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加工工艺 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图
饲料加工工艺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饲料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善。正确的饲料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饲料的质量和产量,从而降低饲料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饲料加工工艺的分类饲料加工工艺可以分为物理加工、化学加工和生物加工三种类型。
物理加工:指的是通过物理手段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如破碎、粉碎、压缩、干燥、膨化等。
化学加工:指的是通过化学手段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如氨化、酸化、热处理、脱毒等。
生物加工:指的是通过微生物、酶等生物体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如发酵、酶解、微生物处理等。
饲料加工工艺的流程饲料加工工艺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清理与筛选:将原料中的杂质、异物、不良品等进行清理和筛选,保证原料的纯度和质量。
破碎和粉碎:将原料进行破碎和粉碎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颗粒度和形态,以便做出更好的饲料。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饲料配方。
制粒:将混合好的饲料料粉进行制粒,形成大小均匀的颗粒状饲料,以便畜禽易于食用。
包装:将加工好的饲料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使用。
饲料加工工艺的优化饲料加工工艺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原料的选择:选择优质的原料,可以降低饲料加工的成本,提高饲料的质量和产量。
加工设备的更新:及时更新加工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生产成本。
加工工艺的改进:不断地优化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饲料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拓展百科知识酸化处理:酸化处理是指通过向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酸或无机酸,使饲料pH值下降到4.0~5.0之间,从而达到杀菌、消毒、去毒的目的。酸化处理可以防止饲料中的细菌、霉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保障畜禽的健康。
酶解:酶解是指通过酶的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的过程。酶解可以使饲料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多糖和脂肪等分解成小分子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氨化处理:氨化处理是指通过向饲料中添加氨水或**素等物质,使饲料中的粗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和氨,从而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
参考来源:《动物营养学》(第三版)相关问答拓展:
1、熟饲料与生饲料的区别?
生饲料喂与熟饲料喂的区别: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等谷实饲料及其加工副产物糠麸类,煮熟喂猪并不能提高其利用率,相反,煮熟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降低氨基酸的有效利用率。这类饲料由于煮熟过程的损失和营养物质的破坏,使其利用率比生喂降低10%,因此谷实饲料及其加工副产物最好生喂,不要煮成熟粥喂猪。生喂不仅效果好,而且可节省锅灶、燃料和人工。
各种牧草、青草野菜、树叶、胡萝卜、甜莱、白菜、萝卜、瓜类及水生植物等青绿多汁饲料,都应粉碎或打浆生喂,煮熟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亚硝酸盐中毒。马铃薯、甘薯及其粉渣煮熟喂能明显提高利用率。大豆、蚕豆炒熟或煮熟饲喂比生喂利用率高。含有害成分的饲料如棉仁饼、菜籽饼、轻度变质的饲料(含有真菌、霉菌),以及食堂剩菜、剩饭、消水,煮熟饲喂为好,能避免或减少猪中毒的可能性。喂猪常用的大多数饲料,都应当粉碎,配制成全价饲粮生喂,不饲养效果好,还能降低饲养成本,传统煮料喂猪的**惯应当改变。
2、饲料需要煮熟饲喂吗?
除了通过煮熟能起到去毒作用的饲料和少量通过煮熟能提高消化率的饲料外,其他饲料一般都不需要煮熟饲喂。
将饲料煮熟饲喂对大部分饲料来讲不但不提高消化率,反而会降低饲料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对大多数饲料应提倡用生料喂猪。生料喂猪有以下优点:
一是使营养物质免受破坏,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很易被热破坏,特别对于青饲料尤为明显,使饲料中的维生素供应明显不足。
二是生料喂猪可防止某些中毒现象的发生。青饲料在高温焖制的情况下,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猪大量采食这种饲料后,降低**运氧能力,甚至产生中毒。
青饲料一定要生喂。
三是生料喂猪可降低饲养成本,节省劳动力,节约燃料,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由于上述原因,能量饲料、青绿饲料一般以生喂为宜。
3、饲料水分国家标准?
