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条锈病发生时间
小麦赤霉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病害的发生与小麦生长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掌握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时间对于防治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时间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时间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该病害在春季和秋季发生的概率较高。在春季,小麦生长初期气温较低,湿度较大,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而在秋季,小麦收获后,残茬上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生存并繁殖,当气温和湿度适宜时,病害易于再次发生。
如何预防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麦赤霉条锈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抗病小麦品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2.合理施肥
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但是过量的施肥也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我们需要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小麦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量。
3.清除残茬
小麦收获后,需要彻底清除残茬,避免病菌在土壤中生存和繁殖。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防治
如果小麦赤霉条锈病已经发生,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
1.喷洒药剂
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杀灭病菌,并防止病害的扩散。
2.轮作
通过轮作,可以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
3.灭菌处理
可以使用灭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杀灭病菌,避免病害的发生。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相关问题
1.小麦赤霉条锈病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什么影响?
小麦赤霉条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变薄,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2.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病害易于发生。
3.如何选择抗病品种预防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
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抗病小麦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的品种。
4.小麦赤霉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喷洒药剂、轮作、灭菌处理等。
5.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赤霉条锈病的发生和土壤、气候、小麦品种、病菌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相关拓展:
问: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一、小麦赤霉病来源
1、是种子传播,感染过赤霉病的地块,不能再留种,病菌会在种子中生存,当带病的种子再次播种后,就会继续出现赤霉病
2、是田间患病的残株,比如该地块已感染赤霉病,在小麦收获后,一些病残体掉落在田间,病菌就会在这些病残体上越夏,等到下茬作物播种后,会提供腐生生活的场所,随后小麦再播种后,继续危害
3、是路边的杂草,杂草也是赤霉病病菌藏匿的场所,在杂草中越冬、越夏,等到来年小麦播种后,随着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小麦
二、小麦赤霉病的爆发原因。一定要提前预防
1、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发生赤霉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田间空气越湿润,小麦赤霉病越容易发病。
2、排水不良的麦田,容易发生赤霉病,比如浇水之后或者遇到下雨天,田间排水较慢,这种情况下,不仅是赤霉病,其它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加大。
3、播种过密的地块,发生赤霉病的几率也比较大,因为田间通风性、通光性减弱,小麦长势变弱,利于病虫害的繁殖生长。
4、氮肥使用过多的地块,一方面导致旺长,另一方面其他元素过少,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赤霉病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
5、地势比较洼的野洞地块相比地势较高的地块,发生赤霉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三、小麦赤霉病预防措施注意事项
1、不要见病才用药,这样就晚了,赤霉病和其他病害不一样,需要提前预防,有些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看不到田间发病,一般不会去打药,等到看到病害后,就已经晚了,多多少少都会造成减产。
2、打药时用水量太少,导致打不透,预防效果一般,比如一亩地用30斤、40斤水这样可以的,有些农户为了省事,一桶30斤的水能打1亩半地,有些麦株上药液没有喷到,预防效果肯定一般。
3、对于发病特别严重的地块,建议进行多次预防,尤其是打过预防药剂后,出现了下雨天的天气,这时候,间隔7-10天,选择合适的天气,再次进行打药预防
四、小麦赤霉病最好的防治方法
小麦赤霉病农业预防方法
1、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种子,尽量不选择自己留种,如果要留,一定要记住发生赤霉病的地块不留种。
2、在播种时,不要过早过晚,也不要过密过深,保证小麦安全出苗,先从根本上做好预防。
3、水肥管理上,根据田间墒情和小麦的长势具体操作,尤其是水分管理,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时,千万不要过多,适量即可。
4、针对已发生赤霉病的地块,为了保证以后小麦的生长,在收获时,一定要把病残体清理干净,挨着地块的杂草同样要清理出去,消灭病菌的栖身之地
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预防办法
目前来看,小麦赤霉病的预防药剂还是挺多的,以前,大家会选择多菌灵进行预防,随着长时间的使用,抗性越来越大,多菌灵的预防效果慢慢降低,近些年来,开始使用一些复配药剂,比如咪鲜·甲硫灵、戊唑·咪鲜胺、甲硫·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多菌灵等等,预防效果还不错
五、小麦赤霉病最佳防治时间
赤霉病属于花期侵染病害,而且靠风雨传播,齐穗扬花初期预防性用药十分关键,所谓初期是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因为在小麦开花授粉过程中,花药除了可以让小旅乎麦受精外,同时也为小麦赤霉病的病原孢子萌发提供温床(小麦赤霉病孢子一般只能在凋落的花药上萌发)。
开始喷药最好这个时期只要有效的阻隔小麦赤霉病孢子侵染到花药上就可以了,此时用药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菌侵染到花药上,赤霉病也就得以防治住了。
小麦抽穗后如果天气晴好2-4天就可以扬花,一般麦穗中部先开花,然后是上部,最后是下部,花先是***(第1天),而后变成白色(第2-3天),当小麦花变成白色后说明授粉已经完成,随后白花掉落。
过早或过晚用药,防治效果会不理想。抓最佳防治时间不要太死板,根据以下几种情况:
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如果天气预报小麦扬花期有2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结露或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适当提早到齐穗期,第一次防治后隔5-7天再喷药1-2次,确保控制效果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问: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发生该如何防治?
