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樱桃灰霉病特征 大棚樱桃幼果期灰霉病的防治
大棚樱桃灰霉病是樱桃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樱桃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地防治大棚樱桃灰霉病,农民需要了解该病害的特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特征一:发病部位
大棚樱桃灰霉病主要发生在樱桃果实、花蕾、花萼、果梗和叶片等部位,其中以果实为主要发病部位。病害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淡灰色绒毛,随着病害的发展,果实逐渐腐烂并散发出刺鼻的霉味。
特征二:发病原因
大棚樱桃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栽培方式、土壤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菌易于繁殖,加上樱桃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损,因此更容易感染病害。
特征三: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大棚樱桃灰霉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 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害果实,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 喷洒杀菌剂,防止病害的传播
- 加强通风,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
拓展问题一:如何预防大棚樱桃灰霉病的发生?
农民可以在种植樱桃时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管理,保证樱桃生长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害果实,同时注意定期施肥和喷洒杀菌剂等。
拓展问题二:大棚樱桃灰霉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吗?
大棚樱桃灰霉病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但是食用感染病害的樱桃会引起消化道不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拓展问题三:如何鉴别大棚樱桃灰霉病和其他病害?
大棚樱桃灰霉病的果实表面会出现淡灰色绒毛,果实逐渐腐烂并散发出刺鼻的霉味,而其他病害如炭疽病则会出现黑色斑点,果实表面凹陷等症状,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果实表面的特征进行鉴别。
拓展问题四:如何处理感染大棚樱桃灰霉病的果实?
感染大棚樱桃灰霉病的果实应该及时清理,在果实上喷洒杀菌剂,避免病害的传播。同时建议不要食用感染病害的樱桃,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拓展问题五:大棚樱桃灰霉病对樱桃的品质和产量有何影响?
大棚樱桃灰霉病会导致樱桃果实腐烂、变质,严重影响樱桃的品质和产量。感染病害的果实无法正常生长,且散发出刺鼻的霉味,因此不适合食用和销售。
问答拓展:灰霉病的表现症状及如何防治?求大神帮助
(1)症状病菌从开败的花部侵入,使花腐败。先谢花的花瓣、柱头被病菌侵染发病后,大枯发展到果实。嫩瓜感病后,蒂部初呈水浸状,幼瓜迅速变软,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后期有时在霉层长出褐色小菌核,导致果实萎缩腐烂。脱落的烂花和幼瓜附着在叶面,可引起叶片发病,在接触处产生褐色病斑,出现同心轮纹和灰霉,引起腐烂,形成大型的枯斑;如附着在茎上,引起茎部腐烂。(2)发病条件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病菌寄主广,多种蔬菜发病,病残体在土中存活几年,开花坐果期遇连阴雨后棚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开毕行始发病。密植、通风透光不好、土壤水分大,发病加重。一般情况下15~27℃均能发病,最适宜温度22℃。
(3)防治方法开花结果期重点防治。
①及时摘除病叶,拔除杂草,加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手仿哗
②10%灭克粉尘剂每公顷15千克喷粉。
③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④速克灵烟熏剂傍晚盖严棚膜熏蒸。
⑤如需用药剂蘸花,可在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
问答拓展:樱桃番茄叶霉病很常见,樱桃番茄叶霉病危害有哪些?
樱桃番茄叶霉病的危害
樱桃番茄受害最重,其次是大粉果,最后是大红果。品种不同,其受害程度有所不同。孙轿该病芦游发病速度快,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同时危害果柄、萼片和叶柄及茎部。
叶片受害,一般从植株中间位置发病,慢慢向下拓展至嫩叶,前期叶片正面可见黄褐色环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叶片背面出现淡褐色霉层,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拓展,霉层颜色慢慢加重,可见淡褐色——黄褐色陪凯销——偏棕色或白褐色的不同颜色的变化过程,但大规模发生病害时,霉层颜色为黄褐色。
发病严重时,也可造成叶茎和部分幼茎受害,造成叶片变枯打卷,严重危害植株长势。果部受害,在果子花萼位置出现浅褐色霉层,导致花萼卷起,危害果子尤其是樱桃番茄的产量。比较严重时,可造成幼果落下。持续多年连作樱桃番茄的大棚,土壤黏重,大棚设备衰老通风透光性差,种了抗病能力差的种类等,均可以造成该病的产生。
防治方式
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对土壤黏重的土壤,适度追施如谷壳粪类成分高的有机肥料,改进土壤的环境,避免产生排水受阻和棚里环境湿度过大的不良环境。在增产抗病的基础上,综合开展种类挑选,挑选对不良影响抵抗性强的种类,这也是避免樱桃番茄叶霉病的重要一环,因此不能只一味重视产量和种类,在种类挑选时,要综合多个因素考虑。
留意合理的移栽密度,维持有效的棚里透光通风性,降低病害的浸染和散播。药物使用时,防治为主,了解药物的合理使用。如发病前期,阴雨天气前后,都是用药的关键期,可以按照个人大棚的状况,合理挑选药物使用。
问答拓展:春季大棚蔬菜高等真菌病害高发,应如何防治?
