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科 莎草科杂草用什么除草剂好
什么是莎草科?
莎草科(Cyperaceae)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呈三棱形,叶子通常为基生或纺锤形,花序通常为头状花序,花小而密集,果实为坚果或浆果。莎草科共有约5000种植物,分布在全球各地,包括温带和热带地区,是一类生态学意义重大的植物。
莎草科的生态学意义
莎草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在湿地和沼泽地区起着重要的保持水质和水量的作用,能够净化水质、吸收水分和减少水流速度。莎草科植物能够提供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例如提供栖息地、食物和保护。莎草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工程植物,能够修复和保护湿地和沼泽地区的生态系统。
莎草科在农业中的应用
莎草科植物在农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作为牧草或饲料,例如香蜂草(Carexodorata)和三棱草(Cyperusesculentus)等。莎草科植物还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例如水葱(Eleocharisdulcis)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等。莎草科植物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和纸张,例如香蒲(Typhaorientalis)和菰(Scirpusgrossus)等。
莎草科植物的栽培和管理
莎草科植物的栽培和管理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它们通常适合在湿润或半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因此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需要避免过度灌溉。莎草科植物通常喜欢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莎草科植物需要保持适度的施肥和修剪,以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莎草科植物是一类生态学意义重大的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农业应用价值。在栽培和管理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适度的施肥和修剪等方面。
相关百科知识
水葱(shuǐcōng)是莎草科植物的一种,又称荸荠、芡实草等,是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均可食用,富含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和水果。
相关拓展:
莎草科(莎草目莎草科植物)释义:
莎草科(拉丁学名:CyperaceaeJuss.),是木兰纲禾本目下的一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较少为一年生。
莎草科全世界约80余属4000余种,中国有28属500余种。多数具根状茎少有兼具块茎,大多数具有三稜形的稈(gǎn);叶基生和稈生;花序有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或长侧枝聚繖花序;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少有雌雄异株;果实为小坚果,三稜形或球形。广布于全国,多生长于潮湿处或沼泽中。莎草科是被子植物中10个种类最多的科之一。在湿地和高寒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问:莎草科简介
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中文名4拼音名5拉丁名6描述7莎草科的特征8中国植物志9所有属10莎草科的分类依据10.1莎草属(Cyperus)10.2荸荠属(Heleocharis)10.3飘拂草属(Fimbristylis)10.4苔草属(Carex)1拼音
shācǎokē
2英文参考
Cyperaceae,S**geFamily
3中文名
莎草塌链科
4拼音名
shacaoke
5拉丁名
Cyperaceae
6描述
莎草科(Cyperaceae,S**geFamily)
本科为广布全球的一个草本大科,约120属4500多种,主产温带地区。我国有31属670种,分布全国各地。其经济意义不及禾本科重要,但荸荠可作水果或蔬菜,有些植物可药用或供编织草席、制纸等用,然而有不少为农田杂草。
荸荠的块茎可食或提取淀粉。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秆实心,常三棱形,无节;叶通常3列,有时缺,叶片狭长,有封闭的叶鞘;花小,两咐仔性或单性,生于小穗鳞片(常称为颖)的腋内,小穗复排成穗状、总状、圆锥状、头状或聚伞花序等各种花序;花被缺或为下位刚毛、丝毛或鳞片;雄蕊1-3;子房上位,1室,有直立的团简孙胚珠1颗,花柱单一,细长或基部膨大而宿存,柱头2-3;果为一瘦果或小坚果。我国的主要属有:Carex,Cyperus,Fimbristylis,Heleocharis,Kobresia,Mariscus,Scirpus,Scleria等等。(参见《中国植物志》第11卷。)
7莎草科的特征
多年生,少为一年生草本,常具根茎;地上茎(秆)多为三棱形,实心;叶基生或秆生,常排成3列;叶片条形,基部叶鞘闭合,或叶片退化而仅具叶鞘。花小,2~多朵集成小穗,单一或再排成各种花序,花序下通常有1~多枚叶状、刚毛状或鳞片状总苞片;花两性或单性,生于鳞片(颖片)的腋内,鳞片在小穗轴上2列或螺旋状排列;花被缺或退化成下位刚毛或下位鳞片;雄蕊3(少1~2);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小坚果或瘦果,有时为苞片形成的囊包所包被,种子有胚乳。染色体:X5。花粉1~4孔。
8中国植物志
11:1
9所有属
Bly***us........扁穗草属
Bulbostylis....球柱草属
Carex..........薹草属
Cladium........克拉莎属
Courtoisia.....翅鳞莎属
Cyperus........莎草属
Diplacrum......裂颖茅属
Eriophorum.....羊胡子草属
Fimbristylis...飘拂草属
Fuirena........芙兰草属
Gahnia.........黑莎草属
Heleocharis....荸荠属
Hypolytrum.....割鸡芒属
Juncellus......水莎草属