饲料水分指饲料中所含的水分量。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每个国家都制定了饲料水分的标准。在中国,饲料水分的标准为10%~14%。这个标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饲料设定的,以确保其适合不同种类的动物。饲料水分的控制对于动物的生长、健康和生产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非常重要。
饲料制造企业应该确保其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建议畜牧养殖业者在选择饲料时要仔细查看饲料水分含量,以确保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
4、饲料保质期一般多久?
一般时间为40到60天,因素主要有水分多少,加工工艺及贮藏方法,原料的选择,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油脂等营养物质的多少等要看你是哪种饲料了,有很多种夏秋季45天冬春季60天或者夏秋季60天冬春季90天较为常见也有不分季节直接写90天的
5、饲料**模式和思路?
根据情况不同,模式与思路不一样:有钱的养殖场,**,降低企业利润,甚至只是赚钱原料、加工费用;没有钱的,解决资金问题,主题是依靠融资担保公司解决资金;散户,还是依靠传统经销商。
拓展好文:我国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预混合饲料是配合饲料的核心,一般包括6、7种微量元素,15种以上的维生素,2种氨基酸,1~2种药物及其它添加剂(抗氧化剂和防霉剂等),虽然仅占配合饲料的0.5%~5%,但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改善以及饲料的贮存都有很大的作用。预混料不仅在配方设计中体现出相当的技术含量,而且在原料进料、计量混合、成品包装储藏、除尘等加工工艺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预混料加工基本工艺要求
预混料具有原料品种多、成分复杂、用量相差悬殊、理化性能差异大、物料粒度细且许多物料具有毒性等特点,大大增加了其加工的复杂性,其工艺主要有以下要求。
①工艺流程应简短。生产预混合饲料的工艺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精确配料,二是均匀混合,完成这两个生产工序后,最好不要再经输送,直接打包,以减少成品的分级,防止交叉污染。
②配料精度要求高。预混合饲料的原料品种多,配比量相差大,称量精度要求达到:微量成分0.01%~0.02%,中量成分0.03%~0.05%,常量成分0.1%,载体0.25%。因此在工艺上一般设置3~4个配料点,每一个配料点称同一种重量等级的原料,量大的用大秤,量小的用小秤。
③混合均匀度要求高。混合机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不得大于5%,最好采用大开门出料门,减少机内残留,残留量应小于100g/t,以减少微量组分的污染。
④原料活性保护。各种饲料添加剂的性质和作用各不相同,相互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其活性,配伍关系复杂,应最大可能地保护活性成分的活性。
⑤设备耐腐蚀。预混合的原料多数为活性物质,对设备的腐蚀很强,除载体、稀释剂和非活性物质外,其余与活性物质相接触的设备均应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制造。
⑥粉尘控制。预混料粒度细,在生产的很多环节都会产生粉尘,粉尘问题是预混合饲料厂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的重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粉尘进行控制。各设备或连接处应密封,在各微量组分配料点、投料点、打包点、人工操作区和成品库内,都应配有相应的吸风罩、吸风口,除尘设备应选择性能较好的除尘器。
2预混合饲料主要加工工艺
我国预混合饲料厂大多都不进行原料处理,所需的原料如维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载体等都是由专门从事这方面原料加工的企业来提供,不需要配备原料预处理工序,如粉碎、干燥等,我国预混料加工工序主要包括原料接收、清理、配料、混合、打包、除尘等。按照配料的自动化程度,将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分为三类:人工配料、载体与常量成分自动配料、全自动配料。
2.1人工配料加工工艺
我国中小型预混料加工企业目前主要采用人工配料加工工艺,根据原料的上料方式不同,分为全部原料由电动葫芦上料和载体与常量成分斗提机上料两种,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采用图1a加工工艺,所有原料全部由人工搬运到提筐内,经电动葫芦提升到投料平台上,再由人工搬出,按配方要求投入到混合机中,目前许多小型预混料加工企业采用此工艺。采用图1b加工工艺,载体与常量成分经人工按每批物料的配比投入到斗提机的投料斗内,斗提机直接提升并经初清筛去除杂质后,进入到混合机中,中量及微量成分由人工搬运到提筐内,经电动葫芦提升到投料平台上,再由人工搬出,按配方要求投入到混合机中。工艺b与工艺a相比,设备投资稍大一点,但对于产量较大的预混料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人工配料是一种最为简单的预混料加工形式,混合机架在一定高度的平台上,配料、进料、开机、停机和出料均由人工操作,具有灵活方便、投资低的优点,但存在费时、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易造**为失误等缺点。
