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铁锈病用什么药
小麦铁锈病用什么药?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认为小麦铁锈病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病害,它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对于小麦铁锈病的治疗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小麦铁锈病用什么药呢?
1.治疗药物
小麦铁锈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三氟氯甲酸、氧化锌和硫酸亚铁。
三氟氯甲酸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病原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将其稀释后喷洒在患病的小麦上,每亩用量为50-100克。由于三氟氯甲酸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剂,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氧化锌是一种天然无毒的杀菌剂,对小麦铁锈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将其喷洒在患病的小麦上,每亩用量为300克。由于氧化锌是一种天然无毒的药剂,使用时相对较为安全。
硫酸亚铁是一种抗菌剂,对小麦铁锈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将其稀释后喷洒在患病的小麦上,每亩用量为150-200克。硫酸亚铁使用相对安全,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避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2.预防药物
小麦铁锈病的预防药物也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腐霉灵和菌肥。
腐霉灵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病害,包括小麦铁锈病。使用时可将其稀释后喷洒在小麦上,每亩用量为100-150克。由于腐霉灵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剂,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菌肥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预防小麦铁锈病的发生。使用时可将其撒在小麦的根部,每亩用量为200-300克。菌肥使用相对安全,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避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拓展问题:
1.小麦铁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铁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麦叶面出现橙色或棕色的锈斑,叶片上还会出现一些小黑点,这些黑点是小麦铁锈病菌子囊孢子的产生部位。患病的小麦叶片会逐渐变黄,严重时会出现叶片枯死、凋萎等现象。
2.小麦铁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小麦铁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空气传播,另一种是种子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空气传播到健康的小麦上,造成小麦感染;种子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种子传播到健康的小麦上,造成小麦感染。
3.如何预防小麦铁锈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铁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2)做好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保持田间卫生;
(3)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使用菌肥等有机肥料,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4.如何正确使用农药防治小麦铁锈病?
使用农药防治小麦铁锈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的药剂,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2)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使用药剂时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
(4)使用药剂后需要注意观察植株的反应,及时调整药剂用量和使用频次。
5.如何识别小麦铁锈病和小麦赤霉病?
小麦铁锈病和小麦赤霉病的症状比较相似,容易混淆。识别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小麦铁锈病的锈斑呈橙色或棕色,而小麦赤霉病的赤霉斑呈红色或深紫色;
(2)小麦铁锈病的病斑较小,而小麦赤霉病的赤霉斑较大;
(3)小麦铁锈病的病斑呈线状或条状,而小麦赤霉病的赤霉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6.如何防止小麦铁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为防止小麦铁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2)做好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保持田间卫生;
(3)及时发现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使用菌肥等有机肥料,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5)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
7.小麦铁锈病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小麦铁锈病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影响。使用农药防治小麦铁锈病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8.小麦铁锈病对环境有影响吗?
小麦铁锈病对环境没有直接影响。使用农药防治小麦铁锈病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液衫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灶芦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隐埋带,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小麦刚过扬花期得了铁锈病怎么办?
现在小麦已经进入了生长中后期,也有很多农户在讨论扬花期以及灌浆期如何浇水,“一喷三防”用干什么配方的问题,其中有农户对扬花期能不能浇水这个问题有很大的疑问,有的人说干旱了就浇,而有些人说,不能浇,会影响授粉。这两种说法,那个正确呢?小麦进入孕穗扬花期后,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病虫害高发时期,可能有些农户开始打药浇水施肥,当然也有一些农户不做任何管理。我的建议是在小麦扬花期最好不要浇水,也不要打药。
因为小麦在生长中后期,有些地区会发生赤霉病,锈病以及蚜虫等病虫害,在这个时期浇水就会增加田间湿度,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小麦赤霉病会在连续阴雨天,降雨的天气发生严重,所以田间湿度大时,就有利于病害和虫害的传播。如果前期就比较干旱了,尽量在扬花前进行浇水,而不是在扬花期间浇水。
有些地块小麦长势很旺,浇水后可能会增加倒伏的危险。另外,小麦孕穗后仍然需要养分和水分,即使田间特别干旱,小麦扬花期一般也就几天的时间,这个阶段很短,可推迟几天再浇小水,后期雨水也会增多,以防水量过大,对根系造成损伤,加重倒伏的情况。
小麦进入孕穗扬花期后,这个时间也是特别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浇水,而是要做好病虫害以及干热风的预防。因为今年的天气情况偏差,不太正常,有些地区的小麦生育期往前提了半个月,再发生病虫害,也会减少产量。而且小麦赤霉病流行较快,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生就会减少产量。所以,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在生长中后期一定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往年发生过赤霉病的地块,一定要提前预防。
防治病害可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氟环唑等药剂,蚜虫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吡虫啉等药剂,打药时最好避开阴雨天,因为连续阴雨天会降低药效。如果打药后遇到下雨,应当雨停后进行补喷,特别是一些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块。
小麦扬花期的时间比较短,尽量不打药不浇水,同时在扬花期就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着重预防赤霉病,以保证小麦的产量。
问:荔枝树枝铁锈病用什么药?
锈病用多菌灵或硫悬浮剂或戊唑醇或烯唑醇或己唑醇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氟硅唑或三唑酮或腈菌唑或嘧菌酯或醚菌唑等叶面喷洒进行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酸二氢钾同喷,防治效果更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