Kobresia.......嵩草属
Kyllinga.......水蜈蚣属
Lepidosperma...鳞籽莎属
Lepironia......石龙刍属
Lipocarpha.....湖瓜草属
Machaerina.....剑叶莎属
Mapania........擂鼓艻属
Mariscus.......砖子苗属
Pycreus........扁莎属
Remirea........海滨莎属
Rhynchospora...刺子莞属
Schoenus.......赤箭莎属
Scirpus........藨草属
Scleria........珍珠茅属
Thoracostachyum野长蒲属
Torulinium.....断节莎属
10莎草科的分类依据
本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两性或单性、小穗排列方式、花鳞片的排列方式、花柱基部是否膨大、柱头数目、小坚果是否具囊苞和下位刚毛等性状。
10.1莎草属(Cyperus)
秆散生或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有时缩短成头状,叶状苞片数枚;小穗2~多数,穗轴宿存,鳞片两列,无下位刚毛;花两性,柱头3(极少2);小坚果三棱形。380种,我国有30多种。莎草(香附子,C.rotundusL.),广布各地,为恶性杂草之一,也是飞蝗、花稻虱及稻纹枯病的中间寄主。块茎药用或提取香附油作香料。碎米莎草(C.iriaL.)、异型莎草(C.difformisL.)、扁穗莎草(C.pressusL.)等为江南各地常见田间杂草。伞草(C.papyrusL.),常栽培作观赏。
10.2荸荠属(Heleocharis)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有的根状茎顶端膨大成球茎;秆丛生,圆柱形或四棱柱形,只有叶鞘无叶片;无总苞,小穗单个顶生,花两性,下位刚毛7枚;柱头3,花柱基三角形;小坚果棕色。荸荠[H.tuberosa(Roxb.)Roem.etSchult.]广为栽培,球茎供食用。同属的牛毛毡[H.yokoscensis(Franch.etSav.)TangetWang]为水田的矮小杂草,也是水稻铁甲虫的寄主。
10.3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秆常丛生,叶基生;聚伞花序顶生;花两性,无下位刚毛,花柱基部膨大,常易脱落,柱头2~3。约130种,我国有47种,广布。水虱草[F.miliacea(L.)Vahl.]、烟台飘拂草(F.stauntoniDabea.etFranch)、两歧飘拂草[F.dichotoma(L.)Vahl.]等,多为稻田或路边湿地常见杂草。
10.4苔草属(Carex)
问:什么是莎草科植物
莎草科植物有哪些
莎草科植物一般茎实,叶多,花相对较小,适应性好。莎草科植物燃物包括荸荠、油莎豆、头状莎草、高山嵩草、油莎豆、苔草、黄莎草、异叶莎草、牛毛毡、低地莎草。
荸荠
荸荠是莎草科植物。它的根一般是匍匐的,秆多,一般是丛生的,所以比较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油莎草
莎草属莎草科植罩蚂虚物。它的茎和叶是丛生的,一般颜色是绿色。主要适合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高山嵩草
高山嵩草是莎草科植物。它的茎呈圆柱形,通常有3米多长,主要喜欢生长在阴凉的物枝地方。
水莎草
莎草属莎草科植物。散生,根茎一般较粗。它喜欢在有光的地方生长。
牛毛毡
牛油果是莎草科植物。它的根是匍匐的,它的秆是细长的,它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土壤里。
问:莎草科杂草是什么草?
香附子,三楞草问:莎草科植物有哪些
莎草,是多种植物的别称,植物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你知道常见的莎草科植物有哪些吗?1.球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状苞片3至多枚,长于花序。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小穗条形赤褐色,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翅;鳞片卵状长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水田及湿地。为主要杂草。
2.异型莎草
秆直立,丛生。叶条形,短于秆,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小穗披针形或条形,密集成头状。小穗轴无翅;鳞片边缘膜质,白色,中部红棕色。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有三棱,淡**。生于农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3.头状穗莎草
秆三棱形。叶长条形,叶鞘红褐色。叶状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小穗密集成椭圆形的穗状花序,圆形膜质先端钝。小坚果,三棱形,有网纹。生于稻田及湿地。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水浇地的菜田及果园也常见为害。
4.水莎草
多年生草本。秆散生,扁三棱形。叶条状,叶状苞片较花序长。长侧枝聚伞花序复生,小穗条形,穗轴具透明的翅。小坚果椭圆形,棕色。生于稻田、水沟边。为稻田主要常见杂草。
5.黄颖莎草
秆丛生。叶条形,短于秆。叶鞘红棕色,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小穗多数,条状披针形。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狭边。鳞片**,膜质,先端凸尖短,背部具龙骨状突起。小坚果倒卵形,与鳞片近等长,表面密生微突状细点。生于湿润地。为玉米田、大豆田、菜田及果园主要常见杂草。
莎草科的植物有非常多种,无法全部进行整理,但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上这些。另外莎草科植物还有:荸荠、油莎草、头状穗莎草、高山嵩草、水莎草、脚苔草、黄颖莎草、异型莎草、牛毛毡、低苔草、扁秆藨草、垂头藨草、白颖苔草、异穗苔草、水葱、风车草、纸莎草、球穗莎草、云南莎草灯等。
问:莎草科杂草有哪些
莎草科杂草,危害水稻作物较重的一类杂草。胚有一个子叶(种子叶),通常叶片窄、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叶鞘包卷,无叶舌,茎三棱,通常空心,无节。主要发生在水稻田。种类多,数量多,农业和化学药剂难以防除。
莎草科杂草主要有:香附子、水蜈蚣、异型莎草、日照飘拂草、水莎草、碎米莎草、红鳞扁莎、牛毛草、萤蔺、扁秆藨草、**藨草(三江藨草)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