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蚜虫 棉蚜虫用什么药防治
棉蚜虫是棉花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们以棉花为食,寿命短,繁殖能力强,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棉花减产。对于棉蚜虫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将围绕棉蚜虫的危害、生命周期、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棉蚜虫的危害棉蚜虫是棉花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棉蚜虫以棉花为食,会导致棉花叶片变黄、萎蔫,从而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 棉蚜虫的唾液中含有毒素,会对棉花造成伤害。
- 棉蚜虫繁殖能力强,群体迅速蔓延,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棉花减产。
棉蚜虫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卵、若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 卵:棉蚜虫卵呈黄白色,长约0.5毫米,产于叶片下面。在25℃左右的温度下,卵期为5-7天。
- 若虫:棉蚜虫若虫呈淡**,体长约1.5毫米,有6条腿。若虫期为7-10天。
- 蛹:棉蚜虫蛹呈淡**,体长约1.5毫米,有4条短腿。蛹期为3-5天。
- 成虫:棉蚜虫成虫呈淡**,体长约3毫米,有4对透明翅膀。成虫期为7-10天。
针对棉蚜虫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控制棉蚜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使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喷洒棉田,如50%辛硫磷乳油、40%氯氰菊酯等。
-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蓝板等粘虫板,以及温度、湿度等生态环境调控手段,对棉蚜虫进行防治。
对于棉蚜虫的防治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控制其数量,避免对棉花造成严重损害。
相关百科知识瓢虫(piáochóng),属于鞘翅目瓢虫科,是一种常见的天敌昆虫,以各种软体昆虫为食,如蚜虫、白蚁、蜘蛛等。瓢虫数量多、杀虫效果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
相关拓展:
棉蚜虫(同翅目动物)释义:
棉蚜虫是同翅目的一类昆虫。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含107属2280种。中国已知260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棉蚜在我国南部棉区一年发生20~30代,北部棉区一年发生10~20代,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棉蚜以卵在木槿、石榴、花椒和冬青四大越冬寄主上越冬。
问:棉蚜的解释棉蚜的解释是什么
棉蚜的词语解释是:昆虫,身体小,浅绿色,头**黑色,危害棉苗等多种农作物。通称棉蚜虫。棉蚜的词语解释是:昆虫,身体小,浅绿色,头**黑色,危害棉苗等多种农作物。通称棉蚜虫。结构是:棉(左右结构)蚜(左右结构)。拼音是:miányá。注音是:ㄇ一ㄢ_一ㄚ_。
棉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昆虫,身体小,浅绿色,头**黑色,危害棉苗等多种农作物。通称棉蚜虫。
二、网络解码清渣释
棉蚜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蚜科蚜属的一种昆虫。俗称腻虫。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中国各棉区都迟悄有发生,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寄主植物有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瓜类等。
关于棉蚜的成语
不期然而然不期而然不为已甚不名一钱伯道无儿不齿于人绸缪束薪草庐三顾仓皇出逃沉博绝丽
关于棉蚜的词语
不齿于人不为已甚草庐三顾沉博绝丽疮痍满目不期而然不名一钱棉手闷子**之美仓皇出逃
关于棉蚜的造句
1、蚜虫是草木、庄稼的“冷血**”,种类繁多,常见的蚜虫有苹蚜、甘蓝蚜、麦二叉蚜、桃蚜、棉蚜等。
2、棉蚜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能危害棉花、瓜类及多种观赏植物,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3、棉蚜对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随地区、季节、寄主的不同而有差异。
4、结果表明,三种次生物质均对棉蚜有一定的抗生性。
5、这种瓢虫是肉食性昆虫,注定正烂永远没法出家当和尚,尤其是喜欢吃棉蚜、麦蚜、菜蚜、桃蚜——它们天生与蚜虫有仇,而且这仇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棉蚜的详细信息
问:棉蚜是什么?
