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防治与用药
此篇文章会给农友们刨释“柑橘病虫害防治与用药”的内容进行仔细剖析,但愿对农资人们有几分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柑橘病虫害包括疮痂病、溃疡病、炭疽病、星牛、木虱、蚜虫等。以疮痂病为例,早期为**油浸状小斑点,后期扩大为蜡黄斑点,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形成漏斗状。
防治时必须选择无病苗,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切除病枝和病叶,增强渗透性,降低湿度。
(1)叶片染病:发病初期为**油浸状小斑点,会慢慢扩大形成蜡黄斑点。
后期病斑上的木质化会凸起,叶背会突出,叶面会凹陷,形成漏斗状。严重时,叶片会变形。
(2)新梢染病:嫩枝梢染病后会变短变形,但病斑不明显。
(3)幼果感染:发病初期会产生茶褐色斑点,然后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会突出。
生病的果树果实小,皮厚,酸,发育畸形。
(1)我们必须**无病苗,合理修剪和修剪树木,切除树木上的病枝和叶子,增强渗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料和水分,促进新强壮整洁。
(2)成年树春芽不足0.4cm落花2/3时可喷一次药,春梢萌发时可喷一次幼苗。药物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加唑菌酯、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等。
(1)叶片染病:初期叶背会出现**或深黄绿色的小油浸斑,后叶两侧会隆起,出现米色圆形病斑。一段时间后,病斑表皮会破裂成海绵状,中心是灰白色的,后期病部中心凹陷会像火山口一样破裂,周围会有一圈黄晕。
(2)枝梢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但突起明显,裂缝大而深,由多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大斑,周围无黄晕,边缘明显。
(3)果实感染:类似叶片症状,木栓化会更严重,火山口裂开会更明显。
病斑一般只在果皮上,严重时会导致早期果实脱落。
(1)种植时,必须选择优质幼苗,合理修剪和修剪树木,彻底切除树木上的病枝和病叶。
在种植过程中,不要施氮肥,增加磷和钾肥,以确保夏季和秋季尖端的整洁,控制夏季尖端的提取。必须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
(2)新梢幼树抽出3cm以上可开始用药,成年树叶绿化,幼果10天、30天、50天后喷一次。可使用以下药物:硫酸铜钙、乙酸铜或氢氧化铜喷雾。
(1)叶斑类型(慢性):主要出现在生长叶、老叶边边缘或附近边缘。干燥时,病斑会稍微凹陷,中心呈灰白色,有轮纹排列的黑点。
潮湿时,叶尖有深绿色至黄褐色的水渍,边缘不明显。病斑上有许多粘稠的小液点。
(2)叶枯型(急性):症状一般从叶尖开始。在早期阶段,开水会烧伤深绿色斑点,慢慢变成黄褐色,叶子会卷曲,经常导致严重脱落。
树枝受伤后,**会自下而上死亡,斑点为灰白色,小黑点。
(3)水果:幼果的初始症状是深绿色油渍斑点,后期会扩大到整个水果。
当湿度较高时,会出现白色霉菌层和红色小点,最终会变成黑色僵硬的水果,一般不会脱落。成熟水果受伤时会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斑点,果肉一般不受伤害,储存期受伤斑点一般为深棕色,后期会逐渐扩大,导致整个水果腐烂,表面会长出黑绿菌丝和黑点。
(1)冬春时节,必须切断病虫害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细菌来源。必须向树木施用有机肥,不能部分施氮肥,适当施用磷、钾肥,雨后必须排水,及时收集柑橘,以确保树木的潜力。
(2)必须以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可喷洒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戊唑醇、多菌灵、溴菌腈或嘧菌酯。
1、症状:星牛一般吃嫩枝叶,慢慢进入树干,蛀入内部,最终导致整棵柑橘树死亡。
2、防治:80%敌敌畏乳油可用10-50倍液杀灭虫卵,将树干下部距离1米的树干涂白,防止星天牛产卵。
1、症状:木虱会在早期吸收枝梢的营养,导致叶片卷曲,无法伸展,最终影响柑橘产量。
2、防治:2000-3000倍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
症状:蚜虫会吸收枝梢内的营养,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果实品质。
防治:修剪枝梢,防止蚜虫进一步扩大,切断破碎的枝条。可使用0.3%苦参碱水剂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草木灰和水按1:5的比例准备,喷洒在害虫处。烟草石灰水60倍液加0.1%洗衣粉也能有效防治蚜虫。
精选问答:
1、柑桔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1、修剪:防治柑橘树病虫害时,需要及时将植株染病严重的枝叶剪去。
2、喷药:每隔7-10天向柑橘树喷洒一次除菌药剂。
3、涂白:往柑橘树的树干上涂刷涂白剂,避免害虫钻入树皮。
4、排水:雨季时为柑橘树排出土壤中的积水,使其健康生长。
2、山桔常见病害及防治?
