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等病虫高发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425 次
小麦条锈病等病虫高发

如何防治小麦条锈病?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较为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其病原为条锈菌,会危害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如何防治小麦条锈病成为了小麦种植中的重要问题。

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

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杀菌剂喷洒小麦,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长期大量使用杀菌剂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容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生物防治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如利用一些天敌或者微生物来控制病害。

如何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首先需要注意小麦的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是预防病害的一种有效措施。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田间的通风透气,减少病菌的传播。另外,合理的施肥管理也能够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喷洒杀菌剂

在小麦发病初期,可以采用喷洒杀菌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等。使用杀菌剂也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来控制小麦条锈病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比如利用蚜茧蜂、拟螟蜂等天敌来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3.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小麦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如选用“苏麦16”、“郑麦8号”等抗锈小麦品种。

4.合理施肥

保持小麦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对小麦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会危害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小麦死亡。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对于小麦种植来说十分重要。

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来判断是否感染了条锈病。感染后,小麦的叶片会出现黄白色斑点,茎秆和穗部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同时,还会有一些黑色的小点,这是病菌的孢子。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使用杀菌剂

使用杀菌剂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应该注意选择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杀菌剂。

2.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合理施肥、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等方法都能够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小麦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3.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

杂草是小麦条锈病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4.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田间的环境卫生,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也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在防治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使用杀菌剂、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及注意环境卫生等问题。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
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

问:据报道,今年小麦条锈病存在春季大流行风险,该如何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可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已在湖北、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四川、贵州、重兆耐橡庆等8个省份232个县区发生215万亩,为近10年来第三重发年份。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的是小麦的叶片,也可危害叶鞘、麦秆及小麦穗。针对今年病虫害加重发生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及时指导各地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

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措施有:

第一,亩滑要坚持综合防治的策略。当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暴发流行时,药剂防治仍是当前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在条锈病发病初期的小麦拔节和孕穗期用药物治疗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在防控资金、药械方面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条锈病突发流行。

第二,要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培育聚合品种、多系品种或多抗品种。

第三,要严密监控春季引发流行的因素。春季是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密切监控病菌来源、菌源量大小、春季降雨量及早春气温回升早晚等。

第四,要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我们要在小麦条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原类型的小麦品种,在品种的合理利用方面,实行多品种分区布局。另外,还要注意应用具有避病性、慢病性、耐病性和高温抗病性等特点族旁的品种。

第五,要栽培防治。越夏区要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条锈病发生。另外我们要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问: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

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2月中下旬是高发期。叶锈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0℃。造成叶锈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当地越冬菌量、春季气温和降雨量以及小麦品种的抗感性。小麦秆锈病秆锈菌以夏孢子传播,夏孢子萌发侵入温度要求为3—31℃,最适18--22℃。小麦秆锈病可在南方麦区不间断发生,这些地区是主要越冬区。主要分布区域:条锈病: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云南、青海冬麦区菌源逐步向北传播,由南向北造成为害,所以大多数地区秆锈病流行都是由外来菌源所致。除大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第二遍套餐什么时间打

小麦第二遍套餐最好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打。

第二遍套餐是增产套餐,也是第二时期的管理,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和麦叶蜂等病虫害,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可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22%高氯·噻虫嗪悬浮剂10毫升+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小麦从拔节到成熟,还需要经历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也存在差异。不同生育时期,配制的药剂也不同。小麦一共有3个时期的管理,做好每个时期的管理,有效控制住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干热风、蚜虫、吸浆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为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麦第一和第三时期的管理

第一次喷施小麦增产套餐的时间,是在小麦的返青后至拔节期,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纹枯病、根腐病等苗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可以用2%阿维·高氯氟乳油30~50毫升+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

第三次是在小麦灌浆期,是小麦吸浆虫、蚜虫、白粉病、条锈病和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的高发期,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穗蚜、白粉病、吸浆虫、条锈病和干热风等病虫害,可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30%高氯氟·噻虫嗪悬浮剂10~15毫升+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