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是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是哪种植物

2024-07-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641 次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是 梨锈病的转主寄主是哪种植物

梨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对梨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小黄点,逐渐扩大形成红褐色斑点,叶片变形、枯黄,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果实变小、品质下降。针对梨锈病的治理方法有许多,其中转主寄主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转主寄主技术?

转主寄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寄主的生理代谢过程,使植物对病原体产生免疫力的方法。该技术是利用病原体在不同寄主植物之间发生转化的特性,将病原体从原来的寄主转移到另一种寄主植物上,使其在新的寄主上失去病原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转主寄主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转主寄主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 对环境友好:该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小。
  • 效果稳定:转主寄主技术对梨锈病的防治效果稳定,可以长期控制病害的发生。
  • 成本低廉:该技术不需要大量投入,经济效益明显。

转主寄主技术的实施方法是什么?

转主寄主技术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筛选新的寄主植物: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生长条件相似、易于生长、对病原体有免疫力的植物作为新的寄主。
  2. 病原体转移:将原寄主植物上的病原体转移到新的寄主植物上,使其在新的寄主上失去病原性。
  3. 新的寄主植物生长:将新的寄主植物培育成健康的植株。
  4. 种植新的寄主植物:将新的寄主植物种植在原来的梨树周围,形成一个免疫屏障。

转主寄主技术能否彻底根治梨锈病?

转主寄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梨锈病的发生,但并不能彻底根治该病害。因为梨锈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其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的宿主范围,只要存在合适的环境条件,就有可能发生病害。转主寄主技术只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不能完全根治梨锈病。

除了转主寄主技术,还有哪些防治梨锈病的方法?

除了转主寄主技术,还有以下几种防治梨锈病的方法:

  • 合理施肥:梨树缺乏营养容易感染病害,因此要注意合理施肥,保持营养平衡。
  • 保持通风:梨树生长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病害,因此要保持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 剪除病树枝条:及时发现病树枝条,及时剪除,避免病害扩散。
  •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的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梨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梨锈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 气候条件:梨锈病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易于发生。
  • 营养状况:梨树缺乏营养容易感染病害。
  • 树龄:老树容易感染病害。
  •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大容易导致通风不良,从而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

如何预防梨锈病的发生?

预防梨锈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
  • 保持通风:保持梨树的通风情况,避免湿度过高。
  • 合理施肥:注意梨树的营养状况,保持营养平衡。
  • 及时剪除病树枝条:发现病树枝条要及时剪除,避免病害扩散。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以梨锈病为例解释什么是转主寄生现象?其病原多型性、其发病特点是什么?拟定防治的关键措施?

梨锈病(pearrust)转主寄生是指病原菌侵染循环的整个生活史要在两种亲缘关系完全不同的寄主上完成。梨锈病在原寄主梨上产生性子器、性孢子、锈子器、锈孢子,然后在转主寄主桧柏上产生冬孢子。
梨锈病病害循环的特点存森枝在转主寄主(柏属植物),在田间无再次侵染现象。燃李
防治方法。①避免在梨园附近10km内栽种柏属植物。②针对梨只受一次侵染的特点,注重梨幼叶初展后的喷药保护。③对转主寄主柏属植物喷药,阻止其皮春迟上的冬孢子萌发。

问答拓展:梨生毛状物一般是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梨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水果,常吃它对喉咙有一定好处。梨的味道酥脆,非常甜,很多人都喜欢它。一些农民专门从事种植梨来赚钱,因此要更加注意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如果梨长毛了怎么办?怎么预防呢?想知道的朋友快点阅读以下内容!

梨毛病是什么病?梨子的头发通常会生锈,主要损坏叶片,新芽和幼果。叶子受伤,叶子前部形成橙***圆形损伤,密密麻麻地形成小的橙***针,即性孢子囊。潮湿时,淡***粘液溢出。这是性孢子,小颗粒在后期变黑。与病斑相对应的叶片下侧组织变厚,并出现灰***的毛状物质,即锈菌孢子囊。头发断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水果,果梗,新芽和叶柄均受损。最初的病斑类似于叶子上的斑点,在稍后的阶段,在相同病斑的表面上形成有毛的物质。

梨锈病的特征:

