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有哪些常见病害瓜类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瓜类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我深知瓜类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果蔬之一。瓜类也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本文将介绍瓜类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朋友提高瓜类种植的效益。
病害一:瓜霉病
瓜霉病是瓜类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瓜霉病主要发生在湿润潮湿的环境中,常见于瓜果表面和果实内部。瓜霉病的症状包括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果肉变软,甚至腐烂。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如瓠瓜、西瓜、黄瓜等;
2.规范种植密度和间距,保持通风透气;
3.种植前消毒土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4.适时喷施杀菌剂,如50%氧化乐果可湿性粉剂等。
病害二:瓜蝇危害
瓜蝇是一种危害瓜类的昆虫,常见于瓜果表面和果肉内部。瓜蝇危害会导致瓜果的品质下降,如变软、变色、变形等。
防治措施:
1.在瓜果成熟前及时采摘,减少瓜蝇的滋生;
2.防止瓜蝇的入侵,如使用**板、**液体、**粘板等;
3.喷施瓜蝇的杀虫剂,如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
病害三:瓜叶斑病
瓜叶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瓜类的叶片和茎部。瓜叶斑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斑点和灰白色霉层,导致叶片枯萎、变形。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如瓠瓜、西瓜、黄瓜等;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3.适时喷施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用户关心问题:
百科知识:
氧化乐果
氧化乐果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多种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氧化乐果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害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氧化乐果可广泛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森林等领域的害虫防治。
多菌灵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多菌灵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代谢,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多菌灵可广泛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领域的真菌病害防治。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瓜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4(15):112-113.
2.郭振华,王宝山.瓜类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24(3):71-72.
3.张养华,赵涛.瓜类病害的防治技术[J].科技资讯,2024(10):118-119.
问答拓展:黄瓜有哪些病虫害?怎样防治?
1、黄瓜霉霜病:主要感染幼苗的叶片,患病后叶子会出现圆形**病斑,后期逐渐达到高峰。2、黄瓜枯萎病:又称募割病,在连作的大棚、温室里为害更加严重。3、黄瓜白粉病:危害叶片、叶柄、根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时叶片上会有小粉斑,后期变为灰白色。4、地老虎、白空谈粉虱和蓟马等都会危害到黄瓜的生长。
一、黄瓜有哪些病虫害
1、黄瓜霜霉病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感病,患病植株的子叶正面会出现圆形鲜**病斑,在盛瓜期达到高峰。起初叶片会生出水渍状病斑,之后逐渐扩大连接成大病斑,严重时病叶会卷曲呈黄褐色干枯,叶背病斑长出浓密紫灰色至紫黑色霉。
2、黄瓜枯萎病
此病又称为募割病,是保护地黄瓜的严重病害,尤其在连作的大棚、温室里为害更重。一般来说,种植年限短的棚室发病率为5%-10%注意,随着年限的增加,病害加重,严重时发病率达到50%以上,甚至无法再栽种。
3、黄瓜白粉病
此病主要危害到植株的叶片、叶柄和茎,果实部位一般不会受害。此病发病初期叶片的正反面都有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随着病情蔓延,粉斑会布满整个叶面,后期会成灰白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卷缩,植株整个枯死。
4、虫害
黄瓜的害虫分为地下害虫和地面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瓜芽、白粉虱和蓟马等都会危害到黄瓜的生长。
二、黄瓜病虫害的防治
1、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1)改进栽培技术
可采取高畦地膜覆盖,再结合滴灌栽培,增施底肥结瓜期追施氯肥,防止大水漫灌等措施,均可减轻斗历碰发病。
(2)加强药剂防治
黄瓜定植后,加强预测预报,发现**后及时施药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晴天的上午喷施,一般间隔7-10天左右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即可。
2、黄瓜枯萎病的防治
(1)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可将种子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15分钟后再催芽播种。或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60分钟后再催芽播种。或用干种子经70℃恒温烘烤72小时左右,等冷却后再进行催芽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在栽种时,可以采用高畦和地膜栽培,需施足腐熟基肥,增强植株抗性。在结瓜期要避免大水漫灌,下雨天气需做好排水措施。
(3)棚室土壤消毒
每亩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上30kq左右的细干土混匀后,在定植时沟施或穴施即可。
3、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1)此病在发病初期可用25%**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2)栽种前,避免在温室里栽培易感白粉病的花卉,施底肥时需合理施入磷、钾肥等肥料,需加强大棚通风透光和室内通风换气,适当的降低湿度。
4、虫病的防治
(1)地下害虫可以使用联苯菊酯、辛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乐果等等药剂防治。
(2)地上害虫可以使用虫螨净、吡虫啉、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噻嗪酮等高效低毒广谱性烂手杀虫剂来防治。
问答拓展:瓜类(黄瓜、西瓜、西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易得哪些病?怎么防治?
