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这一篇总结分析“花生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的内容进行阐述,期望对广大农资人有一点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花生锈病是由花生柄锈菌引起的。温度: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1-33℃,最适温度为25-28℃。
光:孢子在黑暗环境中发芽良好,但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孢子不会发芽。pH值:pH夏孢子4-12时发芽正常,pH发芽率在4以下时下降。
1、花生锈病是由花生柄锈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花生叶片,也可危害花生叶柄、托叶、茎、茎、茎、豆荚。
2、温度和湿度: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1-33℃,最适温度为25-28℃。
在湿热50℃在干热60分钟的环境中死亡10分钟℃10分钟的环境仍然不会死亡。
光照:孢子在黑暗环境中发芽良好,但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不会发芽。
酸碱度:在pH夏孢子在4-12范围内发芽正常,pH发芽率在4以下时下降。
5、氧气浓度:孢子在缺氧时不会发芽。
6、发病时间特点:春花生早播病轻,晚播病重。秋花生早播病重,晚播病轻。
因为春末降水多,空气潮湿,有利于孢子的萌发。秋初雨水多,后期雨季少。
二、花生锈病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在发病初期,当田间病株率达到15-20%或近地1-2片叶有2-3个夏孢子堆时,应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1)每亩100-1200g75%的百菌清可湿粉,或20-40g12.5%烯唑醇可湿粉,或8-10ml40%氟硅唑乳油,或50-70%ml30%醚菌酯悬浮剂,或25-35ml25%戊唑醇水乳剂,或30-50ml45%咪鲜胺水乳剂40-50kg,均匀喷雾。
(2)喷洒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嘧啶核苷类农用抗生素水剂400-6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1000-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000-2000倍液,20%**酮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1000-2000倍,每亩40-500倍kg的药液。喷洒时可加入0.03%有机硅或0.2%洗衣粉作为展示剂,每10-15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
(3)下针期间(50%植物开花到50%植物出现鸡头状幼果)可使用15种kg新鲜草木灰和15kg早上露水未干时,将石灰粉混合在叶面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