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霉素治小麦条锈病吗 井冈霉素治小麦什么病
井冈霉素治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而井冈霉素作为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条锈病的治疗。井冈霉素是否真的能够治疗小麦条锈病呢?
井冈霉素的杀菌机理
井冈霉素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具体来说,井冈霉素能够结合30S核糖体亚基上的A位点,阻止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从而阻止蛋白质合成。井冈霉素还能够与50S核糖体亚基上的P位点结合,阻止肽链的延伸,从而进一步抑制蛋白质合成。
井冈霉素治疗小麦条锈病的效果
研究表明,井冈霉素对小麦条锈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井冈霉素能够有效抑制小麦条锈病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的程度。井冈霉素还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增强小麦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井冈霉素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由于井冈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因此在小麦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来说,井冈霉素可以通过喷雾、浸种、灌溉等方式施用。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井冈霉素治疗小麦条锈病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井冈霉素治疗小麦条锈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一:井冈霉素对小麦的安全性如何?
答案:井冈霉素对小麦的安全性比较高,一般不会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二:井冈霉素对人体的影响如何?
答案:井冈霉素对人体的影响比较小,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三:井冈霉素的残留期是多久?
答案:井冈霉素的残留期较短,一般为3-7天左右。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四:井冈霉素与其他农药能否混用?
答案:一般情况下,井冈霉素与其他农药不能混用。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问题五:如何避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答案:为了避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2.注意耕作管理,及时清理病残体和杂草;
3.合理施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
4.及时发现并治疗小麦条锈病。
总结
井冈霉素作为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条锈病的治疗。在使用井冈霉素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来使用,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需要加强耕作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合理施肥等。
问答拓展:井冈霉素防治对象,井冈霉素的效果是什么
井冈霉素是一种防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内吸性,易被菌体细胞吸收并在其内迅速传导,干扰和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育。那么,井冈霉素防治对象有哪些?井冈霉素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井冈霉素氏仔慧防治对象主要用于小麦纹枯病,也可用于水稻稻曲病、玉米大小病以及蔬菜和棉花、豆类等作物病害的防治。
多年大规模的田间使用结果显示其“防效高、无药害、无污染”的环保型农药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
井冈霉素的作用是什么1、水稻病害的防治纹枯病一般在水稻戚猜封行后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每次每亩用5%可溶性粉剂100-150克,兑水75-100公斤,针兑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间隔期7-15天,施药1-3次;水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每亩用5%水剂100-150毫升,兑水50-75公斤喷雾。
2、棉花立枯病的防治用5%水剂歼答500-1000倍液,按3毫升/平方米药溶液量灌苗床。
3、麦类纹枯病的防治用100公斤种子用5%水剂600-800毫升,对少量的水均匀叶喷在麦种,搅拌均匀,堆闷几小时后播种。
也可在田间病株率达到30%左右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60-75公斤喷雾。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井冈霉素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问答拓展:小麦的生产中,有哪些病虫害需要预防呢?
2024年小麦病虫害以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三病一虫”和恶性杂草为主攻对象,兼顾小麦条锈病。抓住关键时机防控防治,提高防效,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01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
一是适期用药。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物巧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若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二是合理选药。积极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替代多菌灵、多酮等抗药性强的药剂品种,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升级换代;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慎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单剂。
三是科学施药。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要用足药量和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其中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
四是干燥入库。适时抢收,去除病粒,干燥入库,防止湿籽入库增加毒素污染风险。
02小麦白粉病
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即小麦拔节孕穗期,对早发重发田块,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1-5%的田块单独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病株率达15%或上部三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结合赤霉病防控,一并用药进行防闹轮治,重发地区第一次防治后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要用液蚂信足药量和水量,喷匀喷透,药剂品种可选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慎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03小麦纹枯病
2月底至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纹枯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10%开展防治;对重发田块,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已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复配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
04小麦条锈病
在加强田间监测的基础上,对早期零星发生区,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流行风险。
在穗期病叶率达5%,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
05小麦蚜虫
重点抓好穗蚜防治,对百穗蚜量达500头或有蚜穗率达5-10%时,及时组织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等。
06麦田杂草
准确掌握防控时期。早春掌握在禾本科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阔叶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要在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防除,避免在低温寒潮前后用药,低洼积水田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科学选择药剂品种。要根据草相以及抗药性等情况,选用对路药种。对以罔草、看麦娘属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唑啉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等药剂防除;对以猪殃殃、繁缕等为主的阔叶杂草,可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等药剂防除;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田块,可选择上述两类药剂组合用药;严禁选用长残留期除草剂,避免影响后茬作物。
问答拓展:防治锈病特效药?
防治锈病常用药剂有:粉锈宁、速保利、广枯灵、3%广枯灵水剂。在锈病发生初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若发生大流行情况下,除及时防治发病严重的外,还要对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作物施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进一步蔓延,减轻损失用多菌灵或硫悬浮剂叶面喷洒进行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酸二氢钾同喷,防治效果更佳。锈病由真菌中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
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派颤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不少作物的锈病是世界性的,有些有大区流行的特点,产量损失常以万吨计。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小麦叶锈病(Pucciniareconditavar.tritici)曾大面积流行;小麦条锈病(P.striiformis)等也常有为害。
扩展资料:
锈病庆羡念的传播规律
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
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
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誉困,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