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养虾用什么水

2024-03-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80 次
养虾用什么水

  这一篇经验会给大家介绍“养虾用什么水”的内容进行分享,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快快收藏起来吧!

  用硅藻水或绿藻水养虾。硅藻水的水质比肥、活。

  水中的藻类是硅藻、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等。这些藻类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诱饵。

  绿藻水的水质看起来嫩滑,透明度在20-35厘米之间。水中的藻类是绿藻。

  常见的绿藻有小球藻、栅藻、纤维藻等。绿藻吸收水中大量氮肥,净化水质。


好文探索:“养虾难,虾难养”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不这么认为了


  “养虾难,虾难养”,似乎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共识。大多数养虾的朋友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陷入“亡羊补牢”的困境,也就是当养殖的虾出现不正常症状后(如红体、空肠、白尾等),才开始寻找应对的方法,而不是提前,结果有时候虾是治好了,整个虾塘也没有继续养殖的意义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为“补牢”,派生出许许多多貌似为“虾民”服务的行当和产品……,结果呢,虾依旧难养。

  虾是底层栖息的动物,一般是不容易看见的。

  如果虾宁愿被其他动物(包括人)发现而不愿呆在水的下层,说明水一定有问题。同样,当“标粗”苗池看到幼虾多数趴在池边,且肠道不呈所投饲料之颜色,能说幼虾还很健康吗。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由于虾是低等动物,它的应激反应要比其他动物要敏感很多,水温及水中理化因子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引起虾的应激反应,当然其他生物的影响也能引发应激反应。

  虾“应激”可以观察到的是蜕壳,有资料表明,虾正常蜕壳前体内Vc的水平达到最高,而Vc具有抗病毒的功效,虾“应激”蜕壳,其体内Vc的量尚未准备充足,或许是病原入侵导致患病的原因之一。

  养虾的整个过程都必须以防止过度应激为首要任务,具体操作就是建立一套水质变化预警系统。

  凡水产养殖对象发生**或死亡,总可以从养殖对象本身(内因)和其所处的环境(外因)来分析原因。

  南美白对虾是低等动物,对环境变化尤其敏感,很容易产生“应激”。如高密度下的密度应激,水温变化超过2℃时的温度应激,环境因子变化过度时的环境应激等等……。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虾的吃食减退、蜕壳不遂、虾肌肉浑浊、虾壳污浊、虾趴边等现象加以判断。

  但这些都有“亡羊补牢”之嫌,或许我们还能找到一种提前预警的方法,那就是建立水质预警系统,将水质的变化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只要水控制好了,虾自然也就好了。

  建立水质预警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小型的化验室,需要有所有虾塘的水质检测结果的记录(以前,我总觉得水质的检测无需每天都做,其实这是不对的,既然是预警,常规项目就必须每天都检测)。

  针对可能的水质变化,应该知道并准备一些常用的物料,这里要提醒朋友们的是,调水的物料应该尽量选择无机产品。

  3、注重养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

  常言道:养虾应注重细节。

  这里想提醒朋友们的是,假如虾塘的水或虾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应对,切切不可怠慢。

  三、水体中理化因子对养虾的影响。

  虾友们关心最多的是亚硝酸盐,这是正确的。

  亚硝酸盐高可以引发鱼类的“褐血症”,虾也一样,只不过虾的血是无色的,不易观察。

  亚硝酸盐高还能引起水质的剧烈变化,是缺氧“泛池”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标粗”阶段,亚硝酸盐高会造成幼虾鳃发育的畸形,亚硝酸盐还有一个特性,犹如人类的血糖指标一样,很难降,必须一开始就加以调控。

  水产养殖对象所排泄的氨氮,要经过亚硝酸盐形态后才能转化为硝酸盐,而亚硝酸盐的转化需要大量处于“激化”状态的溶氧,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生产中,往往会碰到溶氧量很高而亚硝酸盐也很高的情况,可能是氧气分子不易离析成单个氧原子参与反应所致。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许提高水体氧化电极电位是不错的选择。

  氨氮和硝酸盐可以直接给微生物和浮游植物利用,但微生物和浮游植物也耗氧,尤其是夜间。

  氨氮多,藻类旺,新陈代谢加快,世代交替和生物消长也加快,很可能产生最近虾友们聊的最多的“藻毒”的危害。一定数量的微藻是必须的,但需要加以控制,即保持与菌相的“平衡”。

  pH表示水体酸碱度,其变化过程不再赘述。当pH值一天中的变化值小于0.5时,说明藻类生长处于“平衡”状态(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匀速运动”),一旦超过0.5时,水质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者是藻类过旺,或者是碱度发生了变化,影响水体的缓冲能力,或者水体中菌类偏少,菌相和藻相不能“平衡”。

  水质变化可以用pH值得变化来判断,但它反映的是水质变化后的情况,如果pH值的变化用累计值来加以计算,是否可以预判水质变化呢我想是可以的,但因条件所限,一直没有机会来做这项工作,期待虾友们来加以论证。

  溶氧是养虾的关键因素之一。

  前几年看到关于“溶氧气泡病”的理论,也曾随大流而不屑一顾,现在看来,这个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此理论指出了溶氧可以诱发“气泡病”,但其成因则没有具体说明。

  实际上,“溶氧气泡病”是由于水体中的氧气处于“过于稳定”状态而不能被虾的鳃吸收的缘故,尤其是养虾中后期。当养虾水体投放诸多养虾产品后,水体中到底是什么状态谁都说不清。

