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栅草莓地消毒方法(草莓地土壤消毒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26 次
大栅草莓地消毒方法(草莓地土壤消毒方法)

所谓的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和药物熏蒸进行棚内消毒。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效果好,容易被群众接受。

一、整地施肥

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施肥,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有机肥一般用鸡粪、猪粪、牛粪等,或利用发酵大豆,发酵大豆亩用量一般500斤~1000斤,均匀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25厘米~30厘米。

地整好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有利于提高地温。

二、灌水

大棚四周做坝、灌水,水面最好高出地面3厘米~5厘米,有条件的覆盖旧薄膜,要关好大棚风口,盖好大棚膜,防止雨水进入,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使地表以下10厘米温度在70℃以上,20厘米地温在45℃以上,起到灭菌杀虫的效果。

土壤的含水量与杀菌效果密切相关,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对于提高地温不利;土壤含水量过低,又达不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实践证明,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时,效果最好。

三、药物处理。

用氯化苦进行地膜覆盖土壤消毒,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方法是把氯化苦注到畦内,50平方厘米挖一穴,深度10厘米~15厘米,每穴4毫升。

在密闭大棚之前,棚体内表面喷施1遍杀菌药和杀虫剂,以杀死躲在墙缝中的病菌和害虫。

四、密闭大棚

用大棚膜和地膜进行双层覆盖,严格保持大棚的密闭性。

在这样的条件下处理,地表下10厘米处最高地温可在70℃,20厘米的地温可在45℃以上,杀菌率可在80%以上。

五、消毒时间

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很短时间的热处理(10天左右)即可被杀死,如一些立枯病病菌、黄瓜的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病菌等一些深根性土传染菌,由于其分布的土层深,必须处理20天~30天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进行土壤消毒时,应根据棚内所种作物及其相应病菌的抗热能力来确定消毒时间。

来源:草莓种植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