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带菜是什么
这篇汇总会给网友聊聊“裙带菜是什么”的内容进行分析,但愿对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关注下本站哈!
裙带菜是一年生海藻,颜色黄褐色,高约两米,叶羽状开裂。因形似裙带菜而得名。
月是它的繁殖季节,裙带菜会**并喷洒孢子。
裙带菜是一种大型褐藻,寿命只有一年。
它的长度在一米到两米之间,宽度有十厘米。而且裙带菜的两边在春夏季都有类似菌类的褶皱。
裙带菜属温带海藻,主要分布于美洲大陆、东南亚、北欧、韩国等地。在我国,裙带菜主要产于山东、福建、辽宁、浙江等地。
其中,辽宁进贤、山东青岛和浙江舟山群岛单产较高。
裙带菜每年4-5月进入繁殖季节。
这时裙带菜下面会长出菌状褶皱,裙带菜是**。**发育成熟后,孢子会喷出,随水流出。
飘到别处去生长,裙带菜就会溃烂死去。
裙带菜按加工方法可分为淡干裙带菜、灰干裙带菜、盐渍裙带菜、水煮裙带菜、裙带菜板、裙带菜梗等品种。
其中,轻干裙带菜是直接晒制而成,盐渍裙带菜则涂上盐以沥干水分。
好文探索:日料店常吃的“中华海藻”,竟然有3种性别?
用裙带菜烹饪的菜肴,图片:单体锋。
在我国,由于海带的知名度太高,导致裙带菜一直活在海带的影子里。
现在到了该给裙带菜正名的时候了。
的确,裙带菜跟海带同属于海带目褐藻,在幼苗期长得确实很相似,但长大之后,裙带菜的“颜值”却远胜海带。
左:裙带菜。右:海带,图片:单体锋。
裙带菜也是因为其外形如女子的裙带而得名。
人工栽培的裙带菜,因为性状得到改良,叶片光滑,色泽鲜亮,在海中随波摇曳,婀娜多姿,很具观赏性。
人工栽培的裙带菜,图片:中科院海洋所海藻种质库。
裙带菜叶片柔软有弹性,因此它不仅“颜值”高,口味也胜过海带。
凡是吃过裙带菜的人都对其鲜美度赞叹不已。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吃下裙带菜,大快朵颐之际,你有想过吃下肚的这口裙带菜是什么性别的吗。
裙带菜为一年生海藻,其生活史包含大型的孢子体和微观的配子体两个世代,因为二者在大小、外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所以称这种生活史为异型世代交替。
在北方沿海如青岛的礁石上,我们通常在冬末(1、2月份)以后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裙带菜幼苗。我们称这种大型的叶状体为孢子体。
我们食用和养殖的均是裙带菜的孢子体。
裙带菜的生活史,图片:参考文献[5]。
正常的孢子体是二倍体,是裙带菜生活史中的无性世代,即它没有性别,不表现出性别差异或分化。
孢子体生长到繁殖季节(在北方通常为6月份以后),它的孢子叶会释放可以游动的孢子,孢子附着到礁石等附着基之后形成单倍的配子体。自然界中的配子体由于细胞数少,个体微小,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
普通的配子体有雌性与雄性的性别分化,因此是有性世代。我们知道XX与XY型性染色体分别决定人类女性与男性的性别,而海带、裙带菜、水云等褐藻的单倍配子体的性别是由U和V型性染色体决定的,具有U型染色体的为雌性,具有V型染色体为雄性。
传统观点认为,裙带菜的单倍配子体只有雌、雄两种性别,且为雌雄异体。**学者曾在由体细胞培养获得的二倍配子体中发现雌雄同体现象,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二倍配子体同时具有U和V染色体。
让裙带菜的性别变得扑朔迷离的是,中科院海洋所海藻种质库的科研人员首次在单倍的裙带菜配子体中发现了雌雄同体现象,这种配子体在最初的营养生长阶段表现为雄性的形态特征,但在诱导配子发生阶段却能同时形成**囊和卵囊,进而分别产生**和卵子。
从左至右依次为性成熟阶段的雌性、雄性、雌雄同体的单倍配子体。
a和b箭头所指分别为卵囊和**囊,图片:参考文献[1]。
后来他们进一步验证了雌雄同体性别的单倍配子体产生的卵子是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从而证实了单倍配子体确实存在雌雄同体的性别。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雌雄同体现象并不稀有,在栽培与养殖群体中都有较高比例的存在。
综上,裙带菜单倍配子体世代具有雌性、雄性、雌雄同体3种性别。
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裙带菜也是有性别的。
那要怎么区分它们的性别呢。
我们刚刚说过,裙带菜配子体在性成熟阶段,可以形成**囊和卵囊,进而分别产生**和卵子。所以,我们可根据形成卵囊或**囊或二者兼有来确切判断其性别,在营养生长阶段:。
●雌性配子体的细胞通常较粗、颜色较深且分支较少。
●雄性配子体的细胞通常较细、颜色较浅且分支较多。
●雌雄同体配子体通常与雄性配子体形态特点一致,难以区分。
因此可以根据上述形态特点判别雌性与雄性配子体。
显微镜下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典型的裙带菜雌性配子体(左)与雄性配子体(右),图片:单体锋。
海藻种质库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裙带菜雌性特异的DNA分子标记,可用于检验配子体的性别。
