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930 次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家鹅是我国重要的禽类资源,但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易于饲养等特点,也容易受到各种**的影响。家鹅常见病主要包括禽流感、鹅霍乱、鹅细小病毒病等,这些病症容易导致家鹅死亡,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于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我们需要给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禽流感

1.病因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传染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A型、B型、C型三种,其中A型病毒对家禽和人类的危害最大。

2.症状

家鹅感染禽流感后,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喉咙红肿、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流涕、肌肉疼痛等。

3.防治方法

预防禽流感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家禽的免疫力。同时,要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鹅出现禽流感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鹅霍乱

1.病因

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肠道**,是鹅类的常见病之一。霍乱弧菌主要通过饮用污染的水源或摄入污染的食物传播。

2.症状

家鹅感染鹅霍乱后,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呕吐、体温升高等症状。

3.防治方法

预防鹅霍乱的方法主要是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可以使用一些消毒药物对饲养场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

三、鹅细小病毒病

1.病因

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鹅类的重要病害之一。鹅细小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

2.症状

家鹅感染鹅细小病毒病后,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发热、腹泻等症状。

3.防治方法

预防鹅细小病毒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家禽的免疫力,同时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鹅出现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问题:

Q1:如何预防家鹅感染禽流感?

A1:预防禽流感的最好方法是加强家禽的免疫力。同时,要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鹅出现禽流感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Q2:鹅霍乱是如何传播的?

A2:鹅霍乱主要通过饮用污染的水源或摄入污染的食物传播。

Q3:如何预防鹅细小病毒病?

A3:预防鹅细小病毒病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家禽的免疫力,同时做好家禽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鹅出现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家鹅常见病防治药物——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在家禽养殖中,多菌灵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鹅霍乱等**,具有安全、高效、易于使用等优点。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家禽疫病防治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家禽疫病防治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家禽疫病防治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释义拓展:鹅病防治诀窍(鹅病防治诀窍)

《鹅病防治诀窍》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主要介绍了鹅的常见传染病、常见寄生虫病和营养代谢病等74种**,以及**的病原、特点和防治的诀窍。

问答拓展:鹅常见**有哪些?几种鹅常见病防治要点

鹅由于疫病种类多,每种疫病的特点不同,因此必须加强各单项技术的研究和组装配套,形成包括养殖场建设、疫苗免疫与抗体检测监测、药誉烂物预防计划等技术内容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1、小鹅瘟

病原为细小病毒。流行呈现周期性,随着规模化养殖模式的推广,流行的周期性可能会出现变化,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肠道粘膜坏死,小肠和盲肠出现凝固性栓塞。

现有疫苗对种鹅防控效果较好,鉴于母源抗体的干扰需要对免疫程序庆肆漏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商品化的免疫血清雹喊和卵黄抗体可用于治疗。

2、高致病性禽流感

近年来随着免疫密度的增加,很少出现急性感染和神经症状,常表现为混合感染或带毒,青年鹅感染后很少出现典型症状。

鉴于鹅群的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应在7~10日龄首免,间隔2周后二免,这样可对肉鹅实现较好的保护。

鹅的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疫苗不能消灭禽流感,只能消除临床发病,因此鹅的禽流感防控应贯彻生物安全措施。

另外,鹅的抗体检测最好用鹅的红细胞进行检测,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稳定性都会提高。

3、禽霍乱

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特点出现新的变化,规模养殖场一旦发病,采取传统的治疗措施很难治愈,往往呈现间断性的发病。

本病可以采用药物联合紧急免疫的程序性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4、大肠杆菌病和传染性浆膜炎

大肠杆菌病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两种病原均存在多种血清型。临床上两种病原常混合感染,表现为感染部位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

由于存在严重的耐药性问题,需要对治疗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已经有两种新兽药获得批准,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针对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wf株十bz株),可以选用。