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属于同翅目,蚜科,又叫腻虫、蜜虫、瓜蚜。棉蚜在各棉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发生重。寄主植物100多种,以棉、瓜类受害重。
为害状
形态特征
成蚜分①干母,是从越冬卵孵化出来的成熟个体,体长1.6毫米,洋梨形,茶褐色,触角5节,营孤雌生殖。
②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体色夏季黄绿或**,春秋季蓝黑、深绿或棕色,触角6节;腹部末端1对暗色短圆筒形腹管,尾片青绿色,**状,两侧有刚毛3对;复眼暗红色。③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毫米,体**、浅绿或深绿色,前胸背板黑色,有透明翅2对,前翅中脉3叉,后翅中、肘脉全;腹背两侧有3~4对黑斑,有时腹背有2~3条间断黑横带;触角6节,较短;腹管暗黑色,圆筒形,有瓦棱纹,尾片**状。④无翅产卵雌蚜,体长1~1.5毫米,体灰褐、墨绿、暗红或赤褐色;触角5节,后足胫节发达,排列不规则圆点几十个;腹管小,黑色。⑤无翅胎生雄蚜,体长1.3~1.9毫米,体色有绿、灰黄或赤褐;触角6节,腹管灰黑色,较短。卵为椭圆形,此氏体长0.5毫米,初产时橙**,6天后变漆黑色,有光泽。若蚜:①无翅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体色夏季为**或黄绿色,春秋为蓝灰色,复眼红色,经多次蜕皮变为无翅胎生雌成蚜。②有翅若蚜,夏体淡红,秋**,胸两侧有翅芽,腹两侧有白色圆斑,经4次蜕皮变为有翅胎生雌成蚜。
发生特点
棉蚜每年于10~11月间,以有翅雌、雄蚜迁飞到木槿、花椒、石榴和杂草(夏枯草、车前草)等寄主植物上交尾产卵过冬。第二年早春,当5日平均渗链气温达6℃时,过冬卵陆续孵化为无翅蚜,当5日平均气温达12℃时棉蚜进行孤雌繁殖,产生“干母”在越冬树上取食。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棉苗出土后,产生有翅雌蚜迁飞到棉苗上胎生无翅雌蚜为害,即俗称苗蚜。特别是出土早的棉田和靠近树木、杂草的棉田有翅蚜就多,为害重,造成棉花卷叶,棉花生长受阻,推迟果枝形成。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大量繁殖后,产生有翅蚜,在棉田内第二次扩散蔓延,形成苗蚜为害高峰,棉花出现“小老黑”,伏桃减少50%以上。由于蚜虫繁殖过多,胎生有翅蚜迁飞到其他棉田。当温度适宜,天气干旱,有利于繁殖时,小蚜虫经5天繁殖1代,适温16~22℃,1头雌蚜每天胎生5头小蚜虫,一生产70~80头,1年繁殖10~20代;7—8月份当温湿度适宜时,伏蚜大量繁殖为害,严重时造成上部果枝不结铃或小蕾脱落;当温度超过30℃时,虫口迅速下降。大雨对棉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利于蚜虫发生,但小雨天气,时晴时雨利于伏蚜增殖。进入晚秋气温下降,棉蚜又迁回寄主植物上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实行棉麦、棉菜、棉油间套作。
(2)种子处理。播前棉籽温汤浸种,然后用三九一一、呋喃丹、涕灭威等药剂拌种。一般每100千克干棉籽用75%三九一一(即甲拌磷)乳油1千克,将50升55~60℃的温水倒入大缸或某容器内,倒入农药混匀,再倒入棉籽搅拌,待药液吸干后,铲出堆闷24小时,播种,或每667平方米用1.5~2.5千克5%三九一一颗粒剂或3%呋喃丹(克百威)颗粒剂或5%涕灭威颗粒剂与棉籽一起播入土中,可基本控制苗蚜。
(3)苗期防治。当棉蚜达防治指标,百株瓢虫、草蛉等昆虫不能控制蚜害时(即三叶前卷叶株率10%,三叶后卷叶株率达20%,益害比不足1∶150),采用内吸剂涂茎、点心防治。如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等7.5毫升,缓释剂聚乙烯醇1克,水50毫升,先将聚乙烯醇煮沸溶化,待冷却后再加入内吸杀虫剂搅拌成高浓度溶液。使用时,在细棍一端扎上棉絮,在药液中沾湿,涂在棉茎中下部,沾森喊散1次药可涂7~10株或采用人工助迁瓢虫,即从小麦田收集七星瓢虫,然后分散放到棉田。
(4)蕾期防治。喷雾防治当棉蚜发生达到指标后,可采用点片防治,用**和增效**,每667平方米用50毫升,并可保护天敌;当蚜虫高峰期,用有机磷杀虫剂如50%辛硫磷或50%久效磷或甲基一六〇五或50%甲胺磷等,要注意多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伏蚜严重时,可667平方米用80%敌敌畏乳油75毫升,用2.5千克水稀释,与7.5千克的麦糠或锯末拌匀,撒在棉株行间,可起到熏杀蚜虫作用。
问:棉蚜虫是什么
同翅目的1科。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含107属228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已知260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本科蚜虫的寄生植物几乎包括被子植物和**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些种类则以**植物、蕨类植物和木贼科植物为寄主。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在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孤雌繁殖2或3代。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二十余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上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许多种类或种以下的单元在热带、**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现越冬的受精卵。常造成寄主植物组织变形或变色,或节间变短。
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为害。其中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问:。紧急求助题:棉蚜虫对什么庄稼作物的危害最大?1、水稻2、棉花3、小麦
棉蚜虫属同翅目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我们顾名思义好嘛
问:棉蚜虫被瓢虫捕食时,被捕食的棉蚜虫会立即释放一种报警信息激素,于是周围的棉蚜虫纷纷跌落,这种现象是()
棉蚜虫被瓢虫捕食时,被捕食的棉蚜虫会立即释放一种报警信息激素,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告诉周围的棉蚜虫赶快逃跑躲避敌害,有利于棉蚜虫种族的延续,属于同种动物内的互助关系.故选:D.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