海藻种质库研究人员发现的雌性特异的DNA标记,如箭头所指,图片:参考文献[4]。
法国的研究人员还开发了雌性裙带菜与雄性裙带菜特异的DNA标记。
法国研究人员开发的雄性(左)与雌性(右)特异的DNA标记,图片:参考文献[2]。
由于处于营养生长阶段的配子体的形态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利用DNA性别特异标记能够更准确地鉴定性别。但是DNA分子标记不能完全解决判断雌雄同体性别的问题,因为雌雄同体配子体只具有雄性特异的DNA标记,所以用DNA分子标记法只能辅助检测雌雄同体性别表型。
现在我们知道裙带菜具有多种性别,也了解了判断裙带菜性别的实验方法,那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裙带菜的性别呢。
其实裙带菜的性别决定不仅是进化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对于裙带菜育种及培育等应用领域也有重要意义。
比如说,裙带菜育种常采用杂交的方法,即一株雌性配子体(母本)与一株雄性配子体(父本)通过有性生殖进行杂交获得孢子体。
为了保持杂交的准确性,需要检测父母本性别的纯度,不能有其他性别配子体的污染。
在配子体种质保存及营养扩繁的过程中,也要经常利用显微观察进行检测,确保雌、雄配子体种质的性别纯一性,避免污染。
再比如,裙带菜育种中会利用孤雌生殖或者雌雄同体自交培育纯系孢子体,此过程也需要保证雌性或雌雄同体性别的纯一性,因此需要对性别进行准确检测和鉴定。
总结一下,我们知道了裙带菜存在3种性别表型。
虽然目前其性别决定机制尚未可知,但是我们的研究为阐明海带目海藻性别决定分子机制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有效开展裙带菜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Pang,S。,Shan,T。
,Liu,F。&Gao,S。
2023、Zoospore-deriv**monoeciousgametophytesinUndariapinnatifida(Phaeophyceae)。
Oceanol。Limnol。
[2]Lipinska,A。
P。,Ahm**,S。
,Peters,A。F。
,Faugeron,S。,Cock,J。
M。&Coelho,S。
DevelopmentofPCR-bas**markerstodetermihe**ofkelps。PLoSOne10:e。
[3]Shan,T。,Li,Y。
,Pang,S。2023、
Identificationofagenomicregionlink**with**determinationofUndariapinnatifida(Alariaceae)throughgenomicresequencingandgeiclinkage**ysesofasegregatinggametophytefamily。JournalofPhycology://doi。
/10.1111/jpy。
Sex-link**microsatellitemarkerdetect**inthefemalegametophytesofUndariapinnatifida(Phaeophyta)。Phycol。
Res。58:171-76、
[5]Sinner,J。,Forrest,B。
&Taylor,M。2000。
AStrategyforManagingtheAsianKelpUndaria:FinalReport。CawthronReportNo。
578。CawthronInstitute,NewZealand。
精选问答:
1、裙带菜是荤菜还是素菜?
素菜
1、裙带菜属褐藻门,褐藻纲、海带目、翅藻科、裙带菜属。裙带菜属海藻类的植物,1年生,色黄褐,高1~2米,宽50~100毫米,叶缘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像芭蕉叶扇,也像裙带,故取其名。
2、裙带菜为温带性海藻,它能耐受较高的水温,我国自然生长的裙带菜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舟山群岛与嵊泗岛。而现在青岛和大连地区也有裙带菜的分布。
3、裙带菜在欧美一些国家经常被称为“海中的蔬菜”。裙带菜在大海中随波漂动的海藻确实能使人联想起陆地上的蔬菜。与陆地植物一样,裙带菜通过光合作用形成了构成自身骨胳的碳水化合物(陆上植物是纤维素,裙带菜是褐藻酸、藻聚糖等多糖类),通过氮的同化作用直接产生蛋白质,这一点与蔬菜完全相同。 如果对它一生的生活史加以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裙带菜其实与陆地植物存在很大差异。
2、裙带菜不用煮就凉拌吗?
? 裙带菜可以不焯水直接凉拌,但是不焯水的裙带菜是十分腥的,入口之后可能会有一定的腥味,且不卫生。裙带菜属褐藻门,褐藻纲、海带目、翅藻科、裙带菜属。裙带菜为温带性海藻,它能耐受较高的水温,我国自然生长的裙带菜主要分布在浙江省的舟山群岛与嵊泗岛。
裙带菜含钙量是“补钙之王”牛**的10倍,含锌量是“补锌能手”牛肉的3倍。裙带菜不仅是一种食用的经济褐藻,而且可作综合利用提取褐藻酸的原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