全进全出养殖方式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取得良好防控效果的关键。

问答拓展:鹅有哪些常见的**_鹅的饲养方法

鹅的**是影响鹅的正常生长,在养殖鹅的则大好时候有哪些常见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鹅的常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鹅的常见**
  1、禽流感,多种家禽急性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表现为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伴随着大批死亡,数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2、小鹅瘟,它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症状为严重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便,鼻孔流浆性分泌物,时时摇头。有的鹅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防治:在孵化前1个月给产蛋母鹅肌注种鹅用小鹅瘟疫苗,孵出的雏鹅自身就有免疫力;如母鹅没进行防疫,雏鹅要在1日龄内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或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时用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可治愈。
  鹅副粘病毒病,该病是1997年新发现的一种由鹅副粘病毒所致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症状为潜伏期3~5天,拉稀,白色、**、绿色及红色稀粪,精神委顿,眼有分泌物,行走无力,随水漂流,部分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10日龄雏鹅有甩头咳仿枯嗽等呼吸道症状。一般发病后6~7天有好转,9~10天康复。本病无特效疗法,只能通过疫苗进行预防。
  3、鹅大肠杆孙铅菌病,该病根据发病的年龄,侵害部位及其它**混合感染的不同情况而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本病主要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关,被病鹅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因素。本病的防治:加强管理,增强鹅体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冬天防寒保暖,平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饮水,注意每种药使用后必须换另一种药。
  4、霍乱(巴氏杆菌病),症状为口鼻流出粘液或泡沫,排出绿色或灰**稀便,食欲废绝。治疗:环丙沙星,每升水0.05克;氟哌酸,每千克饲料0.2克。
  5、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菌、黄曲霉病、黑曲霉菌等所致的一种家禽常见霉菌病。雏鹅对烟曲霉菌最容易感染,常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很高,可造成大批死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该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尤其育雏室内温差大、通风换气不良、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本病通常多发生于梅雨季节。本病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用制霉菌素防治本病有一定的效果,剂量每100只鹅一次用50万单位,每天两次。此外克霉唑,硫酸铜也有一定的效果。
  6、鹅球虫病,寄生于鹅的球虫有16种,最常见的为肠球虫。各种年龄鹅都可感染,幼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症状:摇头,口流白沫,伏地,颈**,排血水样粪便。防治:做好养殖场严格消毒工作,氨丙林,每千克体重25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氯苯胍,每千克体重1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球虫宁,每千克体重30毫克,拌料,连喂三天。
  7、绦虫病,该病是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所致的鹅肠道寄生虫病。患病鹅鸭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离群**、翅膀**、脚软、走路摇晃、甩头、运动失调,两脚作划水动作,麻痹由两脚开始,发展到全身,向后坐或倒向一侧而死亡,排出的灰白色稀粪中常见乳白色绦虫节片。防治:吡喹酮,每千克体重用药30~40毫克,一次拌料投喂;灭绦灵片,每千克体重用药50~60毫克,一次拌料投喂;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用药10~25毫克,一次拌料投喂。