1、煤污病
(1)叶片、枝梢、果实的表面会出现煤污斑(黑色),污斑会逐渐扩大变为黑色霉层(呈绒毛状),病情严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
(2)发病后树势会变弱,影响果实着色,降低果实品质。
2、黄龙病
(1)植株的根部、叶片、枝梢、花朵、果实均可发病,尤其是夏梢、秋梢的发病症状较明显。
(2)发病初期,部分新梢上面的叶片会开始黄化(黄梢),从最顶端的叶片开始发病并向下蔓延,经过1-2年后全株发病。
(3)叶片染病后会出现叶片斑驳、表面无光泽、叶肉变厚变硬、叶脉肿大等现象。
(4)果实染病后会畸形生长,并且失去光泽,味道变酸,品质下降。
3、树脂病
(1)发病初期,果蒂附近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经过一段时间后病斑扩大至脐部,并且会变为深褐色,此时果心先烂,之后全果腐烂。
(2)新叶、嫩梢、幼果受害后,其表面会出现黑褐色(或黄褐色)硬胶质小粒点,此时果实会停止生长。
4、炭疽病
(1)叶斑型
①属于慢**,正在生长的叶片、老叶的边缘或近边缘处容易发病,环境比较潮湿时叶尖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的病斑。
②环境干燥后,病斑会稍向下凹,中间颜色变成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
(2)叶枯型
①属于急**,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会出现暗绿色病斑(呈开水烫伤状),经过一段时间后慢慢变为黄褐色病斑,且叶片会卷曲或脱落。
②枝梢受害时,病稍会从下往上枯死,病斑颜色呈灰白色,有黑色小点。
5、溃疡病
(1)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油浸状小斑点,颜色为**或暗黄绿色,之后叶片的两面会逐渐隆起,并出现米**的圆形病斑,病斑的外表会破裂成海绵状。
(2)发病后期,病部中央凹陷并呈火山口状裂开,周围有一圈黄晕。
(3)枝梢发病时多为夏梢、秋梢,发病初期会出现油渍状小圆点,颜色为暗绿色或腊**,之后会逐渐扩大成与叶片相似的病斑,病情严重时枝梢会枯死。
6、疮痂病
(1)叶片、新梢、幼果等部位均会受害。
(2)叶片染病时,发病初期会出现油浸状的**小斑点,病情加重后病斑会变为蜡**,之后叶片容易出现扭曲、畸形等情况。
(3)新梢染病时,长度变短,呈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4)果实染病时,体型变小,发育畸形,表皮变厚,味道变酸。
二、柑橘常见病害分别如何防治
1、煤污病
(1)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喷施40%杀扑磷乳油800-1000倍液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果实着色后不能用药),比如粉虱、蚜虫、蚜壳虫等。
(2)病情严重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2、黄龙病
(1)加强检疫,避免病苗、病穗进入橘园,及时铲除病株,每年春、夏、秋3个梢期要仔细巡查,发现病株及可疑病株要挖出来集中烧毁。
(2)新梢的长度达到1-2厘米时,全面喷洒1-2次杀虫剂以防治柑橘木虱,这样可减少传播途径。
3、树脂病
(1)做好防寒措施,若种植地入冬后气温较低,则要在气温下降前对1-3年生的幼树进行培土,这样可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2)于每年春芽萌发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
4、炭疽病
(1)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冬春季节要剪除枯枝、病虫枝,并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雨后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园内湿度过大。
(2)发现病斑后,可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或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溃疡病
(1)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病枝和病叶,确保夏梢、秋梢整齐生长。
(2)当幼树新梢的抽出长度超过3厘米时,喷施硫酸铜钙、乙酸铜等药剂。
6、疮痂病
(1)适当整枝,以增强植株间的通透性,发现病枝、病叶要及时剪除。
(2)加强水肥管理,促使新梢发育得更为整齐、健壮。
(3)春梢新芽萌动至嫩芽长度达到2毫米之前,以及谢花2/3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聆听“三农”提供三农方面的信息,是农民的好帮手。让农民朋友了解中国农业行情,提升综合竞争力,使农民迅速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学习科学技术,了解农业资讯,做一个新农带头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