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措施
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措施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小麦条锈病不仅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会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重要环节。要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要注意田间排水和通风,保持土壤肥沃和湿润。要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病株,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二、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但是过多的氮肥会使小麦易感染条锈病。要根据小麦品种和生长期的不同,科学施肥,避免过度施肥。
三、使用农药
使用农药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针对小麦条锈病的农药,但是使用农药也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主要措施,但是预防小麦条锈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四、定期检查小麦
及时发现小麦条锈病的症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农民需要定期检查小麦,尤其是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多次检查。
五、加强病害监测
通过病害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农民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可以有效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七、加强国际合作
小麦条锈病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究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全球的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
预防小麦条锈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使用农药、定期检查小麦、加强病害监测、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保障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
相关问题:
问题一: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小麦病害。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或橙色的条状斑点,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问题二:
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种子传播和残体传播等。空气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问题三:
小麦条锈病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它还会导致小麦的品质下降,甚至无法食用。
问题四:
选择抗病性好的小麦品种是预防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注意查看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进行选择。
问题五:
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在使用农药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同时,使用农药的时间和方法也需要根据小麦生长期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防治时间:小麦条锈病的哪汪乱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等。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以及大田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陵颂宁乳油喷洒。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1、防治时间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发病率达到5%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时间。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与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高峰期避开;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严密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掌握有关种植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
(2)化学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于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大田则采用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若病情严重,可在10天后进行第2次喷药,做到“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以降低环境污染。
二、小麦条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起,李档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结露、下雨和降雾等。
2、条形柄锈菌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较低,其中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宜温度7-10℃;侵入适宜温度9-12℃。
问:小麦苗期锈病怎样防治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陪轮锈病发生。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族念损失。清除自生麦。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芦穗信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1%~0.15%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
(3)田间喷药。
发病初期选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策略应以____为主,____为辅,实施分区治理的综合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栽培和药剂问: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一、标本兼治1、实施采用多基因型品种的合理布局:小麦锈菌的发生是小麦品种和锈菌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互作的结果。如果采用生产品种的抗性基因多样化,则不利于病原菌的定向选择,从而减少病菌新小种产生和发展的机会,还能使抗病品种延长使用限。这样一来,使具有丰富多样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群体与复杂多样的病菌群体成为互作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不会因为某一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大面积病害流行。我省应加快推广不同基因型的抗病品种,以降低当前条锈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2、在条锈菌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从源头上控制小麦条锈病的菌源基地的菌量:越夏区:(1)彻底更换与内地相同基因型的品种的种植;(2)严格控制秋苗发病早的地区和周边环境,除实行冬麦播种前深翻1—2次外,并用药剂防治秋苗发病的中心病田及周边田块;(3)提倡冬麦播种前应全部使用药剂拌种,推迟菌源早发及减少菌量;(4)实施推迟播种期,将越夏区的播种时间推迟在10月中、下旬为宜;(5)对春麦区,必须实施用药保护。越冬区:在全省各地(市)州,均有不同面积的越冬场年,除在平坝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对一些早发地区,可实施冬前早防早治,春后全面用药保护,采取播前药剂拌种。特别应注意平坝周围半山桥梁区的防治工作。只有严格控制了冬前菌量,才能减缓春后发病程度的压力,而且也降低了流行程度。
3、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条锈病:目前,采用物种多样性防治新方法,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也收到了一定成效。物种多样性等于多个小麦品种的混播,是对相同季节里生长的多种作物而言,比如与小麦能同季节里生长的有蚕豆、油茶、大蒜、马铃薯、蔬菜、药材等。也就是说利用自然界共生的多种作物,来达到控制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目的。其原理是对条锈菌具有的特殊传播方式(高空远距离传播)进行阻断来达到控制小麦接受外来菌量的目的,并降低发病程度及再传播的机会。
4、药剂防治:目前市面上药剂种类很多,有特效的百理通,粉锈灵等。但在实际操作上还应重视:(1)加强对农技干部的培训,正确使用对路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2)要求条锈病菌源越夏、越冬的关键地区,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加强冬季早防早治。(3)在冬前条锈病发生早的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春后必须用药防治,确保小麦后期正常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二、强化防治措施的落实
1、对越夏关键地区,除采用不同基因型品种布局外,应逐步减少小麦播种面积,以降低冬麦区条锈菌的压力,减缓新小种产生的速度。
2、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物一般采用三唑酮(粉锈宁)粉剂或乳油,150克/亩。也可选用先正达公司的敌力脱(Tilt)25%乳油,25毫升/亩;巴斯夫公司的欧博(opus)12.50克/亩。打一次药可持效40天左右,效果很好。国产的氰菌唑、烯唑醇、粉菌特等防治效果也不错。据了解,今年我省许多地方小麦白粉病发病较重,上述药剂均可兼治白粉病。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背为主。为了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时加少量洗衣粉,将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这样效果会更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