黄瓜病毒病一、表现症状:
花叶病毒病:幼苗期感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感病,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严重时叶反卷变硬发脆,常有角形坏死斑,簇生小叶。病果表面出现深浅绿色镶嵌的花斑,凹凸不平或畸形,停止生长,严重时病株节间缩短,不结瓜,萎缩枯死。
皱缩型病毒病:新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叶形变小,出现蕨叶、裂片;有时沿叶脉出现坏死。果面产生斑驳,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变形,严重病株引起枯死。
绿斑型病毒病:新叶产生**小斑点,以后变淡**斑纹,绿色部分呈隆起瘤状。果实上生浓绿斑和隆起瘤状物,多为畸形瓜。
黄化型病毒病:中、上部叶片在叶脉间出现褪绿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或全叶变鲜**,叶片硬化,向背面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
二、发病规律:
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南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毒随多年生宿根植株和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由种子带毒越冬。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发病潜育期15~25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病毒病的盛发期在4~6月和9~11月。年度间高温少雨,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重。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或把种子在70℃恒温下处理72小时。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清洁田园。
(4)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
(5)及时防治传毒媒介昆虫:在蚜虫、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
(6)移栽后立即用奥力克青枯立克(土净)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7)治疗方案:
方案一:黄瓜病毒病专用4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方案二:黄瓜病毒病专用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备注:为增强其渗透能力,可添加适量有机硅或纯牛**等。
西瓜病毒病
一、表现症状:
西瓜病毒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两种症状。
花叶型:初期顶部叶片出现黄绿镶嵌花纹,以后变为皱缩畸形,叶片变小,叶面凹凸不平,新生茎蔓节间缩短,纤细扭曲,座果少或不座果。
蕨叶型:新生叶片变为狭长,皱缩扭曲,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时顶部表现簇生不长,花器发育不良,严重的不能座果。发病较晚的病株,果实发育不良,形成畸形瓜,也有的果面凹凸不平,果小,瓜瓤暗褐色,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二、发病规律:
西瓜上发生的主要病毒病类型有: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甜瓜花叶病毒(MMV)、黄瓜花叶病毒(C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等。病毒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和蚜虫汁液接触传毒。农事操作,如整枝、压蔓、授粉等都可引起接触传毒,也是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让粗要途径。高温、干旱、日照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顷闹迁飞,传毒机会增加,则发病重;肥水不足、管理粗放、植株生长势衰弱或邻近瓜类菜地,也易感病;蚜虫发生数量大的年份发病重。
三、预防措施:
西瓜病毒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搞好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防措施。
第一、整地时注意消灭地下害虫,定植时实行小苗移栽,减少根部伤口传染。
第二、彻底消灭温室内的蚜虫,减少地上部分的蚜虫媒介传染。
第三、坚持奥力克西瓜病毒专用细致喷洒植株,每7--10天一次,用奥力克土净(青枯立克)采取700灌根预防,每10—15天一次,钝化抑制病毒,提高植株抗病性能。
四、治疗措施:
方案坦乎镇一:奥力克西瓜病毒病专用4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方案二:奥力克西瓜病毒病专用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备注:为增强其渗透能力,可添加适量有机硅或纯牛**等。
青枯立克》预防西葫芦死棵
问答拓展:西瓜的病害防治措施
西瓜的病害主要有:西瓜炭疽病、西瓜猝倒病、西瓜病毒病、西瓜白粉病、西瓜疫病、西瓜绵腐病、西瓜白绢病、西瓜蔓枯病、西瓜褐色**病、西瓜根结线虫病、西瓜叶枯病和西瓜枯萎病等,防治方法如下。1、西瓜炭疽病
【症状表现】苗期表现为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其上产生黑色小点,或者有淡红色的粘稠物。幼茎受害,病部黑褐色并缢缩,引起瓜苗倒伏。叶部病斑,实为圆形淡**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病斑易穿孔。
【发生规律】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4摄氏度-25摄氏度,湿度在90%以上,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先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催芽。发病初期可喷7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65%代森锌或多菌灵500倍液,5-6天喷1次,连喷2-3次。
2、西瓜猝倒病
【症状表现】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呈**水渍状,后变黄褐色而干枯收缩,幼苗-拔就断。
西瓜的病害防治
【发生规律】病菌随雨水和流水传播。地温低(10摄氏度-15摄氏度),苗床湿度大,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了有利于发病。种子和床上带菌多,秧苗感病机会也多。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严格选择地势高、排水好、未种过瓜类的土壤。加强苗床管理,做好保温、通风茄枯降湿工作。苗床湿度过大时,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土,并通风降湿。
