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环唑防治小麦锈病吗 氟环唑防治小麦锈病吗有效果吗
氟环唑防治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菌主要分为条锈菌、黑锈菌和白粉菌等。其中,条锈菌对小麦的危害最大,因其易发生抗药性,给小麦生产带来了很大困扰。目前,氟环唑已成为防治小麦锈病的主要药剂之一。
氟环唑的特点
氟环唑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其杀菌机理为抑制病菌的脂质合成,从而阻断病菌的营养代谢,使其无法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与传统杀菌剂相比,氟环唑不仅对小麦锈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氟环唑的使用方法
氟环唑可通过叶面喷雾、种子处理等方式施用。其中,叶面喷雾是常用的防治方法之一,其施药时间一般在小麦拔节期后、锈病初期至病害高峰期之间,每次用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7天。种子处理则是在播种前将氟环唑溶液浸渍在种子表面,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
氟环唑的注意事项
1、使用氟环唑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不得超量使用。
2、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
3、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防止药剂残留,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氟环唑防治小麦锈病的优势
与传统杀菌剂相比,氟环唑具有以下优势:
1、广谱性强,可防治多种小麦病害。
2、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防治小麦锈病。
3、使用方便,可通过叶面喷雾、种子处理等方式施用。
4、安全环保,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相关问题
问题一:氟环唑对小麦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
氟环唑作为新型杀菌剂,对小麦锈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杀菌机理为抑制病菌的脂质合成,从而阻断病菌的营养代谢,使其无法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问题二:氟环唑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氟环唑可通过叶面喷雾、种子处理等方式施用。其中,叶面喷雾是常用的防治方法之一,其施药时间一般在小麦拔节期后、锈病初期至病害高峰期之间,每次用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7天。种子处理则是在播种前将氟环唑溶液浸渍在种子表面,使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
问题三:氟环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氟环唑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不得超量使用。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安全,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防止药剂残留,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问题四:氟环唑与传统杀菌剂相比有哪些优势?
氟环唑与传统杀菌剂相比,具有广谱性强、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和安全环保等优势。
问题五:氟环唑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氟环唑的杀菌机理为抑制病菌的脂质合成,从而阻断病菌的营养代谢,使其无法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问题六:氟环唑对环境有危害吗?
使用氟环唑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传统杀菌剂相比,氟环唑不仅对小麦锈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问题七:氟环唑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使用氟环唑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不得超量使用。每次用药间隔时间应不少于7天,避免药剂残留,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问题八:氟环唑是否可以替代传统杀菌剂?
氟环唑作为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已成为防治小麦锈病的主要药剂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不同的病害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氟环唑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杀菌剂。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包衣和拌种:用种子量0.2%的20%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0.15%的2%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农药喷洒:可选用丙环唑乳油、烯唑醇、粉锈宁以及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喷施,或者选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
一、包衣和拌种
1、以种子的0.2%为使用量,浓度为20%的粉锈宁(三唑酮)拌种;或用种子量的0.15%为使用量,浓度为2%的立克秀(戊唑醇)对种子进行包衣;或用种子量0.2%的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
2、如果使用粉锈宁要在拌种结束后的6-8小时开始播种,这样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拌种时注意用药量不要过大,以免造成药害,降低出苗率。
二、农药喷洒
1、防治小麦锈病,可用500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750kg水喷洒,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也可使用600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每10-20天喷1次。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
2、防治小麦锈病,还可用氟环唑、戊唑醇、己唑醇、三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于花前喷施,或者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啶氧菌酯、肟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喷施。农药需要交替使用,以免小麦产生抗药性。
3、小麦锈病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秆锈病的感染率在1-5%、叶锈病的感染率在5-10%、条锈病的感染率在1-2%,这三个阶段采用农药喷洒对小麦锈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问答拓展:甲硫氟环唑主治哪些病
防治白粉病,赤霉病,锈病问答拓展:氟环唑有何作用?
氟环唑产品为125克/升、12.5%悬浮剂,75克/升乳油,也是内吸性广谱杀菌剂。防治小麦锈病,亩用12.5%悬浮剂50~60克,对水喷雾。防治香蕉叶斑病,喷12.5%悬浮剂700~1300倍液或75克/升乳油400~75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