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农业害虫有哪些(农业害虫有哪些)
△小瓜烧豆丹
一斤500元,它是江苏人最挚爱的“虫虫美食”
“里面全都是虫子,装在水瓶里的是知了,玻璃罐里的是豆丹。”寒暄间,眼前的水瓶和玻璃罐慢慢解冻,虫子们露出本色:知了外表是棕色的,和树皮的颜色差不多。它有两对翅膀,腿节粗壮发达;豆丹全身嫩绿色,看起来肥墩墩的。
△满瓶的知了(左)和豆丹(中)
炸知了、炸蚕蛹、炸蚂蚱,是不少人童年的零食回忆,现在也成了会出现在餐桌上的“昆虫料理”。“昆虫蛋白质含量高,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廖怀建说,实际上吃虫子并不是一种野蛮和原始的行为。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虫子其实也是“肉”,而且还是一块“好肉”。
△豆丹的卵卡接种
在江苏连云港,用豆天蛾的幼虫制成的“豆丹”就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虫虫美食”。廖怀建研究虫子12年,在江苏省农科院内,他带领团队精心呵护着每一个豆丹宝宝。他们先在育种室内培育豆丹卵,再往种植在户外试验田里的豆叶上投放豆丹卵。
△豆天蛾
“豆丹从虫卵到收获,一般需要30-45天。孵化后的豆丹会爬到叶片上来,成虫大概有5公分长。”廖怀建说,豆丹的营养价值极高,价格也不菲。秋风乍起时,是吃豆丹的时节。清焖、制汤、烧炒,无不令人一饱口福。
臭屁虫竟然也能吃,还有好多虫子已端上餐桌
清炖蛐蛐汤、烤蟑螂、蒸蛆、甲虫馅饼……除了豆丹外,能吃的虫子还有很多很多,而且做法花样百出,令人应接不暇。
“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人吃虫子。据文字记载,人类可以吃的虫子约有3000种。人类实际所吃的虫子可远不止3000种。”廖怀建说,讲着讲着自己都馋了。
△金蝉
知了是夏季最常见的昆虫,它的学名叫“金蝉”,在两晋的时候就已经风靡全国。廖怀建说,金蝉的蛋白质含量在65%以上,有清肝明目、抵抗炎症、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至于吃法,一般是做成油炸小吃,口感非常酥脆。
△油炸金蝉
最早吃蝗虫的文字记载可能来自于《贞观政要》,也有说法是《资治通鉴》。唐朝贞观二年,发生了一起蝗灾,酿成饥荒。唐太宗在皇宫散步的时候,发现一只蝗虫在啃噬皇宫里面的树叶。他很生气,就抓了一把蝗虫,说:“粮食是我们国民的命根子,你把粮食吃掉了,我就把你吃掉。”说完,他就把蝗虫往嘴里塞。如今人们创造了蝗虫的各种吃法,除了做菜,还会把蝗虫做成罐头、饼干,甚至是冰淇淋。
竹虫肥肥白白,细眼小黑嘴,有人赞它可爱,有人厌其恶心。自幼生长在竹筒里的竹虫自带一股竹子的清香,让馋虫们不得不爱。油炸竹虫、凉拌竹虫、竹虫炒鸡蛋……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口感。
白蚁是在害虫榜上臭名昭著的“家伙”,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烹饪昆虫之一。油锅炸制两分钟,撒上精盐和孜然粉拌匀,美味的油炸白蚁就做好了。
臭屁虫你肯定见过,它们外表是青黑色的,指甲般大小,会飞。遇危险时会放出臭气,以自卫逃生,这使它“臭名远扬”。你肯定不知道它也是一种美食。“油炸后的臭屁虫吃起来嘎嘣脆,有点像是在吃干脆面,它还是一道下酒美食。”廖怀建说,捉到臭屁虫后需要先将其泡在装一点水或者油的桶里面,泡一晚上就能把有毒物质排放干净,之后才能用来做菜。
口红、蛋白粉和零食里都有,人一生中至少会吃掉13只虫子
你或许会想,“把虫子夸上天也没用,我坚决不会吃”,而实际上,你早就吃过它们了。“一个人一生中至少会吃13只虫子。”廖怀建说,这些虫子都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吃掉的。
比如,杨梅里有果蝇幼虫,蓝莓、荔枝里会有寄生的白虫,大米中有米虫,它们都有可能随着食物进入我们口中。哪怕是睡觉时张着嘴,也会有小虫甚至大虫“自投罗网”,成为我们额外摄入的蛋白质。
夏天,我们经常能看见外面的路灯下有很多小飞虫飞来飞去。其实很多虫子都被我们吸进了鼻子和嘴巴,吞咽到肚子里了。螨虫是一种非常小,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喜欢寄生在脸部、背部这些温暖而又油脂腺丰富的部位。在用舌头舔舐的过程中,也会把螨虫吞到肚子里面去。
爱美的女生总少不了一只口红,如今的口红大部分都是以人工合成的色素做为原料,尤其是有一些比较劣质的口红甚至还含有有害物质。但其实世界上有一种天然的口红原料是绝对安全的,并且还是一种昆虫,它就是胭脂虫。胭脂虫寄生在仙人掌上,死后的尸体经过加工就能挤出大量深红色液体,也就是我们口红的本体颜色。
“喜欢锻炼或者健美的人可能会经常吃蛋白粉,其实大部分进口的蛋白粉是由碾碎的蟋蟀制成的。”廖怀建说,超市里的进口小零食、小饼干,还有能量棒等,里面也都含有虫子的成分。
无意中吃下这些虫子,会不会有什么健康问题呢?廖怀建表示不用太担心这些“不速之客”,人类身体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足以消化和对付它们。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