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主要研究团队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小麦条锈病主要研究团队在研究中发现该病害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
小麦条锈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在气象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原菌会随着空气流动传播到健康的小麦植株上,引起新的感染。同时,种子传播也是小麦条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种子携带的病原菌会在新一季的生长期感染小麦植株。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制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病原菌通过侵入小麦叶片的细胞内,释放毒素破坏小麦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斑、叶斑等症状。同时,病原菌还会诱导小麦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包括细胞壁增厚、抗氧化物质的积累等,以抵御病原菌的侵袭。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小麦田中的病株和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 选优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药物防治: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药物防治,减少病害的发生。
小麦条锈病的相关问题
相关拓展:
问:李振岐的成就与荣誉
个人荣誉
1949年,李振岐因积极护校获解放大西北纪念章。1965年,他所领导的植病教研组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曾作为代表出席省群英会。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85-1989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0年,国家教委给他颁发成绩显著荣誉证书。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系统研究了天水地区和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发生软件,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案,对控制两地区1990和1991年及其以后病虫流行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秦岭植物锈病,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分子机理和大型真菌的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合编、合著专著7本。先后获国家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奖5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贡献
李振岐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的贡献者。
1950年以来,李振岐主要从事小麦锈病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课题,发表论文108篇,主编专著3本。
1950-1956年,他与刘汉文共同主持,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在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利用太白山不同海拔高度为实验基地,将纵向立体实验研究与横向跑面广泛调查结合,较快地查明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海拔高度界线和条件,明确了病菌的越夏方式、地区和范围,传播途径,越冬方式和条件,以及春季流行规律,并发现陇东等早播冬麦区为秋季菌源基地和传播桥梁地带。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56年碧蚂1号小麦品种丧失抗条锈性后,给中国小麦生产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李振岐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全国协作分工要求,自1956-1990年,结合中国六批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实际,主持并系统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发现陇南为“越夏易变区”,病菌小种毒性变异为引起变异的主要原因,山区低温为引起变异的重要诱因,半山为变异的关键地带,并提出了控制对策。这一研究结果为解决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问:西农大团队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对小麦的收成会有哪些影响?
小麦是世界栽种最广泛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为全球超出25亿人口给予正餐,是最重要的农作物。病虫害常导致小麦生产量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安全。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具备易传播时兴特点,是小麦首要重要生物灾害,在世界上小麦种植地都有产生。我国一直是病发最重的地区。小麦条锈病因条锈菌而病发散播。
据了解,小麦感病基因的发觉及机理研究兼顾逻辑性提升和生产应用前景,是实现种苗自主可控,提高牧业初始技术创新能力的跨越性提升。其积极意义取决于一是绿色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迈开了一大步,处于了全球领先地位。二是打破现阶段小麦关键运用抗病性遗传基因繁育的传统构思,丰富多彩抗病性繁育可利用的遗传基因种类,开拓小麦生物基因工程有效途径,为当代中国生物基因工程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带来了科技支撑。
问:小麦条锈病及其防治的介绍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本书系统介绍了小麦条锈病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病原菌、症状、生理病变、周年发病过程、大区流行规律、病原菌生理小种、品简芦种抗病性,抗病性鉴定,抗病育种,持拆唯久抗病性,病情调查,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内容,还重点分析了条锈病间歇式大流行的成因和相旅咐培关对策。本书内容丰富,叙事明白,阐释清晰,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小麦条锈病。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农药种子营销人员、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问:小麦条锈病防治有哪些过程?和方法
看看这里也许能帮助你2024年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治方案:
甘谷县小麦条锈病防治示范区的综防成效及经验:
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研究: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