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化控的时间和剂量,意义及应用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01 次
这篇知识汇总会给农资从业者们剖析“棉花化控的时间和剂量,意义及应用”的内容进行具体诠释,希望对各位网友们稍微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棉花控制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幼苗期、幼苗期、现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每个时期的剂量不同,每个阶段的使用效果也不同。
幼苗期是催芽。幼苗期的作用促进了棉花的花芽分化,并尽快长出花蕾。
在现有花蕾的早期阶段,它促进了生长方向的转变。初花期是为了防止棉花旺盛生长。花铃期是为了防止棉花生长受阻。
齐苗期:每亩缩节胺1-1.5克,其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幼苗促进根快发,解决幼苗发育缓慢、幼苗促进根快发的问题。
幼苗期:每亩缩节胺0.3-0.8克,加水30-50公斤。幼苗期生长2-4片真叶,促进棉花芽分化,尽快生长芽。
3、现蕾初期:每亩缩节胺0.8-1.2克,加水30公斤。
现蕾初期,棉花长出7-8片真叶,株高25-20cm,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初花期:亩用缩节胺1.2-1.5克,45公斤水。棉花在初花期长出10-11片真叶,株高40-50cm。
这种化学控制有助于防止棉花生长和抑郁。
花铃期:每亩用缩节胺7-8克,混水40公斤。花铃期棉花打顶后一周左右封顶控制,主要防止抑郁。
化学控制是棉花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
能提高抗旱性、耐涝性、抗早衰能力、产量、质量、芽铃脱落、虫害发生和烂铃。
化学控制应遵循一早二少三勤的原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