春季的这一时期,是大棚蔬菜生长的旺盛时期,但由于气温变化剧烈,而且阴雨天气比较多,因此也是温室大棚病害的高发扮汪时期。尤其是高等真菌病害,随着气温逐渐的升高,棚室内的湿度加大,都为高等真菌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有必要了解清楚高等真菌病害的发病条件、分类及综合防治方案,以便采取措施减轻病害对温室大棚蔬菜造成的危害,进而获得收益最大化。
一、高等真菌病害发病的条件
高等真菌病害的发病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高等真菌病害才会发病。
传播途径:高等真菌病害的发病必须要有病源,而且它的病菌是通过气流传播病菌,传播范围较广。适宜发病的环境:高等真菌病的发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高湿的环境下发病,唯独不需要高湿环境的是白粉病,白粉病是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容易出现。植株抗病能力弱:高等真菌病害在两个时期发病较为严重,一个是在缓苗后,一个是在挂果期。高等真菌病害在苗期极易染病,如果定植时防治不及时,病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定植后就会发生的特别厉害,在生长后期就会反复发生;蔬菜或瓜果类在挂果期,尤其是盛果期,养分的供应既要长秧苗又要供果实生长,而且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提***了果实的生长,此时的秧苗抗病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发病。总体上来说,高等真菌病害中的20%~30%是因为苗子带菌形成的,剩下的70%~80%都是由于我们的管理不当,放风不良、通风不及时所造成的。
二、高等真菌病害的分类及防治
按照高等真菌病害发生的条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干湿交替型—白粉病
干湿交替型病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白粉病是典型的苗期带菌,是最难控制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甜瓜等瓜类作物较重,但近年来,在番茄、辣椒和茄子上的发病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近圆形白色小霉点,随着病情的加重,形成霉斑。如果发病条件适宜,霉斑会迅速扩散并连成片,叶片布满白粉状物。发病较重时叶片出现连片的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最终导致整个叶片干枯但不脱落。
各种作物的白粉病对湿度要求并不严格,都是干湿交替过程中发生的,前面我们所说的加大放风量对减轻白粉病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白粉病的抗药性特别强,在治疗时最好采用两种成分以上的药剂进行防治。
黄瓜白粉病症状
2、低温高湿型—灰霉病、菌核病
低温高湿型的病害主要有两个,灰霉病和菌核病。这两个病害本来的高发期在12月中旬至3月中旬,但近两年一直到4月底在我们的有些棚室里还出现。这和我们的管理粗放、放风量不够厅姿仔有密切关系,即使当前的气温已经回升,但如果棚室里的湿度大,灰霉病和菌核病也时常发生。
(1)灰霉病
危害番茄、青椒、黄瓜、莴苣、芹菜等蔬菜。灰霉病危害植株的幼苗和成株的叶、茎、枝条、花朵、果实等器官,尤其以危害花朵和果实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对花朵的危害:灰霉病最容易侵入已经过了盛花期的花朵,病菌从残留的花瓣、花托或者幼果柱头上开始侵染,产生灰白色的霉层,感染病害的花,在脱落过程中黏附到哪里,那个部位就容易发病。对果实的危害:植物果实感染灰霉病,大多是由已经感染的花朵向幼果发展引起的。感染灰霉病的果实,初期呈灰白色水浸状,接着发生组织软腐,失去商品价值。对叶片的危害:叶片侵染大多从下部的老叶叶边开始发生,病斑一般呈“V”字型扩展,并且伴有深浅相同但不规则的灰褐色轮纹,表面生有少量灰白色霉层。对册高茎秆的危害:茎秆受灰霉病侵染从幼苗到成株都有可能发生,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斑点,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生有灰白色霉层。在发病种的地块,常常会出现花、果、叶、茎同时染病现象,呈现出立体发病的状态,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蔬菜减产甚至绝收。
黄瓜灰霉病症状
(2)菌核病
菌核病苗期和成株期均能染病。
幼苗:苗期发病在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变浅褐色,环绕茎一周,湿度大时有无臭味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呈灰白色菌核,茎秆变细后死亡。成株期:主要发生在主茎或侧枝的分杈处,病斑环绕分杈处,表皮呈灰、白色,湿度大时也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严重也会导致植株死亡。菌核病和灰霉病后期很相似,不过发病初期灰霉病是灰色的菌丝,菌核病是白色菌丝,要注意区分。
灰霉病和菌核病发病时有个显著特征,就是发生时间一般在早晨,尤其是凌晨5点至早晨10点之间,气温由低温向高温逐渐升高的时候,棚室里的露水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利用这一特点,在早晨一出太阳马上打开放风口降低湿度,对于减轻灰霉病和菌核病有显著效果。
