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 氟虫苯甲酰胺测定
2024-07-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51 次
氟苯虫酰胺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的杀虫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些害虫的繁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长期使用氟苯虫酰胺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对氟苯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变得至关重要。
氟苯虫酰胺残留的危害
氟苯虫酰胺残留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在农业生产中,氟苯虫酰胺的使用量较大,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农作物和土壤中的氟苯虫酰胺残留量增加,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氟苯虫酰胺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联用法等。其中,质谱联用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极低浓度的氟苯虫酰胺残留。
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的意义
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的意义在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通过对氟苯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残留量的增加,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还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氟苯虫酰胺残留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我们应该加强对氟苯虫酰胺残留的监管,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其残留量的增加,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相关拓展:
问:溴虫氟苯双酰胺残留期多长
残留期农药一般都是半年以上,只是残留多少的问题,问:我家菜花有虫子了,打一次了没什么效果、请问什么药效果好?
可以选用苏洞孙芸金杆菌或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甲维盐.虫酰肼或阿维双氟酰胺或杀虫单.氟苯虫酰胺或茚虫威或者中滚颤颤化9080等药剂防治。推荐配方:大公司的苏云金杆菌或者甲维盐+中化9080+有机硅喷施,连用2-3次,每大败次间隔5-7天!问:氟苯虫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区别
1)结构不同。氟虫双酰胺为双酰胺共轭结构,含氟原子;氯虫苯甲酰胺为单酰胺结构,含Cl和Br原子。前者属于二酰胺类化合物,后者不仅属于二酰胺类化合物,也属于吡唑类化合物。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
尽管氟虫双酰胺具有双酰胺共轭结构和氟原子,但大田表现并没有超越氯虫苯甲酰胺,原因可能在于氯虫苯甲酰胺的吡唑活性结构。在示范试验中可发现氟虫双酰胺起效速度快于氯虫苯甲酰胺,即前者施用后,害虫1-2个小时停止活动,后者则需要3-4个小时;死虫高峰期,前者大约在3-5天左右,后者一般在5-7天左右。起效速度的差异也可归因于结构上的差异。
(2)剂型不同。氟虫双酰胺成品采用水分散粒剂,崩解速度快,分散均匀;氯虫苯甲酰胺在水稻上登记的成品采用悬浮剂,与水分散粒剂性比,容易粘袋,造成浪费,溶解性能没有水分散粒剂好。水分散粒剂是比悬浮剂更环保的剂型,技术上更先进。
(3)传导性差异。严格意义上,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都不具有内吸性,尽管它们都可以通过作物的木质部进行传导。但二者具有强渗透作用,通过叶片施用后,可进行短距离的传导,同叶传导较好,但跨叶传导很差。试验表明,从根部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比氟虫双酰胺表现出更好的木质部传导性能。
(4)稻纵卷叶螟敏感性不同。稻纵卷叶螟对氟虫双酰胺极度敏感,稀释***倍的药效仍要高于3000倍的氯虫苯甲酰胺。
(5)温度敏感性不同。试验发现,氯虫苯甲酰胺在持续低温和高温天气下,药效有减弱现象;氟虫双酰胺则对温度敏感性低,持续低温和高温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
问:氟苯虫酰胺为什么禁用?
是因为对水生生物毒性高。氟苯虫酰胺,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对亚洲玉米螟及其他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除虫活性,对哺乳动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且对鸟类、鱼类和有益昆虫的毒性很低,非常适合玉米螟综合防治。氟苯虫酰胺对鳞翅目害虫有广谱防效,与现有的除虫剂产品无交互抗性产生。
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甘蔗二点螟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长,甘蔗枯心苗防效可达82%至94%。盛蛾时喷雾,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45至60克/公顷。在水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及时用药,每亩施用20%氟苯虫酰胺10克,对水量30至50千克。
氟苯虫酰胺产品有20%水分散粒剂,10%和20%悬浮剂。复配制剂有12%甲维·氟酰胺微乳剂,80%氟苯·除虫单可湿性粉剂。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作物有玉米、白菜、甘蓝,防治对象主要为玉米螟、甜菜夜蛾、小菜蛾、蔗螟。防治玉米螟有效成分24至36克/公顷,甜菜夜蛾、小菜蛾、蔗螟的用量有效成分45至50克/公顷。
作用特点:
1、氟苯虫酰胺具有胃毒和触除作用,无内吸性,高效,广谱。
2、氟苯虫酰胺与传统除虫剂没有交互抗性,特别适用于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和除虫剂的抗性管理。
3、可以与多种药剂混配。如可与噻虫啉、螺虫乙酯、噻嗪酮、吡虫啉等混配。
4、除虫见效较快,持效期较长。
5、除虫谱广。氟苯虫酰胺几乎对所有鳞翅目害虫均有很好的活性,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和幼虫,对幼虫防效尤佳。
6、应用作物广。应用作物包括:大豆、蔬菜、果树、玉米、棉花、葫芦、葡萄、坚果树、烟草和茶叶等。
注意事项:
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禁用。
对水生生物毒性高,氟苯虫酰胺能够分解成更高毒性的代谢物,从而对于水生生物产生药害,进而威胁到水生食物链(尤其鱼类)。对藻类高毒,同时该代谢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
易产生抗性,与氯虫苯甲酰胺类似,氟苯虫酰胺也易使目标害虫产生抗药性,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抗性监测结果表明,部分地区蔬菜小菜蛾已对氟苯虫酰胺产生了严重抗性;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发展也较快,有的地方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单一用药面临着较大的害虫抗性风险,且由于同样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与氯虫苯甲酰胺存在着产生交互抗性的风险。
上一篇:线虫对人有何危害 下一篇:南瓜育苗技术要点,南瓜育苗方法和时间.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