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防治 美国白蛾防治时间
这一篇农资文章内容会给全国农友们阐述一下“美国白蛾防治”的内容进行剖析,期望对农资人们有所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美国白蛾防治美国白蛾(Europeancornborer)是一种有害的农业害虫,它的幼虫会在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上进行食害,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为了防止美国白蛾的危害,农业专家们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在美国白蛾防治上,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引进寄生蜂来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这些寄生蜂会寄生在美国白蛾幼虫体内,阻止其生长发育,从而减少了美国白蛾的数量。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虽然化学防治方法效果较快,但是由于其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谨慎使用。在美国白蛾防治上,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生长期、气象条件等情况选择适合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处理。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在美国白蛾防治上,物理防治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陷阱捕捉法。农民可以在农田中设置**或白色的黏贴板,吸引美国白蛾成虫在上面落脚,从而减少美国白蛾的数量。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指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在美国白蛾防治上,农民可以采取轮作、间种等措施,减少美国白蛾在同一作物上的大规模繁殖。及时清理田间杂草、落叶等也可以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拓展百科知识:寄生蜂(jìshēngwēng):寄生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其幼虫能够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依靠寄主体内的养分生长发育。寄生蜂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生物控制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其他昆虫的数量和危害。化学农药(huàxuénóngyào):化学农药是指利用化学手段合成的能够杀灭或控制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农业用药。化学农药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但同时也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轮作(lúnzuò):轮作是指在不同的作物之间进行交替种植,以达到保持土壤肥力、控制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等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参考来源:1.王明贤.农业昆虫防治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2.王志华,谢李坤,孟建民.玉米重要害虫的生物防治[J].农业技术,2024,39(7):212-213.拓展好文:美国白蛾危害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美国白蛾危害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陈保胜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为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为害果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受害严重。据文献记载,仅我国受美国白蛾危害的阔叶树就多达100种,欧洲达230种,**记载有317种[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美国白蛾在我国多个地区暴发成灾,对于农作物及林木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探讨美国白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1美国白蛾危害现状
美国白蛾属于食叶害虫,其食性较杂,对树木和农作物危害较大。美国白蛾幼虫孵化后,1周即能够自行取食叶下表皮,而且在取食过程中会通过吐出大量的丝网形成网幕,当虫龄增大时,网幕也会随之增大。幼虫会在网幕内聚合在一起取食,取食时会先从叶缘开始,再吃叶肉,最后只余下叶脉,当叶片全部被吃光后,会再寻找新的寄主。美国白蛾发生时间较为集中,而且为害部位较高,一旦防治不及时,则会快速蔓延,导致病虫大规模暴发。
2美国白蛾发生规律
美国白蛾作为灯蛾类生物,其发育需要经历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通过成虫、成卵再形成幼虫,最终成为蛹。其幼虫在隐蔽的石缝和树皮裂缝中过冬,并在过冬过程中结茧化蛹。于次年4月中上旬部分冬蛹开始羽化,下旬开始产卵,5月则为羽化的高峰期,有第1代幼虫出现,6月中旬为成熟幼虫化蛹的高峰期。7月中旬第2代幼虫开始下树化蛹,8月上旬第2代幼虫羽化,下旬则达到高峰期,并出现越冬型幼虫。9月底~11月上旬,成熟的幼虫则会陆续下树化蛹越冬。[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3美国白蛾防治措施
3.1加大对美国白蛾防治的宣传力度。针对美国白蛾病虫害需加大宣传力度,需要地方**给予大力支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并加以有效的指导,使广大民众能够了解美国白蛾防治知识,充分调动起人们对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借助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对防治措施加以普及,有效预防和控制美国白蛾的暴发,以此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3.2建立健全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机制。针对美国白蛾虫害,应建立专门的防治部门,以农林防疫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对于一线工作人员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汇报,并针对具体的疫情来制定具体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范围,对美国白蛾进行全面清除,避免继续扩大。另外,各部门还要加大协同和配合的力度,构建联合防治工作网,以此来实现对美国白蛾的有效防治。
3.3美国白蛾防治的技术手段
3.3.1人工防治措施。为了能够有效的应对美国白蛾带来的危害,需要加大对抗病植株研究的力度,通过种植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植物品种,能够对美国白蛾的集体暴发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由于美国白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下地化蛹的习性,因此在人工防治工作中,可以在树干离地1m左右的位置处绑草,这样可以诱集大量白蛾在草上进行化蛹,通过定期对草把进行更换,并对更换下来的草把焚烧,可以实现对害虫的有效灭杀。对美国白蛾的防治,选在产卵期或是生长3龄期内,每隔2d集中销毁美国白蛾幼虫网幕1次,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密度。另外,美国白蛾还具有趋光性,可在其暴发时,采用黑光灯或是频振杀虫灯对其诱杀,灯具的布设高度要根据植物实际生长高度确定,灯具间距以30~50m为宜。
3.3.2农药防治措施。针对美国白蛾能够发挥良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种类较多,一般情况下利用农药对美国白蛾进行防治,4d左右即能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化学农药普遍毒性较大,使用中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长期用药不仅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还会对其他生物造成灭杀。因此在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使用时间最好控制在美国白蛾3龄前,并以植物源及菌类农药优先。在施加农药期间,对美国白蛾的天敌做好保护措施。具体用药量还要依据病虫害的实际暴**况而定。
3.3.3生物防治措施。在美国白蛾成虫期可以借助昆虫信息素,在树枝上悬挂诱捕器,实现对成虫的有效诱捕,并定时清理。在生物防治工作中以虫治虫是较为常见的防治方法。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虫生真菌中的白僵菌对美国白蛾具有较高的寄生率、致病能力和感染能力,能够实现对虫害的长久控制,可以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的每一个阶段进行限制。同时,多角体病毒作为一种重要的杀虫剂,在防治美国白蛾时应用率也较高,多角体病毒不仅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害虫天敌,对美国白蛾种群增长密度的抑制作用也较好。另外,还可利用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控,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4完善检疫工作。针对美国白蛾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加强检疫工作,并不断完善检疫部门及检疫队伍。在具体检疫过程中,要对疫区的所有苗木和花卉进行严格检验和检疫,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携带和种植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植物。作为检疫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程序,并严格执行,通过建立多个检验检疫工作区,开展全面的检疫工作,进行多次检验来保证植物质量。针对疫情严重的地区,在实地考察后,最好对患病苗木进行彻底清除,以便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
4结束语
美国白蛾病虫害大规模暴发对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防治工作中,需要遵循预防为主和及时防治的原则,对没有发生虫害的区域,定期开展普查和检疫,对疫情发生的主要趋势进行掌握,从根源上实现对美国白蛾的有效防治。并重视综合防治手段的应用,有效降低美国白蛾的影响,实现对植被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