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地条锈病怎么治疗
小麦地条锈病怎么治疗?
小麦地条锈病是由小麦地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死亡,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治疗小麦地条锈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是防治小麦地条锈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优点是防治效果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药剂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氧化乐果、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等,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药剂的种类、用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对小麦地条锈病无害的防治方法,其利用一些天然的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者生物制剂来抑制小麦地条锈菌的生长和繁殖。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没有危害,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防治方法。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生物制剂,如拮抗细菌、真菌、细菌素等,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地条锈病。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是预防和防治小麦地条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选择抗病品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目前国内已经培育出多个抗小麦地条锈病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适时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也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拓展问题:
小麦地条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受病原菌感染的小麦叶片会散发出病原菌,随着气流飘散到周围的小麦田,从而传播病害。
小麦地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土壤、管理等因素有关。气候湿度大、温度适宜时容易发生病害,而一些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小麦地条锈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积极开展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也可以提高预防病害的效果。
小麦地条锈病的治疗时机是在病害初期,也就是在小麦叶片上出现黄斑、死亡前进行,一般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进行药剂喷洒或者生物制剂施用。
一些小麦地条锈病的化学药剂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化学药剂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或误食药剂。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可以侵染穗部。发病时出现金***条形孢子堆组成的病斑,破坏叶肉组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减少子粒产量。它可以在小麦苗期发病,也可以在成伍扮株期发病。苗期发病虽然对产量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也会减少光合产物的积悉扰累和壮苗的形成,间接影响成株的生长和发育。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应选用内吸性杀菌剂,目前国内常腔陆灶用的是三唑酮(俗称粉锈宁),它不仅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防治白粉病。用三唑酮对种子进行拌种,可显著减少苗期条锈病的发生和为害。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治疗?
防治小麦条锈病,要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小麦条锈病一旦发生,蔓延很快,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快速扩散,影响防治效果。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戊唑醇等。可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或氟环唑7.5克喷雾防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再防一次。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面积最广,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燃吵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绝灶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条锈病在我国新疆、并段扮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小麦产区均有发生,主要在西北、西南、黄淮等地的冬麦区流行危害,以及西北春麦区发生严重,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尽量采取农业措施控制病害发生,对非施药不可的,应根据生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小麦田使用农药的规定要求,选择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问:小麦条锈病怎么治疗
防治上应严把“越夏菌源控制”、“秋苗病情控制”和“春季应急防治”这三道防线,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具体防治上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
(2)农业防治。一是适当晚插,避免过早播种,减少秋苗侵染机率。二是合理施肥。控氮、增磷、补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小麦抗病力。三是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3)药剂防治。一是秋播前实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0%(有效成分)三唑酮,(即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克 拌麦种150千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
80克 拌麦种50千克),拌种力求均匀,拌过药的种子必须当天播完。二是小麦出苗后开展系统监测(出苗后一个月左右即12月中、下旬),对初见病叶或发病中心田块及时进行挑治或全田防治。三是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克
,对水45公斤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用药一次。也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进行喷雾防治
问:苯甲丙环唑治小麦条锈病吗?
苯甲丙环唑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复配杀菌剂,是三唑类杀菌剂,主要是防治白粉病、锈病、大斑病等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所以可以防治小麦条锈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