②化学防治。在刚出现病株时立即拔除病苗,并喷酒铜氨合剂,防止病害蔓延。也可喷施75%百菌清700-800倍液。
3、西瓜病毒病
【症状表现】在甜瓜植株上部叶片先表现症状,呈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斑驳,叶片变小卷曲,茎扭曲萎缩,植株矮化。瓜果变小,其上也有深浅绿色相间的斑驳。西瓜受害,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长出叶畸形。染病叶片狭长,皱缩扭曲,花器发育不良,不着果或者果畸形。
【发生规律】温度高、日照强有利发病,缺肥和生长势弱的瓜田常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及时杀灭蚜虫,有首庆效药剂有20%速灭杀丁乳3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严重时用4支80万单位青霉素对水15千克喷雾。或用抗毒素2支(20ml)加硫酸锌50克对水15千克喷酒叶面效果也显著。
4、西瓜白粉病
【症状表现】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细小圆形白色斑点,以后扩大成为白色粉斑,病斑相连成片,使叶片、茎蔓上布满白粉。
【发生规律】当田间湿度大,温度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时,发病严重。温室、大棚内种植西瓜、甜瓜、常因空气不流通,湿度大,比露地栽培的发病早,而且严重。
【防治方法】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料,提高植株抗性。发病初期可喷农抗120-200倍液,或15%粉锈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西瓜的病害防治
5、西瓜疫病
【症状表现】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危害叶、茎及果实。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近地面处缢缩或枯死,真叶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迅速扩展,湿度大时,腐烂或像开水烫过,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茎基部染病,生纺锤形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患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染病,则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发出青贮气味。
【发生规律】发病温限5摄氏度-37摄氏度。最适温20摄氏度-30摄氏度,雨季及高温高湿发病迅速,排水不良,栽植过密,茎叶茂密或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酒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35%瑞毒唑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瑞毒锌)可湿性粉剂。
6、西瓜绵腐病
【症状表现】苗期染病,引猝倒,结瓜期主要危害果实。贴土面的西瓜先发病,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状,后迅速变软,致整个西瓜变褐软腐。
【发生规律】平均气温22摄氏度-28摄氏度,连阴雨天多或湿度大者纳握利于此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①利用抗生菌抑制病原菌。如在瓜田内喷淋号剂600倍液,使土壤中抗生菌迅速增加,占优势后可抑制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②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可把瓜垫起。
③发病初期喷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7、西瓜白绢病
【症状表现】受害部分先呈暗绿色病斑,后扩大,稍凹陷。
【发生规律】病菌在高温、高湿而有充足空气的条件下发育良好,故疏松的沙壤土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瓜田中病株。实行水旱1年以上的轮作,深翻耕,避免瓜果直接与地面接触。用五氯硝基苯0.5千克加细干黄泥15-25千克配成药土,撒施于茎基部的地面,有良好的防效。
8、西瓜蔓枯病
【症状表现】叶部受害,初期为绿色圆形斑,中心淡褐色,直径0.3公分,病斑边缘与健组织分界明显,后期病斑可扩大至1-2公分,病斑近圆形或互相愈合成不规则形,病斑中心淡褐色,边缘深褐色,肌心轮纹,并有明显的小黑点。
【发生规律】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如果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保护地通风不好,植株生长差的低洼地,发病往往也重。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清毒处理。处理时,先用55摄氏度温水浸种10分钟,然后浸在冷水中,捞出后即可催芽播种。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轮作,间隔年限在2年以上。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及时喷。有效药剂有10%双效灵300倍液,可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
西瓜的病害防治
9、西瓜褐色**病
【症状表现】在茎上产生油渍状暗绿色病斑,并腐烂,受害部位以上枯萎死亡。叶片受害产生不规则油渍状暗绿色至灰绿色的病斑,幼果和成熟果均可受害,起初产生油渍状暗绿色小圆形病斑,后迅速扩大成暗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并腐烂。
【发生规律】梅雨季节,排水不良的酸性土壤容易发病和流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的等量式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6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0%百菌清500-800倍液。每10天1次,共喷2-3次。
10、西瓜根结线虫病
【症状表现】仅发生于根部,以侧根及支根最易感病。根部受害部分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或根结,剖视内部,可见病组织中有白色细小梨状雌虫,极瘤或根结部上端往往产生细小新根,以后又被线虫侵入呈根结状肿大。病重株地上部分生长衰弱,矮化,似缺水缺肥状,叶片较淡,不结瓜或少结瓜。
【发生规律】以2龄幼虫或当年产的卵留在根结中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和越冬幼虫继续发育,多从嫩根部分侵入,**寄主细胞增生,形成瘤结,幼虫在其中发育。中性沙质壤土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实行2-3年的轮作,或水旱轮作。合理灌水和施肥,对病株有延缓期症状表现和减轻其损失的作用。若苗床有根结线虫,或在播种前2-3周进行土壤消毒,或用克线灵和铁灭克等来处理苗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