1、转移宿主的锈病病原体具有转移到宿主的信物特征,必须将其转移到宿主宿主中,例如如杜松,柏树,欧洲杜松等。只有在树上越冬,才能完成它们的生活史。如果在梨园的5公里之内没有任何寄主,例如杜松和龙柏,通常不会发生梨锈病。

2、气候条件春季,当梨树发芽并铺开叶子时,如果降雨和温度合适,则芽孢会萌发,大量的芽孢会散布并扩散,病情很严重。此时的风向和风向会影响担子菌与梨树之间的接触,这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关系。这是当年影响梨锈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3、宿主越冬病原体的基数在杜松,柏树和其他树木的存在下,例如,宿主树上诸如柏树和柏树的越冬病原体基数大,初始感染源就足够了,发生梨锈病严重,反之亦然,病情轻。

4、不同品种和品种的抗性梨具有不同的抗锈性。通常,中国梨是最易感的,其次是日本梨,而西方梨的抵抗力最强。

梨锈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1、消除越冬的病原体,例如风景区或绿地附近的梨果园,柏树和其他无法清除的寄主,应放在柏树上喷洒杀菌农药以根除越冬的病原体并减少感染源。也就是说,在3月初和3月中旬(在梨树发芽之前),将柏树和其他移栽寄主从患病的gall中切除,然后将4-5倍的石灰-硫混合物喷洒。

2、消除传输主机。在梨园5公里范围内消除杜松和龙柏等移栽宿主是预防和控制梨锈病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在建造新的梨园时,请考虑附近是否有转寄寄主,例如杜松和龙柏。如果有任何传输主机,则应将其清除。如果数量很大且无法清除,则不应将其用作梨园。

3、梨喷洒控制梨树发芽后25天内至叶片发育后25天内,即担子孢子传播和感染的高峰期,应进行梨树喷药。正常情况下,在撒播梨树的叶子后,如果在杜松树上发现有雨水和圆锥形的角,则每10-15天喷洒1500-2000次20%的粉锌宁EC,即可基本控制锈迹发生。如果无法控制,则必须添加20%氟硅唑丙草胺800倍溶液。如果预防和治疗不及时,当病害出现在叶片前部时,如果病斑(孢子囊)出现在叶的正面,可以喷洒20%氟硅唑丙草胺溶液1000次。20%咐坦歼氟甲唑丙草胺800倍液可以控制危害,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衡冲。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病原是什么?

病原为担子菌门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asiaticumMiyabeexYanmada]。病菌需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具有专性寄生和转主寄生特点。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发生在梨、山楂、木瓜等寄主上,冬孢子及担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及欧洲刺柏等柏类转主寄主上。性子器扁烧瓶形,埋生于梨叶正面病部组织的表皮下,孔口外露,大小为120~170微米10~120微米,内生有许多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的性孢子,大小为8~12微米1~3.5微米。锈子器丛生于梨叶病斑的背面或嫩梢、幼果和果梗的肿大病斑上,细圆筒形,长5~6毫米,直径0.2~0.5毫米。组成锈子器壁的护膜细胞长圆形或梭形,大小42~87微米13~42微米。外壁有长刺状突起,锈子器内生有很多的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大小为18~20微米19~24微米,膜厚2~3微米。橙***,表面有瘤状细点。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初短小,后渐伸长,长2~5毫米,顶部宽0.5~2毫米,基部宽1~3毫米。冬孢子通常需要25天才能发育成熟。冬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双胞,黄褐色,大小为33~61微米14~28微米,在每细胞的分隔处各有2个姿搜发芽孔,柄细长,其外表被有胶质,遇水胶化。冬孢子萌发时长出担子,4胞,每个细胞长一个小梗,每小梗顶端产生一个担孢子。担孢子卵形,淡黄褐色,单胞,大小为10~早弊15微米1~9微米。

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17~20℃。担孢子发芽适宜温度15~23℃。锈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

梨胶锈菌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木瓜、山楂和贴梗海棠等,但不能侵害苹果。梨锈病菌的转主寄主除桧柏外,还有欧洲刺柏、南欧柏、高塔柏、圆柏、龙柏、柱柏、翠柏、金羽柏和球陆册族桧等,其中,以桧柏、欧洲刺柏和龙柏最易感病,球桧和翠柏次之,柱柏和金羽柏较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