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根王除草剂怎么用(治芦苇烂根用什么除草剂)
4月25日,师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在130团7连召开了4月份植保工作现场会,各团场农业科科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和植保负责人共计3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针对当前病虫害发生与防控工作和棉田出苗情况做了交流,并对当前植保和田管做了工作部署。
会议对130团7连118号地棉苗出苗情况,田边保护带叶螨防治,以及春尺蠖和杨梦尼夜蛾防治现场进行了实地观摩交流。
一、气象与物候
今年全师终雪日和开春期在3月24-26日,明显晚于上年8-11天,终霜日比历年早,4月份气温和降水比去年普遍偏高,并有5次天气过程,在3-4日、13-14日、17-18日、23日和30日。由于四月多次降雨和温度的快速提升,杂草和树木也迅速返绿,昆虫也相继出蛰,目前各种虫害发生期与历年同步,多数虫害发生量有偏重发生的可能。
二、分析虫情动态
1.春尺蠖、杨梦尼夜蛾
根据近期各团测报站调查,4月20日前后春尺蠖卵已开始大量孵化并始见初龄幼虫,全师4月25日前后进入幼虫防治适期。目前杨梦尼夜蛾仍为羽化高峰期,羽化量明显较历年偏大。
2.棉叶螨
据近期各测报站早春杂草上调查,棉叶螨在杂草寄主上有螨株率高,卵量大,扩散蔓延快,多地有螨株率达到35%以上,进入达标防治时期。
3.棉蓟马与棉盲蝽
各团病虫测报站在地边调查,棉蓟马和棉盲蝽已在杂草上活动,而且发生量比历年同期偏大,目前在部分寄主杂草上网捕到盲蝽。
4.三点斑叶蝉
据124团和130团测报站目前在小麦地调查,三点斑叶蝉已在麦田中开始危害。
5.棉铃虫和地老虎
据各测报站对棉铃虫和地老虎的调查,棉铃虫5月初开始羽化,地老虎4月中旬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
三、植保工作建议
目前全师播种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进入田管阶段。现阶段进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关键期,也是防早措施的重要体现,此期的植保工作体现“多、繁和关键”的特点,此期病虫害种类全年种类多,应对各种病虫害植保工作繁多,“一控二减三基本”和绿色防控的关键期。
目前随着气温的快速回升,田间病虫害相继出蛰活动,应认真积极做好早春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掌握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采用防早、控少、治小原则,及时有效防控病虫害发生。
(一)认真开展病虫害调查分析,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当前物候普遍偏晚,害虫出蜇也相应较晚,但各种虫害发生期较为集中。据各团调查与预测,棉叶螨、棉蓟马、棉盲蝽、春尺蠖等多数虫害发生量都有偏重发生的趋势。
(三)扎实做好“四摆”工作。四摆:摆放糖浆盆、摆放性诱笼、摆放杀虫灯、摆放黄板。坚持“防早、控少、治小”的原则,扎实开展绿色防控,上标准、达精品,打造农药减量控害核心示范区。摆放糖浆瓶和诱虫笼要求:沿线沿边沿途每5亩地一个,5月1日前摆放完毕;摆放黄板要求:5月1日摆放监测黄板到位,5月15日后沿线沿边沿途每5亩一个黄板摆放到位;5月1日开始杀虫灯开灯诱蛾。“四摆”必须做到等高度、等间距,实现整齐划一。
(四)高度重视小麦白粉病、锈病和三点斑叶蝉等病虫害的调查和防控工作。及时监测,掌握虫情发生动态,主动用药预防,确保生产和生态安全。
(五)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和处置工作。严禁乱扔乱丢,保障生态安全。
(六)及时开展棉蓟马和棉盲蝽调查工作,坚持适期和达标防治。棉花齐苗后至4片真叶期集中防治棉蓟马;棉花4片真叶前把棉盲蝽防控于田外杂草上,4~6片真叶期集中防控棉盲蝽若虫于田内,并开展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
(七)坚持“两管一查”,严格管控农药规范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以及采购兵团农药推荐目录以外的农药,在我师严禁使用硫丹、灭多威、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和丁硫克百威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近期做好性诱剂、性诱笼、黄板、糖浆盆等物理诱控手段的准备工作,不能因采购品质不好,而使职工对绿色防控手段存有异议。
(九)各团测报站于即日起开展苜蓿或小麦田系统网捕监测虫情。连队植保人员都要开展通过网捕对小麦地天敌情况进行调查。
(十)开展棉花烂根和除草剂调查。加强低温影响对棉花烂种、烂芽和烂根的调查,区分烂根病和枯萎病发生状况。对除草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用药剂量,使用方法分类调查,为来年除草剂使用奠定基础。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