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戊唑醇和嘧菌酯锈病 戊唑醇和嘧菌酯哪个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085 次
戊唑醇和嘧菌酯锈病 戊唑醇和嘧菌酯哪个好

戊唑醇和嘧菌酯锈病是农业领域中常见的概念,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病害,而嘧菌酯锈病则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戊唑醇防治嘧菌酯锈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戊唑醇的特点和作用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戊唑醇的主要特点有:

1.广谱性:戊唑醇可以防治多种病害,如叶霉病、炭疽病、锈病等;

2.高效性:戊唑醇的杀菌效果明显,能够迅速杀灭病原菌;

3.安全性:戊唑醇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嘧菌酯锈病的危害和防治

嘧菌酯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嘧菌酯锈病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迅速:嘧菌酯锈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传播途径迅速传播;

2.危害严重:嘧菌酯锈病会导致作物大量凋萎、死亡,影响农民的收成;

3.防治难度大:嘧菌酯锈病的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强,防治难度大。

如何正确使用戊唑醇防治嘧菌酯锈病

正确使用戊唑醇防治嘧菌酯锈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正确剂量:使用戊唑醇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病菌对药剂产生抗性;

2.使用正确时期:戊唑醇的使用时期需要根据具体作物和病害情况确定,过早或过晚使用都会影响防治效果;

3.联合使用其他药剂:对于嘧菌酯锈病等顽固病害,可以使用多种药剂联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拓展问题:


1.戊唑醇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戊唑醇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2.避免过量使用;

3.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4.使用前需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2.嘧菌酯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嘧菌酯锈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空气传播:病原菌随空气飘散传播;

2.水传播:病原菌随水流传播;

3.土传播:病原菌随土壤传播。

3.嘧菌酯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嘧菌酯锈病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作物凋萎、死亡,影响农民的收成。

4.戊唑醇的使用时期如何确定?

戊唑醇的使用时期需要根据具体作物和病害情况确定,一般在病害初期或发病高峰期使用效果更佳。

5.戊唑醇适用于哪些作物?

戊唑醇适用于多种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葡萄、苹果等。

问答拓展:嘧菌脂戊唑醇能治疗哪些病害?

嘧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钢,如霜磨御中霉病、白粉病、锈疯、颖枯病、稻瘟病、黑星病等均有良好防效。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可有效防拆弯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瞎山斑病、根腐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

问答拓展:玉米叶斑病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性价比高,有效期长?

玉米叶斑病。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或烯唑醇、或嘧菌酯、或醚菌酯、或噻森铜、或噻菌铜、或喹啉铜等伍蚂神进行防治,效果很好,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腔亏,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酸二氢钾和天然芸苔素同喷,防治效果更佳。玉米锈病,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物告唑、氟硅唑、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问答拓展:请问豆角锈病用什么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等,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喷药时重点要把药喷到植株中、下部位,要轮换用药。

喷药时加入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会促使植株尽快恢复长势。

预防用药:下雨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即可有效的预防豇豆锈病的发生。

发病规律

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形成锈子腔阶段,产生的锈孢子侵染菜豆并形成疤状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进行再感染,病害得以蔓延蔽袭扩大,深秋产生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季,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一年四季辗转传播蔓延。

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15~24℃,10~30℃均可萌发,其中以16~22℃最适。

日均温24.5℃,相对湿度纯并锋84%,潜育期9-12天。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湿昼夜温差大级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常较秋植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