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晚期黄锈病如何治
小麦晚期黄锈病的治疗方法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小麦晚期黄锈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喷洒杀菌剂的方式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三唑酮、丙环唑等,这些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化学防治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度使用杀菌剂会导致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影响。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菌剂,容易导致病菌对该杀菌剂产生抗药性,从而使治疗效果降低。在使用化学防治时,应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它采用的是利用生物学原理来控制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目前,已经有一些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被证明对小麦晚期黄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利用拟青霉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来控制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或者利用苦参、茶树等植物提取物来制备杀菌剂进行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但是其治疗效果并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农业措施
除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小麦晚期黄锈病。例如,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合理的种植方式和轮作制度也可以降低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率。
拓展问题
1.小麦晚期黄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晚期黄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病斑,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大片***区域。同时,病斑表面还会出现***粉尘状物质,这是病菌的孢子。
2.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小麦晚期黄锈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侵入小麦叶片内部,繁殖并分泌毒素,导致叶片发生***病斑。
3.如何预防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合理的种植方式和轮作制度也可以降低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率。
4.小麦晚期黄锈病的治疗效果如何?
小麦晚期黄锈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方法有关。化学防治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晚期黄锈病的发生。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5.小麦晚期黄锈病的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防治小麦晚期黄锈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杀菌剂。应注意杀菌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应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小麦打黄锈病和冶虫用什么药?
在小麦黄锈病发病的初期,可以喷洒15%三锉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天喷洒一次,连续连喷3-4次;还可以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防治。问:小麦灌浆期黄锈病用什么药?
小麦黄锈病可以选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三唑酮乳油、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施防治,具体用药量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