莓保护地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一是锋模孙薄膜将植株与地面完全隔离,阻隔了土壤中的病菌向植株传播,有效避免果实、叶片感染病害:二是能有效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果实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促进果实正常生长;三是防止土壤因施肥而散发的不良气体毒害,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1.6严格控制温湿度,优化生态环境严格掌握棚内的温度、湿度是防止草莓灰霉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草莓进入花期至果实膨大期,白天棚内的温度应在25℃以上,夜间在12℃以上时,适量延长通风时间,使棚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当外界气温白天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8℃时,可昼夜通风。
3.1.7清除侵染来源,压低菌源基数春季及清除病花、病果、病叶,拔除重病植株,集中销毁;秋季彻底清除落叶、病僵果,集中烧毁,压低田间病原基数,减轻次年发病。
3.1.8实行轮作倒茬。减轻连作危害重茬栽培有3大弊端,一是土壤相同养分消耗过多,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引起缺素症,降低植株生长势;二是土壤微生物群落单一,根际土壤中有毒物质含量逐年增加,对植株生长不利;三是引起侵染**害病源物的累积,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多次轮作倒茬。适宜草莓轮作倒茬的有葱、韭菜、蒜、十字花科蔬菜、菊科蔬菜等。不适宜与黄瓜、番茄轮作:适宜轮作的农作物有禾本科作物,一般实行3年以上轮作。
3.2化学防治技术
3.2.1土壤处理定植前每667平方米措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千克而后把入土中,充分混匀即可。
3.2.2生长期防治(1)防治时期与标准;当草莓进入花期后要定点观察,当病果率达1%时,开始用药,每7天喷1次,连喷3~4次;当浇水或降雨后应及时喷药,另外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应及时喷药。(2)所用药剂及用量;苗圃应在嫩芽出土时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大田当芍药花期病株率达到1%时,开始用药,每7~10天喷1次,连防3~4次。常用药剂及施用浓度为: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霉清可湿性粕剂7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速灭霜1支加水10千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侣液,50%克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问答拓展:防治草莓灰霉病应该怎么做?有哪些有效措施?
灰霉菌一般从花蕾感染开始,初期在花萼上有一点粉红色斑,斑点逐步扩大变红,花梗开始变红。中期花萼产生菌丝而枯,后期花梗被灰霉病菌丝包裹,干枯**,此时病菌大量扩散青果和叶片。第二,在发病时起大透风,将温度降低到50%以下后,棚门关闭,将温度再提高到35度,关闭棚2小时左右,然后放风降温,连续关棚两三次,有很好的作用。草莓灰霉病是一种病菌引起的**,它的病原菌是灰霉菌,这种病菌可以在其危害的植株组织中越冬生存。
草莓灰霉病是病菌侵染所致,是温室种植比较常见且难防治的一种病害。草莓一旦得了灰霉病,就会造链族蚂成草莓变软腐烂,萎缩或者倒伏,最后病苗穗源腐烂枯萎病死,防治防治,就是要连防带治,且预防大于治疗。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从灰霉病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以及对草莓的危害部位和情况认识灰霉病, 草莓灰棚埋霉病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
草莓灰霉病主要发生在结果期,也会为害花、花蕾、叶、叶柄和匍匐茎。在果实染病后,明显特征就是初始产生暗褐色油渍状病斑,扩大以后病斑褪绿,呈现不规则形。摘除老叶、病叶、枯叶、病果,并且销毁或深埋;种植前进行全园彻底消毒,大棚内可用高温、熏蒸消毒,减少病菌来源。灰霉病病菌扩增迅速,致病能力超强,一旦侵入进植物器官就会迅速表现症状,快速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病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菌原数量很容易爆发式扩增。
问答拓展:草莓灰霉病怎么治?
草莓灰霉病的治疗方法:
1.调节温室环境条件。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草莓进入花期以后,白天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上,夜间12℃以上,在此温度范围内可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控猛胡制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2.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病叶,拔除重病植株,防止病原菌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拉秧后及时清除落叶、病搭知手僵果,降低田间土壤带菌量,减轻次年发病率。
3.连作大棚可利用三伏天高温消毒土壤,每亩用稻草500~1000千克,切成3~5厘米长,和生石灰50~100千克一起撒于土表,然后深翻作成30厘米以上高畦,灌水至饱和,盖上地膜密封,在强光照下,土温可升到50~60℃,维持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各种病原菌和害虫。
4.保护地栽培,可在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使棚内湿度降至50%以下,将棚室温度提高到35℃,闷棚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连续闷棚2~3次,除了防治灰霉病等病害外,对白粉病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5.发病初期,可用活孢子2亿个_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孢子1000亿个_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症状与发病原因:
一、发病症状
1.花器染病:幼嫩的花器容易感病,侵染初期花萼出现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随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通过花萼逐渐延伸侵染子房及幼果,最后导致幼果上出现水浸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
2.果实染病:多发生在绿果上,侵染初期在果实上形成水浸状病斑,病害进一步扩展形成褐色病斑,并且病原菌向果实内部纵向侵染。在雨天、浓雾或高湿的环境下,病斑迅速扩展,在病果上形知嫌成灰褐色霉层,加速病害的传播。空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导致果实脱落。
3.叶片染病:染病的花瓣脱落到叶片上或靠近地面的叶片容易染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小斑点,后向外扩展,形成灰褐色水浸状大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最后蔓延到整片叶,导致叶片腐烂、干枯,病斑部位后期形成灰褐色霉状物。
4.叶柄染病:染病的花瓣脱落到叶柄处引起叶柄发病,初期叶柄颜色变浅,形成水渍状小斑,扩展后呈长椭圆形,在湿度大的条件下表面会着生灰褐色霉层。叶柄基部受害,导致植株倒伏。
二、发病原因
1.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真菌。病部出现的灰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菌丝体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发病部位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靠气流或农事操作而传播,进行循环侵染。
2.病菌喜低温、高湿的环境,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发病最适温度18~23℃,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时间超过8小时以上时,该病菌就能够完成侵染、扩展与繁殖。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