  鹅的饲养方法
  1、雏鹅饲养。将雏鹅放养在铺有干净垫草的草圈内。雏鹅出壳24小时后喂凉开水,每天喂2—3次。当3—4日龄出现啄食行为时,取用水浸泡的碎米1份,加切成细丝的青料5份,拌合饲喂,每日喂3—5次。一般10只3—4日龄雏鹅日耗料50克。5叫O日龄时,用自配饲料(米糠80%、豆饼20%、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0.1%)与碎米按1:2的比例混合后再与草料按1:3的比例搭配饲喂,每天喂5—7次,10只5叫O日龄雏鹅日耗料约60克,草500克。在雏鹅的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寒、防湿和气温的突变,以免因感冒造成大批死亡。保暖、防挤压,还要防止老鼠和其它兽类的伤害。在什篓中垫干草或破布保温,勿用发霉的稻草垫窝,以免发生霉菌病,造成雏鹅呼吸道感染。每次喂料后必需饮水。
  2、成鹅饲养。母鹅产蛋期的饲养。产蛋期每天早、中、晚各饲喂1次,白天上、下午可各放牧1次,每只早晚各补饲谷粒25克,每只每天耗青草750~1000克,料150~175克。每次喂饲后均让其充分饮水。种鹅公母按1:5的留比饲养,最好放牧饲养,早晚适当补料,能达到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的目的。
  旱地圈养的,天热时应圈于荫棚下,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避免成鹅中暑。
  鹅白痢的症状
  鹅白痢的症状表现怎样?
  雏鹅蛋内感染者可能在孵化中死亡或戒为不能出壳的弱雏,或出壳后死亡在孵他器内,同群的雏鹅在出雏后2~3天开始发病死亡,10天左右达到高峰,3周以后迅速下降。特征性症状为急性下痢,排稀薄白色糊状粪便,舡门周围污染,绒毛粘结,**被堵塞,病雏排粪困难,发出叫声,腹部膨胀,两翼**,羽毛松乱,嗦囊松软,病程4~7天,死亡率可达70%~90%。病程长短,死1:率的高低与雏鹅的日龄殛饲养管理墨件有很大的关系。耐过鹅及成年鹅将成为带菌鹅,缺乏特征性症状,但表现生长缓慢、消瘦、贫血产蛋少。
  怎样防治鹅白痢?
  (1)搞好孵化和育雏工作种蛋必须来自健康鹅群,孵化前,对孵化设备和种蛋,必须进行彻底消毒,育雏室和其他用具在使用前也必须进行消毒。
  (2)引进雏鹅时要隔离饲养,不要立即与本地健康鹅混群,同时辅以必要的药物防治,确认健康后混群。
  (3)-旦鹅群中发生白痢时,要做好隔离消毒工作,病鹅、健鹅分养,对健康雏鹅进行药物预防,病雏进行药物治疗,病死雏及时探埋或焚烧。
  (4)防治药物选择
  ①痢特灵按0.02%-0.04%拌料或饮水,一日龄起连用2周。
  ②磺胺增效剂按0.02%创J比例拌料,连用2周。
  ③土霉素0.3%拌料或氧霉素每千克饲拌料,用10天。
  ④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鹅每次0.5~lml,每日4次,连用3天。
  ⑤庆大霉素1500单位/只,饮水5天。
  鹅霍乱病的防治方法
  本病一般2月龄以上的育成鹅和成鹅易感,但雏鹅也有感染的。发生此病多取败血症变化,表现剧烈下痢。一般按其病程分3种类型。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初期,几乎看不到症状而突然无亡,有时鹅群看来很正常,白天吃食饮水均很好,次日却发现死在舍内,有的突然倒地,双翼扑动几下就死亡了。
  急睦型:症状比较典型,体温43~44℃,食欲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精神沉郁,缩颈闭眼,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常有剧烈腹泻,粪便黄绿或灰白色,呼吸困难,后期昏迷而死亡,病程半天至3天,死【==率在80%以上。
  慢性型:多由急性转化而来,表现呼吸道和消化道慢性炎症,病鹅消瘦、贫血、鼻窦肿大、关节发炎、肿胀、跛行、常卧地不起,病程可达数周,死亡率不高,但发育受阻,生产能力下降。
  本病典型剖检变化为肝脏肿大质脆,有的呈土**,有的有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十二指肠出血。
  鹅霍乱怎样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杜绝传染源侵入,经常预防性消毒。
  (2)预防注射,1个月龄的鹅可注射禽霍乱菌苗进行预防。
  (3)常发病地区鹅群最好采用间隔15天再注射1次,效果更好。
  发生鹅霍乱怎样治疗?
  (1)免疫血清治疗禽霍乱免疫血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接每公斤体重注射2ml,每天1次,连续注射2~3天。
  (2)抗生索治疗青霉索、链霉索、土霉索都有较好的效果。青霉素每只成鹅肌肉注射5~10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2~3天;链霉素每只成鹅肌注5-10万单位,每日注射2次;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0.3%~05%,连喂5天氯霉索每千克体重20mg肌注或50~60mg口服。
  (3)磺胺类药物复方敌菌净,按0.02%~0.05%昀比例拌在饲料中食用,连用一周;或每千克体重3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5天;长效磺胺每千克体重0.2~0.3g口服,每天1次,连服5天。
  (4)喹乙醇治疗按病鹅每千克体重20~30mg计算,每日2次口服,连用3~5天,或拌人饲料喂鹅,预防量减半。

