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赤霉酸在葡萄上使用方法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97 次
赤霉酸在葡萄上使用方法

乙烯利、赤霉酸、脱落酸、矮壮素……相信果友们对这些药剂都并不陌生。其实,它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植物调节生长剂。顾名思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就是调节植物的生长,这种调节包括了促进和延缓两种形式。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

如今却还有很多人把它当做洪水猛兽,认为使用了调节剂的葡萄是不安全的,又或者是风味不好的。其实,给葡萄施用生长调节剂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

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无害的,高效的。它不但能帮助葡萄打破休眠、保花保果、促进果粒膨大,还能调控色泽,提高果实品质。

7月上旬即将过去,果友们除了要操心葡萄着色成熟之外,还要注意控制新梢的旺长。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植物生长剂在促进葡萄着色成熟与控制新梢旺长这两个方面的科学使用方法吧!

一、促进葡萄着色成熟

除了施肥、环剥等措施之外,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在促进葡萄上色方面也具有明显作用。它一般在有30%左右的果粒转色了才能使用,不宜使用过早。在葡萄的一个生长周期中,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促进着色和提前成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的果农朋友因为想提早上市而盲目地多次使用,导致植株叶子黄化、落果严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十分不可取的。

此时,可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脱落酸,乙烯利,吡效隆和萘乙酸等。

1、乙烯利

在果实开始上色时,也就是有色的葡萄品种开始上色,白色的葡萄品种果粒微微转黄时,使用200~500毫克/升的乙烯利对果穗进行喷施或浸蘸,此法可以使提前成熟4~11天。

单用乙烯利时,容易引起植株叶子黄化、落果等,而在乙烯利中加入胺鲜·乙烯利则可以减轻这些副作用。近年来,人们为了进一步减少落果,又加入了萘乙酸。因为萘乙酸能抑制离层形成,延缓落粒脱落,保持果蒂周围组织完好,另外,它还能阻止病菌从蒂部侵入,提高果实贮藏性。一般情况下,乙烯利和胺鲜·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为400~500ppm,萘乙酸的使用浓度为10~20ppm。

2、脱落酸

浓度为100~300ppm的脱落酸对促进葡萄上色也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它的传导性比较差,只有处理果穗时使用才较为有效,在套袋葡萄上使用不方便。

在浆果转色期用脱落酸200~300毫克/升喷施或浸蘸果穗,效果优于乙烯利,而且叶、果脱落等副作用轻。但它只能促进果实上色,不能提早成熟和提高糖度,如使用过度会使果皮色泽发暗不艳,影响外观。

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要提醒大家,一是如果遇到高温期,则不能使用此类产品进行催熟上色处理,以免出现落叶落果等副作用。二是采收后需要长时间储藏的葡萄慎用。

3、吡效隆

与前面提到的两种调节剂不同,吡效隆的作用的调节植物花青苷的合成,从而推迟葡萄着色和成熟,但果实最终着色整齐。葡萄着色不均且不急于上市的果农朋友们可以尝试此药剂,它的具体使用方法是花后使用2~5毫克/升处理果穗,这种方法会让葡萄推迟3天以上着色和成熟。

吡效隆的使用浓度不宜太高,否则,可能会造成着色不良,果粒脱落、裂果以及叶片焦黄等副作用。

二、控制新梢旺长

在葡萄上色成熟期,我们还应注意控制新梢的旺长,避免新梢消耗过多的养分,从而造成落果或者影响葡萄上色成熟。除了适当摘心,在必要时候,我们也可以施用植物调节生长剂来控梢,这能抑制副梢生长,减少末梢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养分的有效利用效率,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的栽培方法。

此时,可用的调节剂有矮壮素、缩节胺、多唑·甲哌等。矮壮素能使节间缩短,植株长得矮、壮、粗,从而控制植株徒长,同时它还能使植株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多,从而促进生殖生长。

缩节胺则可以被植株的叶片和根部吸收,再传导至全株,它可以降低植株体内赤霉素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减弱顶芽长势,可防止新梢旺长,且副作用较轻。

一般在新梢有8~9片展开叶时,使用50%矮壮素750~1500倍液或10%多唑·甲哌300~600倍液或喷新梢。而缩节胺的用法则是在花前2-3天至见花时,使用500~750mg/L来喷施新梢,它还能代替保果剂,降低果皮变厚发涩的风险。

注意,针对控制新梢旺长而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能喷顶部新梢,不能全株喷布。

三、注意事项

尽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少,作用多,但是如果我们用不好,那么它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葡萄上色成熟、控制新梢旺长时,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开以下使用误区。

1、随意加大用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激素类物质,一般每亩用量只需几克或几毫升。但有的农户总怕用量少了没有效果,随意加大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或使用浓度,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植物生长,反而会使其生长受到抑制,严重的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干枯脱落、整株死亡。

2、不注意时机喷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机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如果使用时机不当,就不能收到理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有的农户对此认识不足,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起到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不看时机,随时喷施,导致喷施效果不佳,有的甚至减产、减收。

3、随意与其他物质混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化肥、农药等其他物质能否混用,必须在认真阅读说明并经过试验后才能确定。但很多农户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为图省事,常将其随意地与化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用,希望达到同时促进生长或保花保果、补充肥料或防病治虫作用。但若混合不当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4、不加强肥水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才能发挥显著的功效,但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厂商夸大了使用效果,致使一些农户把其当成肥料使用,把促进作物生长的希望寄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身上,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得不偿失的。为了尽可能消除膨大剂处理后带来的副作用,大家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