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吡虫啉

吡虫啉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吡虫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何正确使用吡虫啉,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使用吡虫啉需要注意剂量的问题。如果使用剂量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如果使用剂量过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杀虫效果。在使用吡虫啉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不同的农作物,选择不同的剂量。
在使用吡虫啉时,需要注意使用时间。不同的害虫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吡虫啉的敏感度不同,需要在害虫生长的关键阶段进行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也需要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在高温、强光、强风等天气下使用,以免降低杀虫效果,甚至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在使用吡虫啉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吡虫啉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在使用吡虫啉时,需要佩戴防护装备,注意保护好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同时,也需要注意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避免发生泄漏和污染。
相关百科拓展:- 吡虫啉(pǐchóngjǐn):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常用于农业生产中控制各种害虫。吡虫啉的化学名为[2-(6-氯-3-苯基-2-吡啶基)-1,3-苯二酮]。该物质对昆虫有较强的毒性,但对哺乳动物、鱼类等无脊椎动物毒性较小。
- 剂量(jìliàng):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动物或植物的药物量。剂量过大可能会造成药物中毒,剂量过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 防护装备(fánghùzhuāngbèi):是指在危险场所或进行危险作业时,为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而穿戴的装备。通常包括安全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等。
相关问答拓展:
怎么使用吡虫啉?怎么使用吡虫啉?作物(或范围)防治对象制剂用药量使用方法棉花蚜虫11.25-18.75克/公顷喷雾(注:(1)公顷用制剂量=亩用制剂量×15 (2)总有效成分量浓度值(毫克/千克)=(制剂含量×)÷制剂稀释倍数)
1.本品应于棉花蚜虫成、若虫始盛发期开始施药,注意喷雾均匀。视虫害发生情况,重复施药1-2次。
2.本品不宜在强阳光下和较低温度喷雾使用,以免降低药效。
3.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候有雨,请勿施药。
吡虫啉的使用方法?1.
拌种使用
在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蒜、花生、大豆、瓜菜种子等播种前,可以使用70%吡虫啉进行拌种。能有效预防蛴螬、蚜虫、蓟马、飞虱等多种害虫的危害。
2.
土壤处理
在小麦、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播种时,可以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1000-2000克/亩,拌有机肥15-20公斤。
3.
穴施
在黄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定植时,可以使用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500-1000克,拌有机肥30-50公斤后进行穴施,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害虫的危害。
4.
灌根处理
在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甜瓜等幼苗定植时,可以使用70%吡虫啉1500倍液结合浇水进行灌根,能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5.
喷雾
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安全间隔期20天。施药时注意防护,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药粉、药液,用药后要及时用清水洗洁暴露部位。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不宜在强阳光下喷雾,以免降低药效。
吡虫啉使用方法?吡虫啉的使用方法:
1.用于十字花科蔬菜防治蚜虫,每亩用25%吡虫啉乳油40~60克喷雾。
2.用于防治烟草蚜虫,每亩用5%吡虫啉乳油30~50克喷雾。在作物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连续喷2~3次,间隔7~10天。
3.防治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梨木虱、卷叶蛾、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可用10%吡虫啉4000~6000倍液喷雾,或用5%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 防治蟑螂:可以选择神农2.1%灭蟑螂胶饵。
4.可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蔬菜、甜菜、果树等作物。由于它的优良内吸性,特别适于用种子处理和撒颗粒剂方式施药。一般亩用有效成分3~10克,兑水喷雾或拌种。安全间隔期20天。
吡虫啉使用?使用方法
1、拌种使用:在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蒜、花生、大豆、瓜菜种子等播种前,用70%吡虫啉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可有效预防蛴螬、蚜虫、蓟马、飞虱等多种害虫的危害,持效期可达80~120天。
2、土壤处理:在小麦、马铃薯、甘薯、玉米等作物播种时,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1000~2000克/亩,拌有机肥15~20公斤,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随后播种,可有效预防蚜虫、蓟马、飞虱、蛴螬等地下、地上害虫的危害,持效期可达90天以上。
3、穴施:在黄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定植时,用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500~1000克,拌有机肥30~50公斤后进行穴施,与周围土壤拌匀移栽幼苗,然后覆土,也可有效预防多种害虫的危害。
4、灌根处理:在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甜瓜等幼苗定植时,也可用70%吡虫啉1500倍液,结合浇水,进行灌根,每株200~300毫升,也可有效预防害虫的危害,还能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