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628 次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甚至使整个小麦产区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这种真菌主要生长在土壤中,会通过小麦根系进入植株内部。一旦进入植株,真菌就会在小麦茎基部形成菌丝,破坏茎部细胞,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这种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特别是在连作小麦的土壤中更容易发生。

二、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小麦茎基腐病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土壤消毒:在种植小麦前,可以使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体。

3.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小麦,可以通过轮作来减少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4.喷洒农药:在小麦生长期间,可以喷洒一些有效的农药来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三、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麦茎基腐病对小麦的产量有什么影响?

小麦茎基腐病会导致小麦茎部腐烂,破坏植株的生长,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

2.小麦茎基腐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茎部软化、变黑、变软,植株易折断,同时还会出现黄叶、凋萎等现象。

3.小麦茎基腐病如何诊断?

小麦茎基腐病的诊断可以通过观察植株茎部的症状来确定,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病原体。

4.有哪些常用的农药可以用于控制小麦茎基腐病?

常用于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农药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酮等。

5.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是否会对小麦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四、小麦茎基腐病的百科知识

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茎基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小麦病害,主要表现为小麦茎部软化、变黑、变软,植株易折断,同时还会出现黄叶、凋萎等现象。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特别是在连作小麦的土壤中更容易发生。

多菌灵: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是一种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如小麦茎基腐病、水稻纹枯病等。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的细胞膜合成,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病害,如小麦茎基腐病、水稻纹枯病等。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的细胞膜合成,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

2.《农业植物病害学》

3.《农业植保手册》

问答拓展:有人说小麦茎基腐病是“绝症”,爆发和病症根源是啥?如何防治?

茎基腐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最近几年,已经成为我国黄淮部分麦区生产上的新问题,对小麦产量、品质威胁巨大。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由于气候变暖、秸秆还田,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唤早数量不断积累,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为害呈现不断加重、蔓延的趋势。

发生因素

(1)整地质量:连年秸秆直接还田,却没有采取深耕措施,小麦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

(2)播种:播种早、播量大、播种特别深的麦田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

(3)管理:播种时水分不足、土壤墒情不足、水肥供应不足的麦田发病概率大,病株率高,死穗现象出现时间很早。

防治对策

(1)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品种:对于曾经发过病的田块,应重点选择冬性、半冬性、矮杆的抗病小麦品种,尽量不要种植弱春性品种,预防倒春寒突袭给小麦带来的不利影响。

种子药剂包衣处理:种子经过药剂包衣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小麦苗期茎基腐病发病率。推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20毫升+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及时播种。

轮茬换作:对于重病田,我们可以改种大蒜、洋葱、花生等经济农作物。在小麦播种前,我们一定要将秸秆粉碎,并进行深耕,以便减少表面秸秆残存量,减少病菌的越冬基数。

(2)喷药防治

在返青到拔节期,我们可以结合纹枯病、蚜虫、红蜘蛛等病乱歼虫害的防治进行喷药,杀菌剂可以用井冈霉素、戊唑醇和陪雀、烯唑醇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需求配比喷施。药液一定保证喷在小麦茎基部,连续用药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

在实际操作中,水要足量、药要适量,药、肥都要进行二次稀释,现混现喷。我们在喷药时要喷均匀,务必做到不重喷、不漏喷,药剂要交替使用。

问答拓展:解决小麦茎基腐病的,最大关键是什么?

茎基腐病是小念洞麦生产中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土传病害,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冬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研究表明,目前没有免疫和抗经济腐败病的小麦品种有对部分重庆腐败病有抵抗力的小麦品种,如果当地茎基败严重,可以在种植中选择抗品种,在咐尺较轻的地区可以选择中感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凉拌或涂膜),加强水肥管理。

实行种植管理措施,包括适量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氮、磷、钾、锌肥)、及时浇水(如越冬水)、及时预防地下虫等。

小麦会青气药控制可与小麦纹枯病、锈病等预防一起用药,通过喷洒苯扎醇、苯甲基、苯甲基、苯菌酯、丙戊基唑、乙酰基酯等药物,均匀喷洒小麦茎下部,可有效减少小麦中后期茎基腐病的发生。茎腐病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土传病害,近年来我国黄化成为部分小麦区生产中的新问题,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构成了很大威胁。小麦茎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气候变暖、秸秆回归、土壤中病原体数量持续积累,小麦茎腐病的发生呈持续加重和蔓延趋势。对于患病的田地,应重点选择冬、半冬、短杆抗病小麦品种,尽量不要种植弱春性品种,预防春寒对小麦的不利影响。

种子药剂包衣处理:种子经过药剂包衣处理,可明显降低小麦苗期茎腐病发病率。2.5%苯醚悬浮种衣剂10-20毫升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密拌10公斤,干燥后及时播种为宜。重兵田的情况下,可以种植大蒜、洋葱、花生等经济作物。衡高高在播种小麦之前,我们必须进行深耕,以粉碎秸秆,减少表面秸秆的剩余量,减少病菌的越冬基数。会厅到了拔河期,可以结合文马病、螨虫、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进行喷雾。杀菌剂可以是硫氧霉素、葡萄糖霉素、塑料酒精、50%多菌灵加湿粉剂,根据需求喷射。药液必须保证喷射到小麦茎底,连续2~3次,约2~3次,间隔7~10天。在实际工作中,水要充足,药要适量,药、肥都要二次稀释,现在要混合喷射。我们在喷洒药物时要均匀喷洒,必须不再次喷洒,不泄漏,交替使用药剂。

问答拓展:小麦茎基腐病,用什么药防治,与纹枯病有什么区别

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引起小麦产生白穗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时期。小麦茎基腐病在苗期就会开始感染,病老物菌最早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然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此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乱含枣的1、2节叶鞘。被危害的叶鞘会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一、小麦茎基腐病

1、小麦茎基腐病是近几年引起小麦产生白穗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玉米小麦两熟轮作、秸秆还田时期,其中华北区域哗拆产生的病害最多。

2、小麦茎基腐病在苗期就会感染,病菌最早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然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等待小麦返青后,病菌还会继续向上扩展,并且会在茎基节间形成茶褐色病斑。麦苗会因为受此病的影响而生长缓慢,严重时就会开始死亡。

3、此病主要危害小麦茎基部的1、2节叶鞘。被危害的叶鞘会变成褐色或黑褐色,而且叶片和根部的营养交换会被阻拦,会出现弱株或死苗,湿度大时出现红色或白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