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可以用苯甲吡唑酯吗
杂草已死,小麦将拔节,药却不能停——纹枯病防治正当时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过程、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策略前面文章介绍了一些内容。
纹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菌核在干燥的条件下可存活6年。小麦出苗后,一旦气温适宜,病菌即可侵染小麦叶鞘,播种早的小麦冬前就可出现发病高峰,严重的可造成死苗。越冬后,3月上中旬气温转暖,病菌恢复活动,病株率迅速上升。小麦拔节后(4月份)病害向上发展,向内发展侵染侵染茎杆。可以说当前纹枯病的防治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措施为辅。
化学防治的要点1、转变观念,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纹枯病的预防最佳的方法,其实是在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可以使用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拌种。
2、注重达标和适期防治。小麦在分蘖末期至拔节初期(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或病株率达10%时是后期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
几种茎叶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药剂简介1、噻呋酰胺。它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可以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方式施用。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良好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特效。既可用于叶面喷雾、土壤处理,也可用于拌种处理。该药对小麦纹枯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持效期长,同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唑类杀菌剂使用过量会抑制作物生长)。长势不太好的麦田,可以优先选用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一般每亩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能在较长时间内防治小麦发生纹枯病。而且这种药剂使用价格也不贵,正常情况下一亩地成本在3-5元,所以是一款防治纹枯病性价比很高的药剂。但是这种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对小麦其他病害效果一般。
2、以戊唑醇、己唑醇、氟环唑、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等为主三唑类杀菌剂,这类药剂是使用最广泛的药剂,也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除此之外,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其他病害如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都有兼治效果,可以实现一药多治,且价格适中,性价比高。
他们的杀菌活性是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但是这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己唑醇、苯甲·丙环唑等药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药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使用过量后期会出现麦穗歪脖子。所以对这类药应该避免在短期内反复过量施用或施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天气等情况。为缓解三唑类杀菌剂带来的药害可以控制用药间隔期,或者将其与井冈霉素、嘧菌酯、噻呋酰胺等其他类型的药混用。
几种三唑类杀菌剂推荐安全亩用量:43%戊唑醇15-20ml;30%己唑醇15-20ml;30%苯甲·丙环唑20-30ml;250克/升丙环唑30-50ml;50%氟环唑15-20ml。
3、一种內吸作用很强的农用抗菌素——井冈霉素,当纹枯病菌的菌丝接触到井冈霉素后,很快的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菌体细胞内传到,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正常生长发育,从而起到治疗作用。井冈霉素也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推荐10%井冈霉素亩用量40-50ml。
4、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肟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为主的药剂在对纹枯病的防效上同样有其特点,除了能直接防治病害外,也能诱导许多作物的生理变化,尤其对禾谷类。在农业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提高产量,延缓植物衰老,具有植物保健功能,这是其它类杀菌剂所不及的。但是目前市场上该类杀菌剂大多数是和其他杀菌剂复配使用,单剂很少用于小麦病害防治,且价格要比其他杀菌剂略高。
不过农业生产上现在由于某种药剂的连续使用,效果下降了很多。因此当前市场上防治纹枯病大多都已经是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复配或混配使用以提高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