  我把这种养虾方式叫做搞不清溶剂的“溶液养虾”。因此如何“活化”溶氧分子是养虾朋友们应该研究的问题。

  前面提到过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反应,它的表现方式就是蜕壳, 钙对养虾很重要。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是养虾的朋友,他们的虾塘绝不会缺钙,但是不是“有用”,不好判断。

  有一个叫“木桶原理”或叫“短板理论”,说的是只要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同样,我们往往只注意钙而忽略了它的“盟友”—镁,那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钙充足是必要的,水体检测有时钙很充足,为什么还会出现蜕壳不遂的现象呢水体往往会出现钙暂时性缺乏的情况,比如,虾应激前使用过络合性的解毒药、经常使用豆浆泼洒等等。

  要高度重视重金属离子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尤其是有污染水源的地方。

  为什么有时水体检测值不高,也会有重金属中毒症状呢因为水生动物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生物链环节越多,生物量越大,虾中毒的可能性就越大。

  菌类在养虾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物群落。

  常用的主要有光合菌类、乳酸菌类、芽孢菌、复合EM菌类、酵母菌类和硝化菌类。

  光合菌类主要功用是消除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乳酸菌类是利用它的占位效应,复合EM菌是是多种有益菌的组合,作用类似光合菌,但它的效率比单用光合菌要高。

  芽孢菌类主要功用是分解有机物质,硝化菌类主要功用是将氨氮、亚硝酸盐转化为浮游植物可利用的硝酸盐。酵母菌类主要功用是利用其分解能力,将饵料转化为易于肠道吸收的小颗粒。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离不开上述菌类,如何运用菌制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因为地域不同、水质不同、气候不同、养殖阶段不同、习惯不同等等,菌类使用及其效果天差地别。

  在菌类的使用方面,先要搞清楚您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再去对照不同菌类的功效。比如,为了抑制蓝绿藻,用EM菌或光合菌要好些,为了降PH值则乳酸菌要好些……。

  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尽管有的菌类可以厌氧呼吸,但我认为在有氧的环境下,它们首选是有氧呼吸,所以在使用菌制剂是一定要考虑溶氧的问题。

  菌制剂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菌类可以抑制某些有害藻类(如微囊藻)的扩张,但必须是在藻类尚未进入指数生长期之前。

  ②菌类可以运用于生物絮团技术,但该技术需要充足的、有用的(指处于“激活”状态)的溶氧,应慎重运用。

  ③菌类属于微生物类,其后代容易杂化、变异,需要经常补充菌种。

  ④菌类的扩张需要大量碳源,在养虾开始之前应准备足够的糖类。

  藻类是养虾过程中避免不了的生物群落,即便利用“纯”菌培育生物絮团的技术,其中也少不了微藻的参与。

  藻类的调控一定要有显微镜,一定要掌握起码的藻类学知识,有害的微藻类以**藻为代表,多胞藻则以微囊藻为代表。

  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水生生物有一个消长规律,工作的时候,知道鱼类夏花培育前要肥水,养虾时才知道当浮游生物消长到菌相向微藻形态过渡时的水是最好的。

  好的水质通常不能保持长久,因为它是有生命的,会变。不断地补充菌类,同时适当地控制藻类的光合作用或直接杀掉部分微藻,是目前保持优良水质的较好的方法。

  如前所述,当虾出现异常症状时,再“亡羊补牢”,实际上已经造成损失了。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首先是水的变化,就是水质理化指标出现较**动(比如,水温、盐度),或指标累计超标(比如氨氮、亚盐连续数天超标),或其他原因影响,这些可以通过水质检测加以预判。

  ②第二个阶段,再就是虾表现异常,如趴边、食量减退、肌肉不透明(泛白),这可以通过查看虾缯加以预判。

   养虾预警系统是可以建立的,这个系统的建立不仅需要检测设备,还要一定的数据、经验的积累。

  地域不同,结果相差很大,这就是养虾不可能有固定操作模式的原因,也是专家、教授不可能解决所有虾塘问题的原因,也就是虾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精选问答:


  1、绿水养虾的好处?

  水产养殖过程中,到了养殖中后期总会很易出现水质发绿的现象,不论是养鱼还是养对虾都很难避免,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养殖过程中塘的底部慢慢积累不少有机质,等到了养殖中后期因水温高,这时水体就很易变老。

  那么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对虾塘里的水质在养殖后期出现常绿水如何来处理好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的建议是:

  换水:这种是应急式方法或是在水质刚开始转绿时用有效,也就是说当水质开始转绿变老时及时换水,别外在平时多注意一下换水,如果因水过浓而出现水华的话,一定要想办法在换水时将其放出塘外,否则这些死藻一旦分解对水质和虾的影响很大。

  减少投喂: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操作,当水质不良或过绿时,这时虾的吃食量会减少,就算还没减少也应该将投喂量降下来一点,否则会进一步加速水质变绿甚至是恶化,同时还可能引起虾的健康问题。

  2、南方养虾最佳配方?

  1、进口鱼粉13.3%、肉骨粉ll%、蚕蛹粉12%、豌豆粉5%、红薯粉7%、藻粉粉10%、熟化棉柏10%、花生柏10%、 大蒜素0.4%、高筋面粉9%,啤酒酵母粉6%、米糠3%、食盐3%、维诺虾用多维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复合益生菌0.1%。

  2、进口鱼粉15%、面粉15%、大豆磷脂4%、豆粕20%、熟化花生粕7.6%、虾过粉12.5%、次粉15%、小麦面筋粉6%、植物油1.5%、乳酸钙0.5%、磷酸二氢钙2.6%、维诺虾用多维0.1%,维诺霉清多矿0.1%,维诺复合益生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