小麦是我国很多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在小麦生长时期,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有很大的危害,比如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那么该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小麦是我国很多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在小麦生长时期,经常出现各种病害,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有很大的危害,比如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那么该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小麦条锈病如何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小麦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要想有效控制其为害,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品种选用方面,应做到抗锈品种的布局合理以及品种的定期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防止抗性丧失。
2、适时播种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通常在10月中下旬播种小麦比较容易在春前发病,在11月之后播种小麦往往就不容易发病,而且发病的时间也比较晚。
所以在种植小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播种时间。
3、种植密度
播种密度不宜过大,每亩25-30斤即可,可根据地块的肥沃度,适当增加或减少。
播种深度要把握在5cm左右,过浅不能低于3cm,过深不能高于8cm。
4、科学肥水管理
施用氮肥较多的小麦在一般情况下的发病程度也比较严重,所以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施用氮肥,速效氮的施用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
对于两季田块应注意深沟高厢,在土壤湿度大的时候或者雨后尽快开沟排水,更好避免条锈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
已经出现条锈病的话,要及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药剂有: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60克/亩、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3毫升/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30%氟环唑悬浮剂20-25毫升/亩、250克/升戊唑醇水乳剂30毫升/亩等等,根据田间条锈病的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效果,间隔7-10天,可喷施2-3次。
小麦赤霉病如何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岁历衫多个抗赤霉病品种,7个抗赤霉病品种已经通过审定。
在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首选抗赤霉病品种,有效预防赤霉病最有效的方法。
2、做好排水措施
如果是地势比较洼的农田,遇到雨天时,注意做好排水措施,田间不可长时间有积水,积水过多也会增加赤霉病的感染几率。
3、注意追肥使用量
年后追肥要烂扰注意使用量,不要过多,如果小麦出现了旺长,感染赤霉病的几率也会加大,相反,如果小麦长势正常,自身的抵抗力相比会增加,减少赤霉病的发生几率。
4、药剂防治
小麦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一定要在赤霉病发生前喷药防治。
目前比较优秀的杀菌剂有戊唑·咪鲜胺、氰烯.戊唑醇等药剂。
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25-35克/亩,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0-60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均匀喷雾,不但具有预防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发生病害,每年均有发生,严重会造成小麦绝收,因此为乎腔了有效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一定要做好管理防治工作。
问: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
1、西农511: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赤霉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5克/升、820克/升,蛋白质含量14.00%、14.68%,湿面筋含量28.2%、32.2%,稳定时间11.2分钟、13.6分钟。半冬性,全生育期233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2、郑麦9023: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赤霉病,属抗扩展类型,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叶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轻。灌浆快,晚播早熟,成熟期较豫麦18早3天左右,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3、瑞华麦520: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7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卷曲,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问:请问冬小麦现在灌浆期的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分别用什么药比较好呀?这几个病同时发生呢?
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可以用联苯菊酯加噻虫嗪加戊唑醇.咪鲜胺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预防。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吡虫啉加三唑酮加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喷施。一般看花就喷施药剂,一星期后再喷施一次。问:洛麦38小麦品种介绍
品种属性:属半冬性大穗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长势健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耐低温成株期平均株高75-78cm,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耐后期高温,叶功能好,熟相好大穗,结实性好。成产三要素:亩穗数41-43万,穗粒数34-37粒,千粒重45-48克。
品质分析:2024年品质(郑州)分析结果:蛋白含量(干基)13.4%,容重820克/升,湿面筋含量28.4%,吸水量63.2%,形成时间3.0分钟,稳定时间2.1分钟,弱化度153FU,能量26cm2,恒定变形拉伸阻力123EU,延伸性139mm,出粉率70.9%,最大拉伸阻力125EU,为中筋小麦类型。
抗性鉴定:2024~2024年抗病鉴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抗条锈病、白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
产量表现:2024-2024年度参加河南省创新联盟联合体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6.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5218-2024年度参加河南省战略联盟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公斤,比对照周麦18增产9.33%,位居试验第一位2024-2024年度继续试验,平均亩产537.45公斤,比对照百农207增产10.69%,位居试验第2位2024~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5公斤,比对照百农207增产8.8%,增产点率100%,居18个参试品种第2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播量:10月5-15日,适播期长,最佳播期在10月8-10日高中肥力地块播量8-10kg/亩,一般肥力地块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kg播量为宜。有条件的可药剂拌种防治地下虫。
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春季拔节后,追施尿素,也可结合春灌进行,促进大分蘖形成。孕穗期结合天气及墒情进行孕穗水灌溉,后期减少浇水防止倒伏发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用啶虫脒,吡虫啉、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进行一喷三防,防止干热风危害发生。
3、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地块要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可适当推迟。
适宜地区:河南省(除豫南、信阳早熟稻茬麦区)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洛麦38小麦品种介绍
洛麦38小麦,属半冬性大穗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长势健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耐低温成株期平均株高75-78cm,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好,耐后期高温,叶功能好,熟相好大穗,结实性好。成产三要素:亩穗数41-43万,穗粒数34-37粒,千粒重45-48克。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5公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