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一喷三防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74 次
小麦条锈病一喷三防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大难题。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一喷三防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措施。一喷,即在小麦生长初期进行一次化学防治,以杀死条锈病菌;三防,即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三次农艺防治,包括清田、疏壮、合理施肥等措施。

一喷三防的优点

一喷三防具有以下优点:

  • 有效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
  • 化学防治和农艺防治相结合,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农艺防治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何进行一喷三防

一喷三防的具体操作如下:

  • 化学防治:在小麦生长初期,选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一般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完成。杀菌剂的使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 清田:在小麦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叶,减少条锈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 疏壮:在小麦生长期间,适时进行疏苗、揭叶、掐心等农艺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 合理施肥:在小麦生长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小麦条锈病一喷三防的注意事项

小麦条锈病一喷三防的注意事项如下:

  • 化学防治应选择适当的杀菌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化学防治和农艺防治应相结合,避免单一防治措施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 农艺防治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地方气候特点进行调整,以确保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益;
  • 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小麦条锈病一喷三防的拓展问题

1.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是什么?

答: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病害,能够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叶缘褪绿、叶尖卷曲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土传播等。其中空气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3.除了一喷三防,还有哪些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措施?

答:除了一喷三防,还可以采用选种抗病品种、轮作休闲、合理施肥等措施防治小麦条锈病。

4.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品种、管理等因素有关。其中气候是影响小麦条锈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5.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小麦条锈病的化学防治应选择适当的杀菌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在使用化学农药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相关拓展:

问:如何做好小麦一喷三防?

在小麦生长后期,是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但在这一时期,也是小麦病害如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高发的时期,另外在这一阶段,倒伏和干热风也是盛发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有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下小麦的一喷三防技术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所谓的小麦“一喷三防”技埋大术指的是将微肥、抗旱剂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虫剂及杀菌剂通过混配,一次施药即可达到防治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等增加粒重的目的。

小麦“一喷三防”有哪些优点?

1、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中,我们要用到磷酸二氢钾等小麦能快速吸收的叶面肥直接进行根外喷施,小麦植株吸收比较快,而且养分的损失较少,在促进小麦健壮生长的同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可以快速高效地起到养根护叶的作用。

2、提高小麦植株的抗逆能力

通过喷施“一喷三防”混配液,可以改善小麦田间的小气候,如增加植株间的空气湿度、增加植株组织的含水率、降低叶片对水分的蒸腾强度、提高植株保水能力、抵抗干热风的危害,能够有效预防植株后期早衰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小麦的抗逆能力。

3、防治病虫害

由于“一喷三防”混配液中含有杀菌剂和杀虫剂,杀菌剂能促使小麦植株产生对病害具有抑制性和抗性的物质,阻止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

叶面喷施杀虫剂能使农药迅速进入植株体内,在蚜虫、吸浆虫等虫害吸食小麦植株或籽粒的时候毒死害虫,部分农药有触杀和熏蒸的作用,通过喷药可以直接杀死。

4、延长灌浆期,提高粒重

通过喷施生长调节剂,可以延迟根系衰老,保持小麦在灌浆期根系吸收能力的旺盛;减少叶片水分的蒸发,避免干热风造成植株大量失水而形成青枯早衰;促进叶片光合产物的生成,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达到增产的效果。

如何做小麦“一喷三防”

小麦“一喷三防”一般用药两次。

1、第一次用药

第一次用药主要是针对赤霉病、锈病等进行防治,用药配方如下:用12%~13%烯唑醇40mL+2%~5%高效氯氟弯尺竖氰酯20mL+98%磷酸二氢钾200g+尿素500g/亩。不仅可有效兼治病害,对赤霉病毒素污染的控制也有着很好地作用,对提高小麦植株抗性水平、提高小麦产量效果明显。

2、第二次用药

此次喷药主要是对小麦锈病、叶枯病、干热风等进行预防及防治,具体用量:12%~13%烯唑醇40mL+2%~5%高效氯氟氰酯20mL+98%磷酸二氢钾200g/亩。

小麦“一喷三防”注意事项

准确用药:药剂用量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用药,不能擅自加大用药量。科学选择农药类型:禁止选择国家明令不准使用的毒性大、残留高的农药及其复配药剂,结合病害的类型及实际发生情况针对性地选择农药,科学防治。配药时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同的药剂特点各异,配制药液时要注意方法,如对于可湿性粉剂来说,需要先用少量水将粉剂充分化开后再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以使粉剂在药液中均匀分布。科学选择喷药时间:如果在小麦处于扬花期时进困凳行喷药,一定要与授粉的时间错开,早晨有露水时不可喷药,一般在10:00后进行,如果药后6小时内发生降雨,则雨后要及时补喷1次。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当前已经在各大小麦产区进行普及和应用,在避免病害造成大幅减产的同时,为实现小麦的高产稳收有较好的效果,农民朋友在开展“一喷三防”时,一定要根据各种病虫害发生程度、天气预报及小麦长势情况,统筹兼顾,合理用药。

问:小麦一喷三防指的是什么

小麦“一喷三防扒则源”技术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盯简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病虫害也比较多。为了科学防治好小麦病虫害,上世纪初我小学麦栽培专家就提出春态了“一喷三防”的概念。

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受到病害、虫害、干热风等危害,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如果分别防治这些病虫害需要多次打药,为减少打药次数,达到喷药一次同时防治病害、虫害和干热风的目的,所以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也就是一次打药,病害、虫害、干热风同时防治,省工省时。此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小麦抽穗灌浆期。

“一喷三防”过时了吗?

一喷三防的概念是20多年前提出来,当时特指“防虫、防病、防御干热风”,当年的黄淮海鼕麦区的小麦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锈病”,其它的病害很少或者发生很轻。如今很多病虫害的将抗药性也逐年在上升,预防药剂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确保更安全更高效。

随着玉米稭秆还田的普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虽然利于小麦和下茬玉米的增产,但也带来了更多病菌的积纍——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赤徾病等病害逐年加重。

随着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持续增产,除了消耗了大量的氮、磷、钾维持高产之外,缺锌、缺硼、缺镁、缺钼、缺铜等多项生理病害也逐年增加。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农户喷药喷肥自然要一喷十防甚至更多防,才跟得上新时代的需求。

问:一喷三防治小麦条锈病吗?

一喷三防对小麦的各种病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当然也包括小麦的锈病能治

问:小麦一喷三防指的是什么

小麦“一喷三防”: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

在小麦孕穗期,即花后15-20天,叶片全展,第3-5片叶出叶时,选择一个天气适宜的晴天,喷施含有灭蚜净、唑螨醚和噻唑酮等成分的复混农药,药量按推荐用量的2/3-3/4进行喷施。

这一时期,小麦对农药较为敏感,药效好,并且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时期也较集中。灭蚜净对蚜虫有较好的防治和驱避作用;唑螨醚可防治所有阶段的小麦红蜘蛛和叶锈病;噻唑酮可防治小麦条锈病。

所以,这一喷施时期,可同时达到防治小麦常见的三种病虫害:小麦蚜、叶锈病和条锈病。这就是“一喷三防”的意义所在。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措施

“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配剂施用。根据我区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1、以防治锈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烯唑醇40毫升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或液体叶面肥50毫升加水喷雾。

2、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50%多菌灵60毫升或70%甲基硫菌灵100克、加3%啶虫脒乳油25毫升或10%吡虫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3、以防治叶枯病、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65%代森锰锌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加10%吡虫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