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的幼虫的身体特点 蚕的幼虫有几对足富经
2024-04-1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90 次
蚕的幼虫有几对足?
蚕的幼虫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丝绸生产的重要来源。蚕的幼虫身体有三个部分:头部、**和腹部,共有三对真足和五对假足。
蚕的幼虫身体特点蚕的幼虫身体呈长圆形,体表有一层白色的蚕皮,腹部末端有一个**。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还有一张可以伸缩的口器。**有三对脚,每只脚上有一个小钩,可以用来攀爬。腹部有五对假足,用来辅助行走和抓住食物。蚕的幼虫不断进食桑叶、桑树叶等植物,经过四次蜕皮,体长逐渐增长。
用户关心的问题Q:蚕的幼虫为什么需要蜕皮?
A:蚕的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不断增长,原来的蚕皮就会变得过紧,此时蚕会分泌一种溶解蚕皮的液体,然后脱掉旧的蚕皮,生长出新的蚕皮,这个过程就叫做蜕皮。
Q:蚕的幼虫能吃什么?
A:蚕的幼虫能吃桑叶、桑树叶、柞树叶等植物,其中以桑叶最为适宜。蚕的幼虫对食物的质量要求很高,营养价值越高、叶子越嫩,蚕的生长越快。
Q:蚕的幼虫的寿命是多久?
A:蚕的幼虫期一般为25-30天,具体时间受温度、养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蚕的幼虫会经历四次蜕皮,体长逐渐增长,直到变成蚕蛹。
蚕的幼虫的身体特点蚕的幼虫有几对足富经参考来源:1.《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丝绸》
2.《蚕桑生产学》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问答拓展:蚕的幼虫分为哪三部分,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的幼虫分别为头部、**、腹部,一共13节。头部有口慧厅和6对单眼,**有3对胸足,位于第1-3节,腹部有4对腹足(帮助蚕在桑叶上爬行)以及1对尾足,其中4对腹足位于第6-9节,尾足位于第13节,同时在蚕身两侧分布有两排小黑点(气孔),一共9对,是蚕的呼吸器官。一、答碧扒蚕的幼虫分为哪三部分
1、蚕的幼虫一共分为3部分,分别为头部、**、腹部,一共13节。
2、蚕的头部有口和6对单眼,**有3对尾端尖突的脚(叫做胸足),位于第1-3节;而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脚(叫做腹足,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爬行)以及一对尾足,其中4对腹足位于第6-9节,尾足位于第13节。
3、蚕背上的尾角在第11节。
4、蚕的第五环节上有着半月形的背面斑纹,尤其是四龄蚕后更为明显。
5、蚕的身体两侧分布有两排小黑点,叫做气孔,是蚕的呼吸器官,一共有9对。
二、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清昌历蜕皮。因为蚕在大量进食桑叶之后,虫体增大,而表皮限制了其体型,因此必须要脱去旧表皮,形成新表皮,方能继续正常生长。
2、蚕在幼虫期的时候分为5个龄期,分别为1龄蚕(4-5天)、2龄蚕(3-4天)、3龄蚕(4天)、4龄蚕(6天)、5龄蚕(7-9天),一共需要经历4次蜕皮。幼虫蜕皮在休眠的时候,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进行。
3、5龄蚕末期的时候,蚕表现出老熟特征(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进食**以及进食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呈透明状;紧接着完全停止进食,体躯缩短,腹部也逐渐变得透明,蚕体头**昂起,口吐丝缕),并开始吐丝结茧。
问答拓展:蚕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蚕的特点是蚕家幼虫身体柔软,具环节,有8对足。生活习性是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蚕是鳞翅目的昆虫,丝绸的主要原料轿郑卖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华南地区及台湾俗称之蚕宝宝或娘仔。家蚕的英文名为丝虫是因为它用丝织茧。茧是由一根300到900米长的丝织成的。现如今我国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闭逗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蚕是**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丛岁温度是7到40℃,饲育适温为20到30℃。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
问答拓展:家蚕的幼虫身体___,具有___,在胸腹部有___对足.
家蚕的幼虫身体柔软,具有体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故答案为:柔软;体节;8
上一篇:番薯的热量 番薯的热量高么 下一篇:红枝蒲桃与红鳞蒲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