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种植方法有几种黑木耳的种植技术介绍
木耳袋种植法是指将木耳菌种培养在木耳袋中,然后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首先需要购买木耳菌种和木耳袋,将菌种接种到木耳袋中,然后放置在适宜的温湿度下进行培养,大约需要20-30天左右,木耳就可以长成成熟的菌体。
二、木耳树种植法木耳树种植法是指将木耳菌种接种到树上,让其在树上生长和繁殖的一种方法。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如橡树、榆树等,然后在树干上开洞,将木耳菌种埋入洞中,用泥土覆盖,然后进行养护,大约需要1年左右,木耳就可以生长成熟。
三、木耳堆肥种植法木耳堆肥种植法是指将木耳菌种培养在堆肥中,然后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首先需要将堆肥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木耳菌种培养在堆肥中,进行养护,大约需要20-30天左右,木耳就可以长成成熟的菌体。
四、木耳水培种植法木耳水培种植法是指将木耳菌种培养在水中,然后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首先需要将木耳菌种放入水中进行培养,大约需要20-30天左右,木耳就可以长成成熟的菌体。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Q:黑木耳种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黑木耳种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法,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及时进行采摘。
Q:黑木耳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A:黑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防治贫血等作用。
Q:黑木耳的种植成本高吗?
A:黑木耳的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种植方法,掌握好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Q:黑木耳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A:黑木耳的主要病虫害有黑斑病、灰霉病、蚜虫等,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以上是关于黑木耳种植技术的介绍和用户关心的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黑木耳的种植技术及应用》
2.《现代农业技术大全》
3.《食用菌栽培技术手册》
百科知识:
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食用菌类,属于木耳科,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菌之一。黑木耳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防治贫血等作用。
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或者消灭农作物、林木、家畜等农业生产中的害虫、病害、杂草等的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农药的使用需要遵循国家相关规定,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
问答拓展:黑木耳常用的栽培方式有哪几种?其适宜的栽培场所与季节是什么?
(1)段木栽培
段木栽培的耳场一般都选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山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空气流通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耳场选好后,进行清理,把杂草枯枝、腐朽的树桩及石块等清除掉,平整地面,但对场内小草等植被应保留,对场地保湿和防止耳木沾染尘土有好处。为防止耳场握悔积水,周围要开好排水沟,地面最好是沙壤土,可保持水分,提高环境相对湿度,以利耳木生长。段木进场前要对地面进行消毒,可撒石灰粉或喷洒5%漂白粉溶液,并喷洒杀虫剂杀虫。
因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段木栽培的季节也不同,一般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为宜。
(2)吊袋栽培
室外吊袋出耳可选择房前屋后空地搭建荫棚,如有林阴地则更理想。荫棚要靠近水源、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且远离污染源。面积以挂袋数量多少而定,一般100米2可挂1万袋。棚高2~2.5米,先在四周竖好立柱,深埋30~50厘米,中间根据荫棚的长宽和横木的长度适当增设立柱,上用茅草、秸秆等覆盖。荫棚的四周用草帘、秸秆等围紧达到遮荫、保湿、保温、御寒以及阻止畜禽入侵的目的,棚内要保持“花花光照”和新鲜空气。吊袋木耳的优点是节省场地,但保温、保湿效果不如地栽木耳。
吊袋栽培木耳一年可生产两季,北方春季栽培在4月末、5月初,一般要求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秋季在8月上、中旬左右,但北方秋季低温来得早、生长时间短,用早熟品种可在降温前及早采收完毕。
(3)大田仿野生畦栽
室外畦栽,空气新鲜,昼夜温差大,耳袋贴地排放,易吸潮保湿,是室内吊袋栽培所无法比拟的,且简便易行,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0%以上。这种方式也分大田栽培、林间栽培和荫段搭正棚栽培等(图4-19)。
图4-19黑木耳的大田仿野生畦栽
选择向阳、光照好、不积水、通风好的地段(提倡林地间作、瓜菜地轮作或套作),先在栽培场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场地作畦摆袋,直接盖草帘遮荫保湿出耳。作畦方法: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1.5米、深20厘米,长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堰拍实(地干先浇水),向外倾斜,以利排水。畦间留0.6~0.8米宽的作业道。场地有效利用率为2/3左右,每平方米排22~25袋。摆袋前撒一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枝旁然后灌一遍透水。
黑木耳以春天、初夏和秋天出耳为好。摆袋出耳时间,春栽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3℃左右,秋栽要在平均气温20℃以下。栽培袋生产及培育时间需40~50天,出耳期需50~60天,故制袋时间应前推40~60天。若自制二级种,还需再提前30~40天。如山东省春栽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制袋养菌,4月中旬(清明—谷雨,桃花开时)摆袋出耳;秋栽宜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制袋养菌,9月中旬(白露—秋分)摆袋出耳,即“冬养菌,春出耳;夏养菌,秋出耳”。
问答拓展:木耳如何种植
木耳种植的方法
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
人工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5~5.6最适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与数纤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种。
木耳的质量分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192-86规定分为***。
一级:耳片黑褐色,有光感,背面灰色。不允许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蛀虫耳和霉烂耳。朵片完整,不能通过直径2cm的筛眼。含水量不能超过14%;,干湿比为1:15以上,耳片厚度1mm以上,杂质不能超过0.3%。
二级:耳片黑褐色,背暗灰色。不允许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虫蛀耳和霉烂耳。朵片完整,不能通过直径1cm的筛眼。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为1:14以上,耳片厚度为0.7mm以上,杂质不能超过0.5%。
***:耳片光泽多为黑褐色或浅棕色。拳耳不超过1%;,流耳不超过0.5%。不允许有流失耳、虫蛀耳和霉烂耳。朵小或成碎片,不能通过直径0.4cm的筛眼。含水量不超过14%;,干湿比为1:12以上,杂质不超过1%。
木耳的采摘季节分级
甲级(春耳):春耳以小暑前采收者为主。面青色,底灰白,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率大。肉层坚韧,有弹性。无泥沙虫蛀,无卷耳、拳耳(由于成熟过度,久晒不干,粘在一起的)。
乙级(伏耳):伏耳(小暑到立秋前采收者为主)。表面青如毕猛色渣桥,底灰褐色,朵形完整,无泥沙虫蛀。
丙级(秋耳):秋耳(以立秋以后采收者为主。色泽暗褐,朵形不一,有部分碎耳、鼠耳(小木耳),无泥沙虫蛀。
丁级:不符合上述规格,不成朵或碎片占多数,但仍新鲜可食者。
问答拓展:木耳一共有几种栽培方式?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式有木段栽培和代厅做料栽培两种:(1)木段栽培是利用1米长左右的木段进行打眼、接种、出耳管理、采收。
(2)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来代替木段进行生产,按特定的培养基配方、含水量和pH标准拌好的培养料,依据一定的装袋标准,装入特制的塑料袋判纤内,套上无棉体颈圈,加热灭菌后,通过封闭式接种,把专门用于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菌种接入培养基内,经养菌,待菌丝长至扮冲衡袋底,割一定数量和规格的V形口,进行出耳管理。包括培养料的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划口出耳、出耳管理、采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