问答拓展:鹅病的防治

你说的鹅病是哪一种或者是什么症状啊?
鹅7种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鹅出败病。是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为鸡、鸭、鹅等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较高。
1.**。最急性的不出现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的表现为精神不好、羽毛粗乱、体温升至43%以上、离群、闭眼缩头呆立、两翅**、不愿意下水、减食或绝食、饮水量增加、下痢较严重、粪便灰**或绿色。从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有时曲颈于背后,横卧在地上,兴奋盘旋滚动。最后麻痹、虚脱而死。死亡率高达50%~80%。
2.防治。平时要搞好鹅的饲养管理,增强鹅的抗病能力。定期预防注射禽出败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发现此病时立即隔离。对厩舍要搞好清洁卫生,用5%生石灰或10%漂白粉对鹅舍和用具消毒。对病死鹅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对已与病鹅接触过的鹅群,除消毒外要用迹昌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3~5天的防疫性治疗,再用菌苗接种。治疗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每次内服0.2克。也可用20%磺胺二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体重用0.1克,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每12小时1次,直至病症消除。
二、小鹅瘟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渗出性肠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死亡率也较高。
1.**。以3~8日龄鹅最易感染。雏鹅临床特征精神萎顿、食欲废绝、离群呆立、饮水增加、嗉囊膨大积有多量气体和液体、鼻孔流黏性鼻涕、下痢严重、排**或绿色稀粪恶臭并混有气泡。最后头颈扭转、抽搐、瘫痪、死亡。
2.防治。预防可用鹅瘟全毒**囊液疫苗,给临产蛋的母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倍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再注射未经稀释的疫苗0.1毫升,经15天后产的蛋所孵出的雏鹅就有免疫力。对孵化场环境、用具等严格消毒。对没有发病的鹅要用抗鹅瘟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注射,每只燃州贺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对种蛋也要保持清洁并用**熏蒸消毒。治疗可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雏鹅用0.8毫升,可收到一定效果。其他药物治疗无效。
三、软脚病。病因是饲料单一,尤其是矿物质、维生素D、铁缺乏。
1.**。脚软无力,不能行走,常用两翅支撑身体行走。
2.防治。预防:多喂些青草,饲料中要有足够的矿物质。治疗可补给维生素A、D和鱼肝油丸2~3粒,适当补给骨粉、贝粉等。
四、鹅流行性感冒。系急性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多发生于1月龄小鹅,大鹅发病较少。气候突变、严寒冬季最易发病。病征是病鹅缩头、瞌睡、卧伏、脚跛、怕冷。
1.**。精神不振、消化不良、口鼻流黏液、呼吸困难、常发出"丝丝"声、羽毛蓬乱、下痢。
2.防治;预防要摘好环境卫生,厩舍保持清洁干燥,预告有暴风雨时不放牧。冬季为鹅防寒保温。经常将蒜头捣烂喂鹅,可预防感冒。治疗可选用青霉素,每只小鹅每次肌肉注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也可用磺胺嘧啶片,第一次每只小鹅口服半片(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1/4片;也可用氯霉素,每只小鹅肌肉注射12~15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可愈。
五、鹅的鸭瘟病。一般不会大面积流行,但在局部地区常见发生,小鹅尤为敏感。
1.**。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离群呆立、减食或绝食、粪便呈白色黏稠状下痢、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体温升至41.5~42%。
2.防治。预防:搞好厩舍清洁卫生,保持干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杜绝健康鹅与病鹅的接触。严禁到污染地区下游放牧,对病鹅严格隔离、全皮派面消毒。当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六、曲霉菌病。是鹅的常见霉菌病,雏鹅发病较多。常发生在阴雨、潮湿季节。
1.**。食欲减少、羽毛松乱、闭目缩颈、眼鼻流液、呼吸困难、喘气、呼吸次数增加、口渴、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2.防治。预防:严禁喂发霉变质饲料,不准用发霉草垫。一切用具要严格消毒,厩舍要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过量和潮湿。发病季节每只雏鹅每日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饲料喂给,连用3天,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治疗可用制霉菌素,每只雏鹅每日3~5毫克,严重的酌增用量,灌服,连用3~5天。也可用1∶3000硫酸铜溶液饮水,成年鹅用胶管灌服3~5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也可用碘1克、碘化钾1.5克加蒸馏水1500毫升,加热至25%,气管内注射,每只成鹅4~5毫升,当天配当天用。
七、绦虫病。是鹅常见的寄生虫病,幼鹅易感染,常导致消瘦而死亡。
1.**。15天至3月龄多发,病鹅消化不良、粪便稀薄呈青绿色后变灰白色混有孕卵节片。患鹅食欲不振、显著口渴。幼鹅发育不良、极度消瘦、离群常在水边蹲伏、有神经症状、突然倒卧、起立困难、行走摇摆、失去平衡、常以尾部蹲坐、伸颈张口呈钟摆状摇头,然后仰倒,以脚掌乱划,肢掌麻痹、痉挛。成年鹅多呈无症状经过。
2.防治。预防:隔离驱虫,每年2次。要避免将带虫卵的粪便排到池塘中,以防再传播。治疗可用槟榔粉或片煎剂,每千克体重0.5~0.75克,投药后10~15分钟,即排虫。服药后5~30分钟,如发现流涎和呼吸困难的,为中毒现象,应立即服用硫酸阿托品解毒,每千克体重0.1~0.25毫克皮下注射;也可用南瓜籽粉,每只鹅20~50克,即用1千克南瓜籽加8千克水煮沸1小时,用药液拌饲料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