黄瓜菌核病症状
3、中温高湿型—蔓枯病、黑星病
蔓枯病和黑星病都是典型的中温高湿病害,温度过高或过低即使发病,也不会很严重,但是只要一遇到阴雨天气,温度一下降就会发病。
(1)蔓枯病
蔓枯病主要危害瓜类蔬菜,如甜瓜、黄瓜、西葫芦等。
蔓枯病主要发生于茎基部,首先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患部组织坏死,呈暗色并流胶龟裂,于其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状的柄子壳及子囊壳,叶片受害时,常呈现由叶缘往内扩展之水浸状坏疽病症,果实受害产生黑色龟裂凹陷斑,造成果实腐败。
蔓枯病症状
(2)黑星病
黑星病在黄瓜上较为常见,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均可以侵染发病。侵染嫩叶时,叶面呈现近圆形淡***病斑,边缘呈星纹状;嫩茎染病病斑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褐色霉层;瓜条发病,病斑处溢出透明的黄褐色胶状物,凝结成块。
对于中温高湿型病害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别隐蔽,等发现的时候基本都到了中期,此时,想要通过药剂来治疗就已经为时太晚。针对这类病害,只能在前期预防或发病初期就加以控制。
黄瓜黑星病
4、高温高湿病害—叶霉病、灰叶斑病、靶斑病、炭疽病
高温高湿病害主要有西红柿的叶霉病、灰叶斑病,黄瓜的靶斑病、炭疽病,都属于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就越严重。
(1)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为害叶片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叶片扩展,叶片正面发生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淡***的褪绿斑,晚期褪绿斑会发生坏死。当湿度比较大的时候,会在叶部背面会出现白色霉层,随着病害的发展,会变成紫灰色到黑色以及比较致密的绒状霉层。
番茄叶霉病症状
(2)番茄灰叶斑病
番茄的灰叶斑病也是从番茄的中下部叶片开始,叶片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褐色小病斑,发展到中期之后,病斑中间会有灰白色的小白点,我们把这个病斑也叫“鸟眼斑”,湿度越大,发生的越快,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整棚西红柿拉秧,而且,发生到中后期,再去用药,基本上就无济于事了。
番茄灰叶斑病症状
(3)黄瓜靶斑病
黄瓜靶斑病在春天发病快,而且一旦发病就比较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米粒大小***的凹凸斑点,病斑中间带白色,边缘是***晕圈,发病后期,病斑连片出现。
黄瓜靶斑病症状
(4)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会危害叶片、茎蔓和瓜条。叶片染病后出现近圆形4~18㎜的黄白色病斑,后期病斑干枯呈穿孔状;茎蔓染病出现暗绿色椭圆形病斑,然后扩大凹陷,呈黄褐色。
黄瓜炭疽病症状
三、高等真菌病害的预防与治疗
针对高等真菌病害,在加强田间精细管理的同时,重点是前期预防和初期治疗,等病害发生到了中后期再去防治,病害对蔬菜或瓜果造成的减产就很难再避免。
1、高等真菌病害的整体预防
近期随着气温的升高,棚室里的气温已经升高,但是我们很多菜农朋友担心会蔬菜受冻。还是会长时间闷棚,防风不及时,导致棚内的湿度过大,这是导致真菌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这些病害的出现,一定要加大防风,早开风口,别等棚室里的气温到30℃左右再开风口,通风量达不到,就一定会引发病害。
除了加大放风排湿,采用药剂预防也是必要的,整体的预防方案建议喷施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混合溶液,具体的药剂用量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2、高等真菌病害的治疗
(1)广谱治疗配方
如果无法判断是哪种病害,可采用广谱治疗配方,本醚甲环唑+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由于是广谱型药剂,因此不是最有效的。
(2)针对性治疗
白粉病:吡唑醚菌酯+已唑醇。炭疽病、靶斑病、蔓枯病、灰叶斑病:这四个病害比较难治疗,可采用喷施苯醚甲环唑+咪酰胺锰盐+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灰霉病、菌核病:喷施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来进行治疗。另外,如果棚室里病害已经发生的特别厉害,先别着急打药,前期可先用42%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克兑1桶水,进行全棚进行喷施消毒,第二天再采用对应治疗剂进行治疗。
春季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受气温回升及天气变化剧烈等原因,如果放风不及时,很容易引起棚内湿度过大,导致这一时期高等真菌病害高发,在栽培管理中,要通过加大放风排湿、喷打预防药剂等措施对病害进行预防,从而为最终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