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430戊唑醇用量 萎锈戊唑醇
什么是条锈病?
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其主要危害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该病害会导致植物叶片上出现***或红色的病斑,严重时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作物产量。
430戊唑醇是什么?
430戊唑醇是一种有效的条锈病药物,其化学名为3-(4-氯苯基)-1-(1H-1,2,4-三唑基甲基)-2-丙醇。该药物属于三唑酮类杀菌剂,可以通过抑制病菌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如何合理使用430戊唑醇?
在使用430戊唑醇时,我们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病害严重程度等因素,科学地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使用100克左右的药剂,配合使用其他杀菌剂,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30戊唑醇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使用430戊唑醇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2.避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3.使用药物后,应注意清洗使用工具和衣物,避免药物残留。
如何评估430戊唑醇的防治效果?
在使用430戊唑醇进行防治后,我们需要对作物进行观察和检测,以评估药物的防治效果。一般来说,防治效果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病害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2.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3.作物生长期间的气象条件等因素。
如何避免药物残留问题?
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药物残留的问题,以保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具体做法包括:
1.遵循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不要超量使用;
2.合理安排药物使用时间,避免在临近收获期间使用;
3.使用药物后,及时清洗使用工具和衣物,避免药物残留。
如何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在进行病害防治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作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
2.病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气象条件等因素。
如何避免病害的发生?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病害的发生:
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通风良好;
3.定期检查作物,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防治方法,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治疗
治疗剂的应用是防治小麦锈病的新方向,已引起国际上普遍重视,并有不兄晌租少成功的先例。国内已往所应用的防锈药剂,仍局限于保护剂。羡兆1958年通过温室小麦幼苗的接种喷药试验,从将近300种化学药剂中选出氨基苯磺酸及其钠盐、氨基磺酸钙、氨基磺酸铵及盐酸苯肼等5种药剂对小麦三种锈病(条锈、叶锈、干锈)均具有优良的治疗效果。这5种药剂中以氨基苯磺酸及其钠盐和氨基磺酸钙的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喷布0.4%氨基苯磺酸、1%氨基苯磺酸钠和0.5%氨基磺酸钙后对条锈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70%、65%和70%;对叶锈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80.7%、73.2%和84.4%,喷布的浓度愈高防治效果愈大,每次喷药的有效时期约为二星期。1959年先后在福建省莆田县、安徽省歙县和宿县、河南信阳及吉林公主岭等地进行的田间试验一致肯定了温室的结果。每亩用量为200—300斤水溶液,喷施2—3次。0.4%氨基苯磺酸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2%、93.7%和89.2%;1%氨基苯磺酸钠对三种锈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7.3%、85.8%和84.1%;0.8%氨基磺酸钙对三种锈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0.2%、96.6%及77.7%,但使用后叶部呈现药害。同样情况下波美0.5度石硫合剂对三种锈病的平均防治效果仅为50%左右。氨基苯磺酸钠易溶于水,当使用30%的浓度,每亩喷施6斤时,对秆锈病的防治效果仍然良好,有希望应用于大面积飞机防治。磺酸制剂除了能抑制锈菌夏孢子形成外还能改变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反应。对条锈病高度感染的碧玛一号(反应类型为“4”)喷药后变为高度抵抗(反应类型为“1”),产生典型的过敏性枯斑。喷布氨基苯磺酸后较对照有不同谨亮程度的增产(5—30%),对种子萌发并无不良影响,但氨基磺酸钙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应用氨基苯磺酸的植株所产种子经初步分析发现种子含有微量药剂,对人畜无不良影响;喷布浓度为0.4%时种子含药量仅为2.28—7.80微克/每克种子重,其中至少有一半药量由喷布于穗部的药附着于种子表面。锈菌夏孢子发芽试验证明,水洋菜中含0.01—0.04M氨基苯磺酸时由于酸性较强(pH3—4),对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当pH值调节至6以上时,孢子仍能正常萌发。叶面喷施氨基苯磺酸后亦因酸度提高,对孢子萌发亦有抑制作用。氨基苯磺酸在植株体内的抑菌浓度视药剂在接种后施用的早晚而有差异,接种后1—5天施用0.01M浓度后的体内,药剂最终抑菌浓度为125—401微克/每克鲜叶重。黑麦成株试验局部施药后在短期内卽转运至未喷药的部位,距施药部位愈远的叶片、叶鞘和茎干含药量愈低;小麦幼苗第一叶喷药后6天第二叶卽含有很高药量,19天后仍保持900微克/每克鲜叶,高于有效抑菌浓度。氨基苯磺酸在植株体内抑菌作用的机制仍须进一步进行研究。问答拓展:43%戊唑醇在果树上的用量
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5000-8000倍液。
43%戊唑醇在不同的作物上使用时,用量都会有所差异。一般在水稻幼苗期使用时,可每亩施10-15毫升43%戊唑孝弊誉醇悬浮剂,并兑水30-45升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用喷雾器手动喷洒巧段,在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使用时,可喷洒43%戊唑醇悬浮剂5000-8000倍液,每10天一次,春季连用3次,秋季连用2次。
戊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1、需要注意接触本剂应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露部位。
2、用本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3、本剂应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4、如有中毒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该药无特殊剂,应对症。
5、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以上卜悉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戊唑醇、百度百科-苹果树干腐病
问答拓展:戊唑醇的用法和用量
戊唑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用量因病情而异,一般建议起始用量为每日100毫克,分2-3次服用,随着病情的改善,剂量可以逐渐减少至每日50毫克。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服用时间和剂量,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导兄宴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戊唑醇在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中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键猜导下进行稿尘型使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