2.2载体与常量成分自动配料加工工艺
随着预混料加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饲料安全的重视,许多中、大型预混料加工企业对原有的工艺设备进行了更新升级,载体与常量成分采用自动配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人工配料、预混合后,再由人工投入到混合机中。具体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采用图2a加工工艺,载体与常量成分经自动配料后直接落入混合机,与人工配料添加到混合机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充分混合,混合好的物料落入成品仓直接打包。图2b加工工艺与图2a相比,载体与常量成分自动配料后须经斗提机提升到待混合仓,再与人工配料添加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预混料混合,这样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产车间的高度,但由于增加了水平和垂直输送设备,不仅设备投资相对增加,还增大了产品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由于该工艺重量占80%左右的载体与常量成分采用自动配料,成品采用自动打包,与人工配料加工工艺相比,工艺配置比较完善,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配料精度和工作效率。
2.3全自动配料加工工艺
全自动配料加工工艺根据原料的用量大小、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将配料系统分为四部分:载体与常量成分自动配料系统、维生素预混料自动配料系统、微量矿物盐预混料自动配料系统和小剂量微量元素及其它微量添加剂人工配料添加系统。具体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本工艺具有流程科学、合理、实用,路线简短,物料按类专线输送,避免了物料间的交叉污染;配料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较高的精确度;各除尘点分别处理,使粉尘得到很好的控制。本工艺投资成本较高,适合于大型预混合饲料加工生产线。
3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发展趋势
配料精度和准确性、混合均匀度、残留和交叉污染、粉尘控制等是预混合饲料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微量添加剂组分配料精度,人工配料失误控制,无残留或低残留混合、输送、仓储设备研究开发,无交叉污染的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技术,生产车间粉尘控制技术等是预混合饲料加工急需解决的关键工艺技术。
3.1配料精度和准确性
为了保证预混合饲料配料精度和准确性,电子微量配料秤在发达国家饲料生产中早已推广使用,只是对一些药物和极微量添加剂采用人工称重添加,我国微量成分都是通过人工称重、稀释放大后再自动配料或直接投入混合机中。采用电子微量配料秤,不仅可以提高预混合饲料的配料精度和准确性,还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但由于各种添加剂品种多、用量少、某些原料具有腐蚀性,还有许多药物具有专一性,要求微量配料秤的精度高、称量范围小、防腐蚀、易清理、无残留。国内在电子微量配料秤制造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而进口微量配料秤造价较高,且有些微量配料秤性能不稳定,致使国内使用电子微量配料秤的企业很少。
3.2人工配料失误控制
针对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中微量组分人工配料添加容易出错、称量精度难以有效控制以及生产管理困难等许多实际问题,国外将条码技术应用在微量组分的计量、配料和投料控制,通过条码技术来保证微量组分添加过程的准确性。国内在微量组分配料、添加方面均是通过加强小品种添加工人的责任心和岗位职责及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完全是一种基于人的管理监督机制。
3.3残留和交叉污染控制
国内载体与常量成分的输送以斗式提升机和U型刮板输送机为主,配套设施简单,运行费用少,投资成本低廉,但相对而言它的残留较高,交叉污染较严重,需要经常清理。在国外,目前使用前景较好的是高压高浓度低速气力输送系统,它使用范围广泛,残留很少,交叉污染小,不需要经常清理,既解决了分级问题,又解决了积料污染问题,是其它输送形式无法比拟的,但此系统配套设施多,运行费用高,投资成本高很多。目前使用量在逐渐增加。
3.4粉尘控制
粉尘问题是预混合饲料厂特别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在每一个投料口、打包口、斗提机卸料处进行独立吸风除尘,边除尘、边回收,如果采用集中除尘,回收料要单独存放,特殊处理。每个配料仓都必须设吸尘点,配料秤与混合机之间应有回风装置。
4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